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李长河只好让阿娇先去皇后那等着,自己先过去。

        阿娇很听话,乖乖去皇后那等他。

        李长河跟着带路小太监来到长春殿侧殿的时候,皇上已经开始说话了,他也不敢打扰,默默进去,站在一边。

        “薛芳,你觉得此次出征,需要多少钱资。”皇上问道。

        度支使薛芳上前拱拱手:“皇上,如果全换成钱帛,我度支司换算过,大约需要两百五十万两。但这也只是全算成钱帛的结果,但大多数军粮直接从各处征发,并不需那么多钱财,大约只需要八十五万两,即便最多,也只需一百万两左右。

        上次平南王从江州查获的脏银就有一百二十多万两,加上国库盈余,完全够用。”

        皇上点点头:“没错,多亏平南王那一百多万两。”

        说着他又看向汤舟为:“各路可发多少粮。”

        汤舟为上前,然后打开早就准备好的折子,“皇上,征粮最多的还是京西路还有蜀中三路,征粮估计能有二十五万石,至于最后能有多少,需要看各地转运使了。”

        皇上点点头:“此事事关国体,刻不容缓,让各地转运使切勿耽搁,否则严惩不贷。”

        随后,在众位大臣商议之下,结合各地征税统计,给出转运使需征交钱财的具体份额。

        这些事主要由于三司,既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去做,李长河只在一边听着看着他们办事的流程。

        时不时听到比如“成都府路五万五千两,折粮资二万七千五百石”“江南西路两万二千两”之类的话,李长河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除去蜀地,各路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比如一个有上府的路可能需要出资五万两,而贫瘠的地区只能出几千两,这其中差距不言而喻。

        而大趋势上,北方更加富裕,比如京西路,京北路,还有开元府,这些都是大头,而往南苏州、泸州一代还算富庶,再往南,到交州之类的,一路只能拿出几千两来,都不及北方一个州或者府了。

        后世的经济重心都在南方,但这一变化是有过程的,起于宋,到明开始明显起来。但对于这种趋势,明朝是有遏制的,因为朱元璋不信任南方人。

        但是,天下大势不可阻挠,经济重心终将走向南方。

        南方就如同未开发的璞玉,是大有可为的。

        这些事商议好后,会分派给各路安设的转运使,然后转运使也不是亲自去要钱粮,会分配给各知府,知州,知县份额,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缴纳。

        战端一起,就不是小事,举国上下都有牵连,这繁重的赋税徭役之下,民怨四起,很多无辜百姓都要遭殃。

        随后,皇帝又和几个新提拔上来的枢密院事说出兵的事,结果这些人答非所问,会说话,但根本没经验,没主见,就连即便的劳役、辅兵、正规军如何安排调动的可行计划都没有。

        很多事情看似小事,但人一多就成大事。像先征劳役,再发辅兵,正规军跟进,还是先让禁军、关北军、杨家军北上,随后发辅兵、劳役运辎重粮草这样的事,都成了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大路宽度有限,别说几十万,就是上万人上路,队伍都能拉个几里地长。

        这时候枢密院就要清醒而且有可行方案,几路大军都要怎么走,走哪里,如果遇敌怎么才能快速处置,遭遇战辎重要跟得上。

        经验老道的枢密院事自然能在大局面上做出合理安排,但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官员显然连战都没打过,居然有人提出“每五都军士,间百人辅兵,百人劳役”这样异想天开的说法。

        被何昭、薛芳等人狠狠嘲笑了一顿,因为见过大军行进的人都知道,军队遇敌,最怕的不是敌人多寡,而是己方队伍太长而被拦腰截断。

        正规大军尚且如此,现在每隔百步左右就插些劳役进去自己把自己的阵型给断了,岂不是自寻死路?

        那枢密院事被说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显然他根本没上过战场,只是想当然尔。

        这就是罢冢道虞召来的恶果,但不管如何,皇帝根本没有让步的打算,他黑着脸,直接下令由各军将帅自己安排决定。

        听到这,李长河就知道这只怕是个馊主意。

        之所以让枢密院统一安排辎重补给事宜,为的就是好调度,枢密院可以直接命令各个转运使,统一行动。

        如果让将帅自己去与转运使对接,如果对方不配合怎么办?掉链子或者借机捞好处怎么办。

        当然,这些他都不能说,皇上心里想必清楚,只是他死不妥协,也不认输,谁说都没用。

        …

        小小的朝会,几乎吧征讨辽国的事情安排了大半,等到散会之后,皇上将他叫到御花园,嘱咐道:“朕这次将你留在京城,就是想让你好好学学,好好看看,多想想,不要什么事都需要亲力亲为,你要学会用人。”

        李长河点头记下。

        皇帝又教诲了一番,然后才让他出宫。

        回到王府,诗语来找他,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各大商家帮他找的人已经到了,都是从西夏那边找来的,一共十六个,其中九个都是汉人,还能说汉话,而且棉花种子也带来了好几麻袋。

        西夏的汉人并不奇怪,因为西夏曾是汉王朝国土,有很多汉人居住在那。

        终于一件大事搞定,如今还没错过棉花种植的季节,之前他还担心呢,黑豹子在王府住了也快一个多月了,接下来就安排太行山一代的事情吧。

        第二件事是严昆向李长河要了萧鸿祁做自己的副手,因为萧鸿祁懂契丹语,蒙古语,汉语,是难得人才,而严昆现在负责北方生意,除去景国商人,也开始接触到北面各国商人,还越来越多,有时大家叽叽呀呀一通,手舞足蹈却根本不知道对方说什么,场面十分尴尬。

        现在又萧鸿祁这个辽人帮助,就没那么多尴尬了。

        李长河也准许了。

        …

        皇帝让他多用人,不要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他也想用人,但王府能独当一面的人还不多。

        诗语算一个,狄至算一个,严昆、起芳也是。除去他们四个,李长河并不敢将一方事务完全托付。

        赵四作为科研人员是顶级的,可就是个好好先生。严申很有季春生的风范,十分悍勇,但不像狄至那样有勇有谋。

        魏雨白李长河还不是很熟悉,参林没有太多经验,主持后方可以,但让他独当一面还差太多。

        这样一来,内政上有诗语,阿娇和月儿也能帮她,并不需担心。生意上有严昆和起芳,两人一北一南,也将王府在外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可在军中,李长河能完全放心的就只有一个狄至了。

        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刘季,当初苏州叛军的领军人,丁毅手下的头号大将。丁毅只是个书生,算计经略他很有一套,但是带兵打仗不行。

        所以一直跟他们交手的大军都是由一个叫刘季的人指挥的,后来平乱之后李长河特意派人四处打听过,刘季原只是猎户出身,因为被逼无奈才叛乱。

        此人也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跟他几次交手中,他都能对大军指挥若定,安排合理得当。

        要不是他们有火器作为秘密武器,真不一定能打得过叛军。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才平乱之后就下落不明,有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也有可能为躲避朝廷追捕远遁他乡,要是这样的人能为他所用,手下又会多一员大将了。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326684/10684813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