第400章 多事之秋与多实之秋—7
苏宁第一个开始推广的政策,和王安石一样是青苗法,对此,外界舆论在一开始的时候,普遍认为他们的这位主公,不应该与王安石选择相同的策略。因为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不如王安石的政策来的具有震撼力。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苏宁在这件事的布局安排上,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因为他本身就不是在追求什么震撼力,而是想要谋求一种对比的状况。
唯有对比,才能发现问题。
而外界那些媒体们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苏宁所推出的青苗法,与王安石的政策有着巨大的出入。
首先,苏宁的利率没有定到两成,反而是要求申请了青苗款的那些农户们,把来年获得丰收之后,必须以相对应的价格,将自己收获的粮食兜售给官府。这一点,他们的待遇和集体农庄的那些指点弄明白,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市价的,官府可以从中牟取一部分利润,并以此作为青苗款的利息。当然,这些粮食也不可能是农户的全部收成,否则,农户们就有可能面临着无粮可吃的局面,毕竟他们拿到手里的售粮款,相较于市价而言,有着接近一成的差距。
但是精明的百姓们在权衡利弊之后,立即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向苏宁这里申请青苗款。因为苏宁在他的青苗法2.0版当中明文规定,收购的粮食不得高于当年粮食收成的六成。而这就意味着他们至少可以留下非常大的粮食作为储存,要知道,东汉末年,地主家里的那些佃户们,大多数要交上一半的收成作为租子,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剩下的粮食恐怕连三成都不到。
而苏宁这边至少可以留下四成,倘若收购狗的那六成粮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利润,以保证青苗款的足够收入,那么这笔青苗钱可以改到来年再行交纳,甚至还可以延长为一种长达15年的按揭支付。
这种疯狂的政策,一时之间为政府增加了巨大的开支,因为他们不但要负责收购粮食,还要负责粮食的储存,运输以及销售。
但是姑娘认为,良方这种东西对于一个朝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横竖都要建立粮仓,那里有干脆让他多一些功能好了。
至于运输成本这种东西,会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工具的改良之后大幅度下降,这也不是仅仅为了粮食的运输,而准备的各种物资的运输,都要依靠更加发达的交通体系。
只能销售这个环节,那就更不需要担心了,一来,扬州体系的,公有制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让人割舍的地步,他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些粮食在两头体系的领地内贩售,而与此同时,私有制经济的活跃程度也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在主要从事运输的同时,也会将各种商品的销售列为自己的主要营业业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光伏只要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这些粮食送到这里疗伤的面前,就可以带着足够让自己满意的利润,打道回府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粮食运输过程当中的评委和贪污现象非常严重,所以苏宁最应该注意的,就是监察制度的确立。
不过这方面的事情他不需要太过担心,十年之前,她在城里那些学府的时候,就已经为今天的所有时间,准备好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如今,那些计划的培养产物,有一些已经在家里无聊的呆了三四年,如果不让他们出来施展才华的话,恐怕他们当年的所学,都已经要还给老师了。
今天就连这一刻的各种改革中也大胆的启用了许多年轻人,那些早就已经毕业,并且从事着某些不对口专业的家伙们,也被他一股脑地招到了自己的麾下。
在这样的号召之下,即便在近些年,已经找了一份不错差事的年轻人们,也纷纷丢掉了现有的工作,投奔到了他们当年校长的麾下,准备好好的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而且这些小家伙们还带来了近些年的工作经验。尤其是那些常年呆在农田里的技术员们,一上手就为祝您做出了一项重要的贡献。
申请多少青苗款需要强制售卖多少粮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天集体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官府甚至不应该在其中谋取利润。玳瑁,现在农田里呆过几年的年轻人们知道,如果不给农户们一点压力,他们甚至不想去好好的照料那些土地和装甲,因为,凉州体系之中的高产作物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民们的基本需要,他们除了经济目的之外,已经没有更多的劳动动力了。
照片年轻人们甚至还疯狂的提出了商品粮计划,其主要目的,正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的悲剧发生。
苏宁认为这种方案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在高产作物的帮助之下,恐怕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现有的关中地区的各大粮仓就会被丰收的粮食所塞满,至于并州地区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他们最多因为苦寒和战乱等原因,而延迟个一两年。
至于河中地区以及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信德和旁遮普,就更不需要担心粮食生产的问题了,尤其是后两者,它们本来就是作为粮仓而被苏宁列入战略规划的。
对于粮食丰收的乐观预期,甚至让某些年轻而有激情的官吏们,作出了向战乱的其他中原地区出售粮食的选择。他们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毕竟,那些地方也是中华儿女的聚居之地。纵然当地的诸侯们是有可能成为主攻对手的家伙,但当地的百姓们却是无辜的。
这样的大胆想法,立刻遭到了军工体系的全线反对,原本是吵架发生争吵的各大利益集团,这次竟然一起丢弃前嫌,向这种书呆子言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进攻和口诛笔伐,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是苏宁在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大胆的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终于决定立刻招来了更多的精彩,甚至有电工体系的官员,要求放开才能,将多余的武器贩卖给其他诸侯,让他们互相之间的争战,进行的再惨烈一点。
但这个建议虽然与贩卖粮食的收益逻辑相同,但却遭到了苏宁的强烈反对。甚至就连军方的几位大佬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尤其是坐镇在洛阳城的关羽,直接向他的手下们下令,若发现有人走私武器,直接给我上午去上岛所缴获的各种武器,统一按照标定价格由官府收购。收购所得的钱财不需要上交,士兵们可以留在自己手中,作为这次缴获行动的奖励。
就连苏宁也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这些提议竟然惊动了远在洛阳城的结拜大哥。而身处附近的王安石也感到甚是惊讶,他没有想到苏宁这几年的培养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人才,倘若当年的汤有这么多的人才相助,恐怕,早就已经取得了变法的成功,奈何当时可用之人实在太少,而且很多都是投机分子。以至于自己在逝世之后,这些人纷纷选择了背叛自己,投靠到了当时的另外几个政治巨头的名下。而吕惠卿那个家伙,更是准备自己扛起改革的大旗,抢先继承自己在皇帝心目当中的位置,借此成就自己的政治野望。然而他的变法手段过于激进乖戾,终究失去了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初衷。或许这也就是熙宁变法,为什么会在后来逐渐失去人心,并最终成为统治阶级敛财贪污的重要途径。
然而,就在王安石发出这些叹息的时候,另一项重要的改革策略也在苏宁那边被推广开来。
这就是前几天王安石也曾经推广过的免役法。
但是苏宁的具体行政政策,却让王安石想起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这都是一群刚毕业的学生呀。怎么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官府做官呢?”
