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科学家
几个月前,孙象在返回华国的航班上,偶遇徐勇志教授,还有他懂事可爱的女儿徐艺珊。
他料理了邵金言,在望安医院救活了小朋友。他原本以为双方缘分止于此,直到孙玉兰告诉他,催化剂掌握在徐勇志这位其貌不扬的教授身上。
“催化剂并非由我发明。”徐教授稍微纠正了孙象的表述,他说,“常温金属氢催化剂由俞正教授和孙玉兰教授夫妇两共同发现,而我,是俞教授的学生,孙玉兰教授是我的师娘。”
接着,徐勇志向两人描述了常温金属氢催化剂的发现过程。
在四十多年前,陆合集团尚未成立。那时,孙玉兰是理论数学的高级研究员,而俞正则研究高能物理。
物理学的尖端研究,离不开理论数学的支撑。而理论数学结论是否严密,离不开物理学的验证。两人结合,除了感情上情投意合,也有学术上的共同追求。
只不过他们并未料到,两人的结合,会对世界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在婚后第五年,孙玉兰完成了一部庞大的系列论文《超维宇宙的几何性质》。这部论文从数学上讨论平行宇宙的各种特征,令她蜚声全球数学界。
但是因为该理论太过超前,也因为平行宇宙是否存在,在物理学上还是个巨大的争议。并且论文中第十一维度的推导过程有瑕疵。所以孙玉兰在其后,同样受到学界的各种批评和质疑。
俞正教授看到妻子郁郁寡欢,便决定从自己的研究方向上给妻子一定的支持。他仔细研究了这部论文,他发现:根据孙玉兰的数学理论,某些能级的平行宇宙,可能和我们所在的宇宙有着完美的几何对称性。
按照这个思路,如果将我们世界的物质,用特殊的方法改变能级,使物质跃迁到那些特定能级的平行宇宙中。那么因为对称耦合的性质,对面的宇宙,也会置换等量的物质到我们的宇宙。
这个特殊的方法,俞正恰好掌握。彼时,年少有为的俞正担任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他的实验室正好有一套正负电子对撞机。
俞正按照孙玉兰的理论,设计了实验思路,并成功的从实验装置中置换出了一种不明物质,他们将该物质命名为Σ-2005。
但该发现并未受到学界的重视,同行们嘲笑俞正发现的Σ-2005是不知哪里搞来的“洗衣粉”。俞正教授的学术声誉大受打击,他不久之后辞去副所长一职。
外界盛传俞正是因为学术造假的负面压力,只有俞正和孙玉兰夫妇两自己清楚。他们深入的研究了这种不明物质的性质,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该物质可以在常温下,将气体氢催化为金属氢。
金属氢的意义太过重大,同样也太过危险。因为金属氢不仅能制造超级电池,更能制造威力远超核·弹的武器。
俞正夫妇意识到该研究成果绝对不能公开。它不应被政客们利用,而应该被掌握在最良心的科学家手中,用于造福人类。
夫妇两人因此投资成立陆合能源公司,在此之前,他们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解决大规模获取催化剂的手段。
俞正教授当年,从正负电子对撞机中获得的Σ2005是极微量的。用于科学研究可以,用于社会化大生产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必须拥有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进化版本——大型强子对撞机,才能获得足够的催化剂。
但是一台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造价及维护是天价,而且因为这台实验机器只能作为纯理论研究,并没有财富产生的价值。因此不会有任何资本有兴趣对俞正夫妇进行投资。
实际上,有许许多多的超前理论就是这样夭折的。或许意义重大,但是资方不感兴趣。那些无法获得资金,将自己的理论现实化的科学家们大多无奈接受现实,直到不可知的未来证明他们的正确性。
但是孙玉兰和这些科学家不一样,因为她爹是一位超级土豪。当年孙玉兰走投无路,只好给孙象写了封信求助。孙大掌门二话不说,支援了50亿欧元的启动资金。
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被有心人找到联系,最终建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坐落在滨海大学内。对外宣称是该校的粒子物理科研合作项目,所有相关的研究员都可以申请使用。而极少有人知道,这座对撞机是属于孙玉兰夫妇的私产。
滨海大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为陆合集团解决了常温金属氢的供应问题,而后面的事情,就是陆合集团及超级电池吊打全球的故事。
许多年里,各国研究机构从各种途径搞到了催化剂的样品。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分析,也无法弄明白这种物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他们当然弄不明白,因为Σ-2005根本就不是这个宇宙的东西。
滨海大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成功的骗过了所有人。在俞正过世之后,该项目被交给了俞正的得意门生徐勇志。
徐教授这些年来,一直顶着滨海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主任的头衔。他确实是一个很忠诚的人,他多年来一直为孙玉兰秘密提供催化剂,但口风牢不可破。
直到今天孙象带着俞笑月上门拜访。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孙象回来第一天,孙玉兰就告诉他催化剂在徐勇志这里。但是俞笑月至今一无所知,因此眼睛睁得大大。
