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古代种田奋斗史最新 > 第128章 晋江文学城发布

第128章 晋江文学城发布


杨家二老有五个儿子,  待五个儿子陆续成亲后,杨家空前热闹。

        前四个儿子成亲后,第一个孩子都是男孩,  之后又陆陆续续生下不少男孩,可小儿子的媳妇却生了个女孩,  这让到处炫耀自家连老鼠都是公的的杨家二老很是不高兴,认为这折损了他们的颜面。

        杨爷爷藏着心里,  并未表现,但杨奶奶确是个心思浮于表面的性子,她不喜这个孙女,  也不喜生下孙女的儿媳,是直截了当的表现出来的。

        月子别想做,家里什么活计都要小儿媳干,  等孙女能走了也要干活,  他们杨家不养闲人。

        杨奶奶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杨家其余四房,  原本还以为婆婆会对这生了孙女的弟妹另眼相看的几个儿媳松了口气,面上也是一副瞧不上杨母和杨稔的样子。

        因此年幼的杨稔一直为杨家众人所不喜,  只有杨母心疼女儿,  杨父虽是父亲,可他才十几岁,  还没能生出慈父之心,  加之爹娘以及兄嫂对女儿的嫌弃让他受了些影响,对女儿和媳妇虽算不上嫌弃,但也没多喜爱。

        直到杨稔七岁时,  杨爷爷去世,  杨家分家,  杨父杨母自成一家,杨母和杨稔的情况才有所改善,而想到日后只能自己来当家做主的杨父被迫成长起来,对女儿也总算有了疼惜之心。

        分家后的杨稔,才是真正的在过日子,只用帮着带几个年幼的弟弟,弟弟们还算老实,不老实的被杨稔打老实了。

        她并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只是分家前奶奶是家里的老大,一大家子都要听杨奶奶的,反抗也没用,但也不意味着会一直顺从,在五岁时,她渐渐懂事,知道被使唤干活是被欺负了,那些堂哥堂弟以及自己的亲弟弟都不用干活,只有自己一个孩子要干活。

        于是奶奶让她干什么她就都干不好,洗衣服洗不掉,毕竟她手劲就不大,本也不好洗,奶奶理亏,换了一个活计,喂鸡,她就总是拿鸡蛋,她娘说了,家里的鸡蛋不是卖了就是给堂哥堂弟吃了,她从来没得到一个。

        干活的人没有,不干活的人反而享受,凭什么呢。

        不过她娘总是叫她忍忍,这会奈何不了奶奶,若是不听话,受罪的反而是自己。

        年幼的杨稔不明白,为什么总要忍,不过亲娘的话她是听的,奶奶叫她干活,她最多阳奉阴违,不会顶嘴,反正过分了她娘会出声反对,她娘也是好性子的。

        就这样,日日干活虽然也算辛苦,但身体却比那几个哥哥弟弟要结实不少,杨稔也就不去怨怪她奶奶,反正日后不会再被欺负了。

        分家后,七岁的杨稔脑子里想的除了帮她娘的忙,就是吃。

        家里只分到两亩多田地,爹娘忙着租种田地,忙着找别的活计养家,杨稔带着弟弟们照顾家里。

        养的五只母鸡,她喂的极好,几乎每日都有五个蛋下,最少的时候也有三个。

        猪食煮好后,也是她帮着喂,爹娘要去田地干活,多干一会就能多一点粮食,分家后一直能吃饱肚子的杨稔不想再回到从前只能吃五六分饱的时候,家里的活她都是抢着干。

        在杨父杨母当家的日子,杨稔不用担心会被使唤着干什么活计,想歇息就能歇,干活也不用人催,一家人虽也过得苦,可心是火热的,对未来充满了向往,总会越过越好的,再差也就这样。

