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东汉末年枭雄志全文阅读 > 八百九十四 东北巨兽

八百九十四 东北巨兽


  延德二年十月二十六,扶余国有一支骑兵正在朝着公孙氏领地前进的消息被魏军密探探知。

  得知消息以后,张飞大为兴奋,立刻请战。

  “请将军给我五千骑兵,我必然将这群蛮夷全数歼灭,一个不留!”

  张飞用强大的自信向于禁请战。

  于禁当然相信张飞可以战胜,但是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奇怪。

  “不对啊,如果扶余人想要支援公孙度,应该火速派兵,一路疾驰往此处而来,但是这群扶余人却一点也不着急。”

  从于禁得到的情报来看,扶余人的军队数量不多,速度还慢的要死,闲庭信步的样子,感觉不是来支援公孙氏,倒像是来旅游的。

  于禁很快得出了结论——扶余人不像是来支援的。

  思来想去,于禁身边的参谋提出了一种可能。

  “很有可能这些扶余人只是来观望局势,并没有打算真的出兵,可能是慑于我魏之威望,不敢来援,却囿于同盟,不得不出兵摆出姿态以应付局面,他们不敢主动出击。”

  大家都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于禁也觉得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于是便不把扶余人的威胁放在眼里。

  而是把这种姿态当做一种进兵讨伐扶余国的把柄。

  你敢出兵策应公孙度,对我魏国疆土造成威胁,那我要收拾你的话,你可别叫冤屈。

  多好的出兵借口。

  而且思考一下,于禁觉得扶余国既然做出了反应,那么高句骊国也不好说,而且这样说起来,很有可能是公孙氏向他们求援所致。

  很好,这也是一个借口。

  于禁摇头,没有答应张飞的出兵请求。

  然后一边派人严密监视扶余国和高句骊国的军队动向,一边继续加紧围攻新昌县。

  根据魏帝国在战前的了解,扶余国和高句骊国都不是简单的很好消灭的小国。

  扶余国有近四十万人口,高句骊的人口比扶余国只多不少。

  这两国虽然在国家组织上不能和魏帝国相提并论,但是各种意义上都具备了一个成型国家的形态。

  官制也好,军制也好,户口制度也好,赋税也好,农业生产也好,都具备了一个封建国家的基础。

  他们有官员,有较为成熟的军队组织,还有户口统计,也有依托在户口统计之上的赋税制度,农业生产采用青铜或者铁制农具,基本普及了牛耕,各方面都和中原别无二致。

  所不同的是国家文化底蕴和国家体量,这一点,是高句骊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中原帝国相提并论的。

  无独有偶,扶余国也是如此。

  这两国距离中国很近,各方面都复制了中国,各方面都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因此郭鹏在设计平定公孙度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两个国家的威胁。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东汉是没有余力收拾这两个国家,而且这两个国家本身也受到了公孙氏和鲜卑的巨大威胁,本身发展潜力不大。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根据参谋台的具体分析,郭鹏了解到,现在的局势和前汉末年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郭魏帝国横空出世,鲜卑更是被郭鹏连续多年打击,两次大规模的北伐不说,还有张飞这个鲜卑终结者在边关连年征战不休。

  张飞为了更好的打击鲜卑人的潜力,甚至用诱骗的方式把鲜卑人骗到边境来打,采用的是灭绝般的手法消灭鲜卑部族,以至于延长城一线的大草原上几乎被张飞打成了鲜卑真空带。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东汉前期不断向南迁移到长城附近的鲜卑部族被迫成规模的北迁以躲避魏帝国军队的不间断打击,不能继续威胁边关。

  因为待不下去了,以至于同样遭到鲜卑威胁的扶余国和高句骊的最大忧患消失了,使得他们有了发展的余地。

  再加上郭鹏要扫灭公孙度占据辽东,则进一步把他们的大敌给消灭了,他们就会失去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因素。

  如此局面之下,如果郭鹏学习司马懿,把这个开发困难且苦寒的辽东给放置不管,把三十万汉人内迁,则辽东必然成为高句骊和扶余的乐园,他们一定会占据辽东大规模发展。

  短期内看不到威胁,但是五十年后呢?一百年之后呢?

  正是中原帝国对东北之地的不甚关注,以及政治斗争和交通方面的各种问题,还有魏晋之后中原崩乱,使得国家四百年不得统一。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高句骊没有了主要对手,消灭了扶余之后,高句骊挣脱束缚和掣肘,在一个无比优越的政治环境之中不断发展壮大。

  数百年间,中原沉沦,高句骊却如鱼得水,不断纵兵吞并周边大小国家、部落,人口日益增多。

  他们甚至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中原汉人逃难的移民,得到了先进技术和文化,于是生产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政权。

  到了中原帝国再次一统的隋朝时期,失去制衡的高句骊已然成为一个成熟的封建国家,并且发展到了东北霸主、拥兵六十万的地步。

  这不是虚数,而是实数。

  隋唐时期的高句骊早已不是汉朝时期的边疆小国,而是一头东北巨兽,是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的后金更加强悍的巨兽。

  其各项国力指标都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边疆小国的数据了,为了对抗隋唐的军事行动,它甚至可以修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千里长城”。

  军事,经济,政治,人口,生产力,各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抗衡中国的实力,对隋唐的危害更甚于后金之于明。

  正是因为高句骊有如此实力且为祸边疆,试图对华北地区进行渗透,对中原帝国图谋不轨,这才引起中原帝国的高度警觉。

  于是隋唐两朝四代帝王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多次动员全国兵马,倾尽全力,对高句骊进行接连不断多次打击,誓要消灭高句骊不可。

  而那个时候的高句骊早已不是现在这个公孙度就能收拾的惨兮兮的弱小模样了。

  时代变了。

  隋朝两代帝王数次军事打击,折损兵马数十万,折损人口数百万,甚至透支了隋朝的生命力,付出庞大的时间和巨大惨重的代价之后,虽然也让高句骊疲敝,但是首先挺不住的是隋帝国自己。

  高句骊以一己之力把隋帝国拖垮了。

  以至于要到唐帝国时期,中国才终于把高句骊这个心腹大患给除掉。

  整个过程,近七十年。

  其烈度之大,跨越时间之长,战斗之惨烈,损失之巨大,过程之曲折,堪比二十次萨尔浒之战的总和。

  只是结局不同而已。

  唐帝国终究接手了隋帝国未尽之业,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拼尽全力消灭了高句骊,剪除了威胁,收回了辽东。

  可以想象,若是没有隋唐两朝四代帝王接连不断的持续打击和百姓付出的巨大惨重的牺牲,今日之东北,或许将不是中国之东北。

  深谙这些小国一旦失去制衡的发展前景,郭某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任他们继续做大,趁着现在手上实力足够底气十足,必须要消灭了他们,吞并,同化,剪除未来的威胁。

  有些事情郭某人可不敢留给后世子孙,谁知道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掣肘呢?

  能做到的就一定要做到,绝对不能动摇。

  吞并,同化,一个都不能少。

  消灭高句骊和扶余,平定三韩和濊貊,扫平东北,设立州郡进行统治和同化,将是他绝对不会改变的计划。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249158/51347597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