“俞笑月……哦,现在应该喊你董事长了。”徐勇志说道,“实际上这件事跟你有一些关系。当年你的父亲是我的师兄,我们同在俞正教授门下,只是可惜……”
俞笑月低下了头,而徐教授没有继续说下去。
当年俞笑月的父母因为车祸而过早离世,她先是被亲戚收养,接着逃出那个虐待她的家庭,流落街头。她度过了一段非常悲惨的童年,如果不是孙玉兰最后找到她收养了她,她真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怎样。
看到俞笑月默不作声,徐勇志知道自己有点失言,便转换话题。
“要不要一起参观一下滨海大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今天正好要开机。”徐教授笑着提议,“这可是余教授和师娘毕生的研究成果。”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滨海大学的对撞机超级庞大,主体部分是一个周长达到四十公里,深埋地下的环形加速轨道。
这个超长的轨道内部是真空,外部排列着超导永磁体阵列。当启动时,两束粒子会被一正一反向两个方向发射,粒子束会被磁力不断加速,最终达到90%光速时,两束粒子会碰撞在一起。
撞击时,裸质子携带的能量达到了12兆电子伏特。在这样的巨大的能量下,两颗质子将克服电磁斥力,直接撞击在一起并粉碎。
质子是这个宇宙的基本构成之一,它就像一块小白面前的CPU,外表其貌不扬,内部却是玄之又玄的秘密。在宇宙形成的那一瞬间,能量通过希格斯场的作用生成电子和质子,整个宇宙达到四力平衡,世界的结构从此固定。
而大型强子对撞机,利用强大的能量,将质子破碎,实际上就是在模拟宇宙形成的那一瞬间的状态。
这个瞬间,包含着这个世界上所有最终极的秘密。
比如说,物质是如何跨越虚空成为存在?比如说,因果是否可以割裂?比如说,时空破碎会带来什么。
当然,这些终极问题暂时还没有答案,俞正教授和孙玉兰教授当年发现Σ-2005,完全就是个意外。
徐勇志带着孙象和俞笑月参观的,可不是主体部分的环形加速轨道。这条轨道四十公里长,深埋在地下,可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看头。
他带着两人参观的,是加速轨道上,五个探测节点中的一个——超环面探测中心。
这个节点就在滨海大学内部,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地下。三人顺着电梯,下到了地下十层。
大型强子对撞机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常人一定认为很难接近。
但其实科学研究并非如此。
滨海大学的对撞机属于国际基础科研合作项目,任何科研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申请参与研究,所以整个研究所是对外开放的。
科学家们并非不近人情的怪物,实际上他们很乐意在空闲的时候,向大众科普自己的研究。这是科研工作者的社会义务之一,当然,民众能否听懂他们可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当孙象和俞笑月进入地下探测节点时,意外的发现人还挺多。
这个探测节点的指挥大厅相当巨大,被布置成了航天发射指挥中心的样子。明亮的冷光从天花板上射下来,许多工作人员在屏幕前忙来忙去。
有人抬起头,正好看到了徐勇志所长。
“主任,冷却系统出了点故障,张院他们的人过去检修了,可能开机要推迟一小时。”
“好的,我一会过去看看。”徐勇志教授点了点头。
俞笑月看到,大厅正前方隔着强化玻璃,有一个巨大的钢铁装备。
这个装备大约二十多米高,呈同心圆桶状,但是外层密布着各种管线和接口。一位看起来像导师的中年,对自己来参观的学生介绍道:
“这就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超环面装置,用于探测超越标准模型的粒子现象。在运行时,里面会产生微观上的破碎时空。”
参观的学生们拿着手机各种自拍,不过因为知道是科研场所,所以没有叽叽喳喳的吵闹。
孙象左右看了看,皱眉问道:“闲杂人等这么多,没问题么?”
他比较担心,把这么重要的机密藏在公开的地方,真的没问题?如果有研究员不小心打开了某个设备,发现了金属氢催化剂的秘密,岂不是要糟。
徐勇志教授笑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孙先生,您知道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科学家参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制造吗?”
“我看过报道,有超过3500名科学家参与。”孙象环视了一下周围形形色·色的科研人员,有些明显是外国人,这令他分外恼火,“但我不觉得这对保密工作是个好消息。”
“是的,全世界超过了3500名科研工作者参与并设计了这套庞大的设备。”徐教授肯定了孙象的答案,“这是一台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机器,所以不得不协同这么多科学家共同完成。
但是这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每一个人,都只了解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没有人了解整台设备的全貌。
只有总设计师俞正教授了解它的完整模样,当然,现在是我。”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247692/3740471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