        等杨稔再大一些,几个弟弟也能干活了,她毫不留情地使唤着他们,被杨稔带大的几个孩子,自然是听姐姐的话的,即便是一直被杨父偏疼的杨大弟也要屈服。

        杨母心疼女儿,除了农忙,其余时候都不让女儿下田地干活,左右儿子够多,女儿负责家里的活计也就够了,家里的活计也不少。

        也正因为不用去田地干活,杨稔才有时间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才能跟着秋若一起学做绣活。

        秋若娘作为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绣活做得极好,秋若也学得一手,杨稔则只是学个了皮毛,即使是这样,也很不错,这可是人家赖以生存的技艺,杨母得知后特地拿了东西上门道谢。

        跟着伙伴学了几年,十四岁的杨稔已经能做些荷包帕子换铜钱了,虽然不多,可这是意外之喜。

        杨母很高兴女儿有这个吃饭的技艺,“你小弟也两岁了,平日里不用太看顾,家里的活计你也得心应手,余下的时间你就用来做绣活,给自己存些嫁妆钱。”

        即便再不舍,想留一些时日,最多再过两三年女儿也就得出嫁。

        自家辛辛苦苦,租种田地,孩她爹做竹篓卖铜钱,能保住吃喝穿用就算不错,加上前年建了这房子,刚刚还完欠债,根本没有多少存银,再过几年,也存不了多少。

        女儿出嫁后,紧接着儿子就要成亲,孩她爹偏疼儿子,哪里会舍得给多少银子给女儿当嫁妆,既然女儿有挣钱的法子,那不如叫她多存些当嫁妆,日后出嫁,嫁妆多婆家也高看一眼。

        说到嫁妆钱,杨稔带些羞涩摇头,反驳道:“娘,哪里就要存嫁妆钱了,我是想做荷包帕子换了银钱贴补家用。”

        家里不好过,杨稔很清楚,如今还能吃饱饭,都是爹娘千辛万苦挣来的,她做绣活也不算多累,很应该帮着家里减轻爹娘的负担。

        “好,不拘是什么作用,你做就是,这做绣活手要细腻,有些活计你就别碰了,叫你几个弟弟干,伤了手这轻巧又挣银钱的活计就没了。”

        杨母知道女儿孝顺,她不再多说,反正这钱给了她,用来干什么女儿并不知道,她就帮着女儿存着,等她出嫁再拿出来。

        想做绣活挣银钱,手确实是要保护好,不能粗糙了,杨稔当即应下。

        之后的日子,杨稔时常与好友秋若聚在一起绣活。

        不过秋若娘因着绣活做多了,伤了眼睛,不怎么瞧得见,身子也不大好了,秋若作为独女要照顾亲娘,杨稔就渐渐待在家里做绣活。

        秋若又比杨稔大两岁多,没多久就出嫁了,两人更是没了交集。

        而杨稔在家里舒舒服服过了两年后,到了十六岁,杨母开始给女儿说亲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给女孩说亲,都是男方家里相中,请媒人来说亲的。

        杨母挑来挑去,有几家还不错的,想着女儿素来有主意,她也打算让女儿自己了解了解,钟意哪家。

        相中陈如松,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在一众适龄青年中,陈如松家里算是比较好的,不是最好,但家里爹娘宽和,上面两个哥哥都没生下男孩,小的嫁过去就算头胎是女孩,这当公婆的也不好说什么。

        母女两都有个心结,为这生孩子之事。

        明明杨家不缺男孩,杨母自觉头胎生的不管男女都过得去,谁知公婆简直钻孙子眼里了,非要各个儿媳全生的男孩,对头胎生女的自己嫌弃得不行,连当时唯一的孙女也不待见,毫不心疼的使唤。

        是以为女儿说亲,杨母长了记性,不会再让女儿像自己这样吃苦头。

        “我想瞧瞧那个陈如松。”杨稔知道她娘疼她,提出这个要求不会被说。

        果然,杨母并没有不赞同,她也觉得该好好瞧瞧,“你有个表姑嫁到陈家村,刚巧她建了新房,过些时日要请喝酒,我带你过去,瞧瞧那人。”