委托苏宁的具体行动措施,就是将那些刚刚惹出了巨大争议的孩子们,直接任命成了当地的官员,而且他特别强调,要实行专业岗位招聘专业人员的制度,就连那些专门负责运输粮食的人员,也交由交通地理,甚至财会专业的人员前去运送和管理,这样疯狂的举动,一时之间在凉州体系之内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一些比较老派的任务认为,做要做的代价就是极大的增加了官府的财政成本,而官府的财政成本大都是从民间而来的,恐怕这些增加的成本早晚都需要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因此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仁义的政策。
更严重的是有很多人认为刚毕业的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资格担任管理,至少他们在能力上,是有些问题的,比如说王安石面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名手下,他就是如同上述那般发出抱怨的。
面对手下的这些疑惑,王安石也只能淡淡的解释道:“学有所用就好,只要能够做得顺当,刚刚毕业的学生又何妨?”
想当年,他也是让太学的上舍生,在考核过关之后直接做官的。
这是显而易见的,是苏宁的教育效率要比他高得多,首先他的那群学生们的确足够专业,因为苏宁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后世的学科分类教育,并不仅仅让孩子们学习那些儒家经义上的东西,甚至,他都愿意冒着生命中一的各种风险,让孩子们近乎功利的学习那些技术,并用尽各种手段鼓励使用新技术进行劳动。
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方法自然得不到广泛的认可,因为大家还是认为学习儒家的经历更为高尚一些,但可以证明在后来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他取得的成就逐渐变得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他说主张的那些东西。这也让今年的这些学生们,在其他各个领域都显得紧迫起来,倘若能有一个聪明的学生在他们那里工作,那无论是工场主,还是别的什么行业的老板,都会非常欣喜的说出来炫耀一番的。
如果读到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而相应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就变得稀罕起来,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成为苏宁的学生,是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但现在看来,苏宁的政治地位,能够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他现在就用自己的行政命令,为自己的学生们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舞台。
至于那些老派人物所担心的财政成本问题,苏宁其实是一直都不担心的,自从手底下掌握了武威会宁地区的银矿之后,苏宁唯一需要担心的问题,就变成了货币的超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曾经面对过,苏宁的解决方案也非常的笨拙和粗鲁。
他一方面想置下的百姓们强调劳动的重要意义,呼吁他们用不断的劳动来换取源源不断的金钱收入,另一方面也不断的提醒他们通过膨胀,可能给他们的储蓄带来的贬值压力。故而从正反两方面让治下的百姓们用更多的劳动换取更多的金钱,至于挣到手就花不完的钱该怎么办?解决方案其实也非常简单,一个是变成固定资产或者贵金属来进行保值,而另外一个就是进行价值投资。
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两个体系毕竟是个方兴未艾的体系,尤其是苏宁所执掌的那些公有体系,几乎都在疯狂的赚取着各种各样的利润,这让他们的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即便是对此一无所知的老百姓,在股票交易所里随便丢两个钱之后,过两年也会发现自己的股息收入,竟然和自己的劳动所得不相上下,要知道,扬州体系这些年的物价涨幅,其实已经达到了近乎失控的地步。
要不是苏宁用银矿里的各种产出疯狂的为治下的子民们,发放各种福利的话,恐怕有很多人已经承受不了这样巨大的物价涨幅了。
好在,苏宁的连番对外扩张,让很多低廉的劳动成本进入了体系的运转范围之内。与此同时,那些价格也很低廉的商品,开始冲击凉州体系,这些年来,或许很多轻工业品的价格都翻了不止一倍,但粮食的价格却掉下去了一半。甚至有很多凉州体系的老人,都在怀念十年之前,粮食经常能为他们带来丰厚利润的时代,不过也不得不说的是,当时的凉州处于极大的混乱之中,能够顺利收割的粮食其实属于少数。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2966006/41051544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