        农家的女孩没有说不能见外男的,只是不能多说话罢了。

        到了嫁到陈家的表姑家,杨母先认识了人,然后再带女儿瞧了瞧。

        “个子高,身强体壮,也不难看,家里田地也多,就看他心里有没有主意了。”初初一看,杨母对于陈如松是满意的,只要心里有主见,这就不错了。

        杨稔自然也能感觉到她娘的态度,她还想多了解了解,她想要的男人,是一个顶天立地,为自己和之后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的,她爹年轻时不行,是分家后才慢慢长大的,可自己在没分家前可受了不少委屈,她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受这样的委屈,她男人得疼爱媳妇和孩子才行。

        被人盯着看,陈如松也有所察觉,往前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大姑娘。

        奇了,看自己作甚,他虽然自觉长得还行,可现在的小姑娘都喜欢白脸书生,村里几个读书人才是真的受欢迎。

        “爹,那边做的是哪些人?”陈如松指了指刚刚看自己的姑娘坐的那一桌。

        陈大兴抬头瞧了瞧,答道:“是杨家的。”

        “杨家?就是您和娘要跟我说亲的那家?”婚姻大事,陈如松不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以在爹娘要给自己说亲时,就也跟着听了。

        “是,那边那个白净些的就是我跟你娘相中的,她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几个伯伯家也是儿女繁多,子嗣方面有利。”农家娶媳妇,看重的就两样,干活麻利,能生。

        正是看中这个,杨家才入了他跟孩他娘的眼,自家如今正是缺子嗣,很该娶个能生的,否则像杨家这样穷的,他们哪里会考虑。

        “哦,我知道了。”陈如松没再问。

        这姑娘看来也跟自己一样,是个有主意的,说亲也参与其中,不然这会还只是接触,并未真正相看,按理这姑娘不该知道的。

        想到这,陈如松心里有些兴奋,他就想找一个有主意的,日后夫妻俩相互扶持。

        初次看过,杨母和杨稔都还算满意,也就答应正式相看。

        不过还没相看,杨稔就碰到了陈如松。

        陈家村与杨稔所在的流水村挨着,杨父杨母也租了陈家村周围的田地,杨稔去给爹娘送饭回来,刚巧就碰见了闲了去山里找野果给侄女吃的陈如松。

        两人都知道即将相看这事,都有些扭捏。

        毕竟是男人,陈如松更外向些,主动打招呼,“挺巧的,要去哪?”

        这是大家打招呼都喜欢问的,这话熟悉,也让杨稔稍微自在些,“是啊,我刚刚给我爹娘送了饭,要回家去。”

        到底还不怎么认识,陈如松也没多说,将怀里的野果递过去,“刚刚在山上碰到的野果,想着都看到了,就摘了,我不爱吃,也没多少,带回去几个侄女怕还要为这个吵起来,不如给你,你只有一个妹妹,还能分得开。”

        这自然是瞎话,陈家几个孙女,都是乖顺的性子,哪里会为野果争吵起来。

        杨稔有些意外,推脱道:“多谢,不过这不合适。”

        都不太认识,哪里就能收人东西,便是只是些许野果也不行。

        她拒绝后就走了,孤男寡女,在路上多说几句话,也是容易引来非议的。

        被拒绝也不算意外,毕竟两家还在接触中,陈如松笑笑,看来这果子注定还是给侄女吃的。

        只是,杨家不是答应相看了么?当时见过自己一面,之后答应相看,他还以为是对自己算满意了,想着或许日后就是一家人,他才献了个殷勤,不知这姑娘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矜持呢还是没看上自己?陈如松难得担心起来,爹娘给他相看的几家,只有这个姑娘他较为满意。

        相看当日,是男方到女方家,为显重视,陈大兴和田氏两个人带着陈如松过来的,他们穿着的都是没有补丁的衣裳,这是对女方极为重视的表现。

        这之后就是等女方的消息,若是还成,女方就会过去看男方家,房子怎么样,田地具体多少,对之后有什么安排,了解清楚满意了,就会送消息来让正式提亲。

        还算顺利,没几日就递了消息说要过来看。

        亲事很快定下,陈如松就知道,这姑娘是相中了自己,之前是矜持。

        杨家家境不如自家,陈如松想着未婚妻吃的怕不算多好,时常拿自己存的私房钱买吃食送去。

        定了亲,杨稔也就不拒绝未婚夫的投喂。

        原本杨稔就贪吃,只是碍于家里条件,她每次只能吃饱饭,别的吃食,除了爹娘碰巧看到的野果,没有别的吃的。

        想着反正日后要嫁过去,杨稔就稍微安心,放心的吃进肚子里。

        因为婚期还有一年多,也就是杨稔十七岁生日满了之后,两人偶尔见面一次,一年多,也能见不少次。

        熟了之后,两人谈及日后。

        “我爹娘比较疼我,许多事情都不叫我干的,不会嫁到你家,还要比我在娘家还辛苦吧?”其实大多数女子都是在娘家的时候最舒服,但杨稔不想这样,她希望自己能越过越好。

        陈如松当然知道准岳父岳母疼女儿,看婚期就知道,农家只有疼女儿的才会留得久,又或是家里离不开人,把女儿留家里多干几年活,但看杨稔的肤色,就知道下地干活少,杨家绝不是想让女儿多干两年活的意思。

        “当然不会,肯定要比你在娘家还过得好。”自家比杨家宽裕不少,没道理嫁到自家,还不如在杨家好过。

        “那日后的活计你要干,我爹娘都舍不得我多干活。”杨稔开始诱导。

        “好。”陈如松不觉得是多大的事。

        定亲后的这一年多,杨稔渐渐明白未婚夫的为人,对出嫁后的生活有了期待。

        杨稔的嫁妆在流水村算丰厚,春夏秋冬的衣裳各三套,还有好几匹细棉布,光是细棉布就要四百多文一匹,布料就二三两银钱,衣裳也得要个一两多银钱,还有被子大箱子以及压箱底的二两银子,算是掏光了杨家的家底了。

        杨稔很担心娘家之后的生活,想着布料留两匹,压箱底就要一两银子就行。

        “这嫁妆,在流水村算多,可对于陈家村的人来说,也只是平常,你要嫁到陈家村去,嫁妆不能少,这压箱底的银子,有一半都是你做绣活得来的,是你自己的功劳,别的才是爹娘给你的嫁妆,你嫁到陈家,我们脸上也有光,别推脱了。”

        即便女儿没嫁到陈家去,杨母也会给女儿准备这些嫁妆,只是如今,用这话刚好能劝住女儿,女儿是要强的性子。

        而她也是用这个说法,说服了孩她爹,毕竟给女儿置办这些嫁妆,确实耗尽了家底,儿子成亲要往后推一年,若不是陈家比自家强太多,孩她爹哪里会同意。

        杨稔带着在农家人的眼里算丰厚的嫁妆嫁到了陈家,成为了陈家妇。

        陈家的日子,确实比杨家好过不少,每日吃饱饭是不用说的,隔几日会有一顿荤腥。

        吃的东西也更好,杨稔还算适应,她男人也没变样,在陈家很护着自己,私房钱也都给自己存着,有时去镇上会给自己带零嘴。

        陈大嫂和陈二嫂都还算好相处,公公婆婆亦是,家里人多,八个大人,忙活田地,最大的侄女带着弟弟妹妹做家里的活计。

        田地的活,杨稔不好推脱,但是夫妻俩待在一块,有说有笑的,干活好似也没有那么累人。

        因为秋若娘就是做绣活伤了眼,最后都不怎么看得见,杨母担心女儿出嫁后,因着能做绣活挣钱,会被婆家压着一直做绣活,这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以成亲前叮嘱女儿不能让婆家知道,宁可先做一些时日农活都好,杨稔便将会做绣活这事藏了起来。

        干了一年的农活,杨稔有些受不了了,在娘家都没这么累,好在没多久,她有孕了。

        陈家如今也就陈大嫂生了两个儿子,二老还是想要孙子的,于是让杨稔待在家里养胎,帮着做家里的活计就好。杨稔回到了在娘家过的日子,甚至更好过,因为孕妇每日都能吃鸡蛋,隔几日还有肉吃,大米饭也是管饱,陈如松还会隔上一些时日到镇上用私房钱买些零嘴回来给媳妇吃,杨稔更是好过。

        而因着一直在家里养着,自家男人又买了擦脸擦手的东西,杨稔的皮肤好上一些,手摸细棉布也不会起丝之后,她就开始偷偷做绣活,存点私房钱。

        嫁过来时是农闲,杨稔私底下也做了绣活挣私房钱,只是过了一阵子就是农忙,她跟着去干活,手了粗糙了些,拿着布料都不太顺,怕勾丝,她都不敢碰。

        孩子出生后,杨稔一番慈母之心喷涌而出,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出嫁前崇拜读书人想让孩子成为读书人的想法也浮现眼前,陈家还是义门陈氏的旁支,即便与主支相差甚远,可也是旁支,一个族的,村里还有族塾,因为也收一些邻村的,就叫了村塾。

        杨稔觉得陈家不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陈家村的村塾。

        这与儿时没能继续念书,打算日后的孩子想念书一定要送的陈如松一拍即合。

        “儿子要是想念书,咱们就一直送。”

        陈如松不想儿子也落下遗憾,他是小儿子,家里的东西将来是要给大哥的,他爹从来不掩饰这一点,当初大哥不读书,爹还问过想不想继续读,轮到自己和二哥,就是读完村塾就没后续了,没有问过。

        可自己儿子不会,儿子是老大,也能一直念下去,至于孩子,他也不打算要多了,多了他送不起,可他也不想后面的孩子也与自己一样,明明想读却不能读。

        为着以后要送儿子念书,夫妻俩干劲十足,不错过每一个能存私房钱的机会。

        夫妻俩的打算是等儿子读完村塾,那时儿子已经十岁,若有天赋想念书,杨家也应当快要分家了,分家后就送儿子去镇上念书,当然便是不分,他们夫妻俩也要据理力争,一定要将送儿子送到镇上私塾念书。

        不过令二人没想到的是,分家分得如此之快,儿子还没到周岁,就要分家了。

        虽然意料之外,但能早早分家,也是意外之喜。

        分到的银子够多,田地也足够吃喝,这叫二人心生欢喜,至于大房分到的太多,杨稔经历过杨家五房分家,也是大房拿大头,陈如松早就有了准备,他爹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因此在陈二哥别扭着的时候,夫妻俩早早想开了,对于分家,心里只有高兴的,毕竟分家之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自己当家做主,想干什么不用顾忌,多自在啊。

        分家后,因着做绣活也挣银钱,比之耕种田地也不差什么,何况田地一个人就能忙活,陈如松就没让媳妇干田地的活。

        媳妇不干粗活,就能做绣活,那个轻松还挣钱,他是傻了才让媳妇也跟着做粗活。

        几亩田地实在是不够陈如松忙活的,他与媳妇琢磨起挣钱的法子,儿子若是出息,日后要去镇上私塾念书,这银钱怎么也得存上不少。杨稔回到了在娘家过的日子,甚至更好过,因为孕妇每日都能吃鸡蛋,隔几日还有肉吃,大米饭也是管饱,陈如松还会隔上一些时日到镇上用私房钱买些零嘴回来给媳妇吃,杨稔更是好过。

        而因着一直在家里养着,自家男人又买了擦脸擦手的东西,杨稔的皮肤好上一些,手摸细棉布也不会起丝之后,她就开始偷偷做绣活,存点私房钱。

        嫁过来时是农闲,杨稔私底下也做了绣活挣私房钱,只是过了一阵子就是农忙,她跟着去干活,手了粗糙了些,拿着布料都不太顺,怕勾丝,她都不敢碰。

        孩子出生后,杨稔一番慈母之心喷涌而出,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出嫁前崇拜读书人想让孩子成为读书人的想法也浮现眼前,陈家还是义门陈氏的旁支,即便与主支相差甚远,可也是旁支,一个族的,村里还有族塾,因为也收一些邻村的,就叫了村塾。

        杨稔觉得陈家不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陈家村的村塾。

        这与儿时没能继续念书,打算日后的孩子想念书一定要送的陈如松一拍即合。

        “儿子要是想念书,咱们就一直送。”

        陈如松不想儿子也落下遗憾,他是小儿子,家里的东西将来是要给大哥的,他爹从来不掩饰这一点,当初大哥不读书,爹还问过想不想继续读,轮到自己和二哥,就是读完村塾就没后续了,没有问过。

        可自己儿子不会,儿子是老大,也能一直念下去,至于孩子,他也不打算要多了,多了他送不起,可他也不想后面的孩子也与自己一样,明明想读却不能读。

        为着以后要送儿子念书,夫妻俩干劲十足,不错过每一个能存私房钱的机会。

        夫妻俩的打算是等儿子读完村塾,那时儿子已经十岁,若有天赋想念书,杨家也应当快要分家了,分家后就送儿子去镇上念书,当然便是不分,他们夫妻俩也要据理力争,一定要将送儿子送到镇上私塾念书。

        不过令二人没想到的是,分家分得如此之快,儿子还没到周岁,就要分家了。

        虽然意料之外,但能早早分家,也是意外之喜。

        分到的银子够多,田地也足够吃喝,这叫二人心生欢喜,至于大房分到的太多,杨稔经历过杨家五房分家,也是大房拿大头,陈如松早就有了准备,他爹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因此在陈二哥别扭着的时候,夫妻俩早早想开了,对于分家,心里只有高兴的,毕竟分家之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自己当家做主,想干什么不用顾忌,多自在啊。

        分家后,因着做绣活也挣银钱,比之耕种田地也不差什么,何况田地一个人就能忙活,陈如松就没让媳妇干田地的活。

        媳妇不干粗活,就能做绣活,那个轻松还挣钱,他是傻了才让媳妇也跟着做粗活。

        几亩田地实在是不够陈如松忙活的,他与媳妇琢磨起挣钱的法子,儿子若是出息,日后要去镇上私塾念书,这银钱怎么也得存上不少。杨稔回到了在娘家过的日子,甚至更好过,因为孕妇每日都能吃鸡蛋,隔几日还有肉吃,大米饭也是管饱,陈如松还会隔上一些时日到镇上用私房钱买些零嘴回来给媳妇吃,杨稔更是好过。

        而因着一直在家里养着,自家男人又买了擦脸擦手的东西,杨稔的皮肤好上一些,手摸细棉布也不会起丝之后,她就开始偷偷做绣活,存点私房钱。

        嫁过来时是农闲,杨稔私底下也做了绣活挣私房钱,只是过了一阵子就是农忙,她跟着去干活,手了粗糙了些,拿着布料都不太顺,怕勾丝,她都不敢碰。

        孩子出生后,杨稔一番慈母之心喷涌而出,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出嫁前崇拜读书人想让孩子成为读书人的想法也浮现眼前,陈家还是义门陈氏的旁支,即便与主支相差甚远,可也是旁支,一个族的,村里还有族塾,因为也收一些邻村的,就叫了村塾。

        杨稔觉得陈家不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陈家村的村塾。

        这与儿时没能继续念书,打算日后的孩子想念书一定要送的陈如松一拍即合。

        “儿子要是想念书,咱们就一直送。”

        陈如松不想儿子也落下遗憾,他是小儿子,家里的东西将来是要给大哥的,他爹从来不掩饰这一点,当初大哥不读书,爹还问过想不想继续读,轮到自己和二哥,就是读完村塾就没后续了,没有问过。

        可自己儿子不会,儿子是老大,也能一直念下去,至于孩子,他也不打算要多了,多了他送不起,可他也不想后面的孩子也与自己一样,明明想读却不能读。

        为着以后要送儿子念书,夫妻俩干劲十足,不错过每一个能存私房钱的机会。

        夫妻俩的打算是等儿子读完村塾,那时儿子已经十岁,若有天赋想念书,杨家也应当快要分家了,分家后就送儿子去镇上念书,当然便是不分,他们夫妻俩也要据理力争,一定要将送儿子送到镇上私塾念书。

        不过令二人没想到的是,分家分得如此之快,儿子还没到周岁,就要分家了。

        虽然意料之外,但能早早分家,也是意外之喜。

        分到的银子够多,田地也足够吃喝,这叫二人心生欢喜,至于大房分到的太多,杨稔经历过杨家五房分家,也是大房拿大头,陈如松早就有了准备,他爹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因此在陈二哥别扭着的时候,夫妻俩早早想开了,对于分家,心里只有高兴的,毕竟分家之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自己当家做主,想干什么不用顾忌,多自在啊。

        分家后,因着做绣活也挣银钱,比之耕种田地也不差什么,何况田地一个人就能忙活,陈如松就没让媳妇干田地的活。

        媳妇不干粗活,就能做绣活,那个轻松还挣钱,他是傻了才让媳妇也跟着做粗活。

        几亩田地实在是不够陈如松忙活的,他与媳妇琢磨起挣钱的法子,儿子若是出息,日后要去镇上私塾念书,这银钱怎么也得存上不少。杨稔回到了在娘家过的日子,甚至更好过,因为孕妇每日都能吃鸡蛋,隔几日还有肉吃,大米饭也是管饱,陈如松还会隔上一些时日到镇上用私房钱买些零嘴回来给媳妇吃,杨稔更是好过。

        而因着一直在家里养着,自家男人又买了擦脸擦手的东西,杨稔的皮肤好上一些,手摸细棉布也不会起丝之后,她就开始偷偷做绣活,存点私房钱。

        嫁过来时是农闲,杨稔私底下也做了绣活挣私房钱,只是过了一阵子就是农忙,她跟着去干活,手了粗糙了些,拿着布料都不太顺,怕勾丝,她都不敢碰。

        孩子出生后,杨稔一番慈母之心喷涌而出,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出嫁前崇拜读书人想让孩子成为读书人的想法也浮现眼前,陈家还是义门陈氏的旁支,即便与主支相差甚远,可也是旁支,一个族的,村里还有族塾,因为也收一些邻村的,就叫了村塾。

        杨稔觉得陈家不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陈家村的村塾。

        这与儿时没能继续念书,打算日后的孩子想念书一定要送的陈如松一拍即合。

        “儿子要是想念书,咱们就一直送。”

        陈如松不想儿子也落下遗憾,他是小儿子,家里的东西将来是要给大哥的,他爹从来不掩饰这一点,当初大哥不读书,爹还问过想不想继续读,轮到自己和二哥,就是读完村塾就没后续了,没有问过。

        可自己儿子不会,儿子是老大,也能一直念下去,至于孩子,他也不打算要多了,多了他送不起,可他也不想后面的孩子也与自己一样,明明想读却不能读。

        为着以后要送儿子念书,夫妻俩干劲十足,不错过每一个能存私房钱的机会。

        夫妻俩的打算是等儿子读完村塾,那时儿子已经十岁,若有天赋想念书,杨家也应当快要分家了,分家后就送儿子去镇上念书,当然便是不分,他们夫妻俩也要据理力争,一定要将送儿子送到镇上私塾念书。

        不过令二人没想到的是,分家分得如此之快,儿子还没到周岁,就要分家了。

        虽然意料之外,但能早早分家,也是意外之喜。

        分到的银子够多,田地也足够吃喝,这叫二人心生欢喜,至于大房分到的太多,杨稔经历过杨家五房分家,也是大房拿大头,陈如松早就有了准备,他爹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因此在陈二哥别扭着的时候,夫妻俩早早想开了,对于分家,心里只有高兴的,毕竟分家之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自己当家做主,想干什么不用顾忌,多自在啊。

        分家后,因着做绣活也挣银钱,比之耕种田地也不差什么,何况田地一个人就能忙活,陈如松就没让媳妇干田地的活。

        媳妇不干粗活,就能做绣活,那个轻松还挣钱,他是傻了才让媳妇也跟着做粗活。

        几亩田地实在是不够陈如松忙活的,他与媳妇琢磨起挣钱的法子,儿子若是出息,日后要去镇上私塾念书,这银钱怎么也得存上不少。杨稔回到了在娘家过的日子,甚至更好过,因为孕妇每日都能吃鸡蛋,隔几日还有肉吃,大米饭也是管饱,陈如松还会隔上一些时日到镇上用私房钱买些零嘴回来给媳妇吃,杨稔更是好过。

        而因着一直在家里养着,自家男人又买了擦脸擦手的东西,杨稔的皮肤好上一些,手摸细棉布也不会起丝之后,她就开始偷偷做绣活,存点私房钱。

        嫁过来时是农闲,杨稔私底下也做了绣活挣私房钱,只是过了一阵子就是农忙,她跟着去干活,手了粗糙了些,拿着布料都不太顺,怕勾丝,她都不敢碰。

        孩子出生后,杨稔一番慈母之心喷涌而出,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出嫁前崇拜读书人想让孩子成为读书人的想法也浮现眼前,陈家还是义门陈氏的旁支,即便与主支相差甚远,可也是旁支,一个族的,村里还有族塾,因为也收一些邻村的,就叫了村塾。

        杨稔觉得陈家不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陈家村的村塾。

        这与儿时没能继续念书,打算日后的孩子想念书一定要送的陈如松一拍即合。

        “儿子要是想念书,咱们就一直送。”

        陈如松不想儿子也落下遗憾,他是小儿子,家里的东西将来是要给大哥的,他爹从来不掩饰这一点,当初大哥不读书,爹还问过想不想继续读,轮到自己和二哥,就是读完村塾就没后续了,没有问过。

        可自己儿子不会,儿子是老大,也能一直念下去,至于孩子,他也不打算要多了,多了他送不起,可他也不想后面的孩子也与自己一样,明明想读却不能读。

        为着以后要送儿子念书,夫妻俩干劲十足,不错过每一个能存私房钱的机会。

        夫妻俩的打算是等儿子读完村塾,那时儿子已经十岁,若有天赋想念书,杨家也应当快要分家了,分家后就送儿子去镇上念书,当然便是不分,他们夫妻俩也要据理力争,一定要将送儿子送到镇上私塾念书。

        不过令二人没想到的是,分家分得如此之快,儿子还没到周岁,就要分家了。

        虽然意料之外,但能早早分家,也是意外之喜。

        分到的银子够多,田地也足够吃喝,这叫二人心生欢喜,至于大房分到的太多,杨稔经历过杨家五房分家,也是大房拿大头,陈如松早就有了准备,他爹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因此在陈二哥别扭着的时候,夫妻俩早早想开了,对于分家,心里只有高兴的,毕竟分家之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自己当家做主,想干什么不用顾忌,多自在啊。

        分家后,因着做绣活也挣银钱,比之耕种田地也不差什么,何况田地一个人就能忙活,陈如松就没让媳妇干田地的活。

        媳妇不干粗活,就能做绣活,那个轻松还挣钱,他是傻了才让媳妇也跟着做粗活。

        几亩田地实在是不够陈如松忙活的,他与媳妇琢磨起挣钱的法子,儿子若是出息,日后要去镇上私塾念书,这银钱怎么也得存上不少。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358858/606569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