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北雄最新章节 > 第591章官制

第591章官制


  封王过程其实谈不上繁琐,离着隆重也有些差距,甚至不如李破在云内祭奠阵亡将士时那么慷慨激昂。

  可它的意义在于,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无论是官吏还是将领,为什么期盼李破称王?

  俗话说的好,蛇无头不行,用到这里,也不是说大家没有首脑,而是说李破没有王爵加身,便与群雄有着一定的差距,大家心里总觉不安。

  这和打仗一样,目标不够明确,众人也就觉得底气有点不足,这是一个道理。

  而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李破头上多了一顶王冠,而是三家使节在一旁观礼,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在一定意义上都表示着他们承认了李破的地位,于是也就踏实了李破的名份。

  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李破称王的消息散布开来,于是,天下人便也知道,晋地多了一位汉王出来。

  此时效果也许没有多少,可若李破一旦开始攻城略地,那么对于一些人而言,归于汉王治下也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好处其实很多,也就不用一一细数了,不然的话,乱世当中,大家也不会注重什么大义名分。

  对于李破本人而言,唯一的缺点也很明确,那就是他的退路越发的少了起来,你都戴上大帽子了,谁捉住你也不会纵虎归山。

  至于汉王的王号,李破的心腹们再也没有叨咕什么,和天下群雄有别,却又没有离经叛道,其实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礼毕,新鲜出炉的汉王殿下打道回府,过程很顺利,没出什么纰漏,是个好兆头。

  回到府中的李破并没有感到疲惫,他知道,接下来的时日会非常忙,设置官署,分封官吏,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得埋头于人事任免上面。

  陈孝意等人列出来的名单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名字,官职多的连李破都觉得头晕。

  其实大部分还是沿袭隋时官制。

  前隋官制有多复杂?这么说吧,隋时的官制完备程度曾被时人赞曰,亘古皆无,它是后来军事政治制度的开端。

  其中大部分制度都形成于汉时,经历了汉末战乱,魏晋南北朝之后,在隋开皇年间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于是形成了定制,让后来各朝制度难有逾越,各种改革也几乎逃不出它的范畴之内。

  杨坚之雄才大略,表现在外的可不光光是统一了中原,压制住了突厥那么简单,他让中原帝国的统治架构彻底发生了变化。

  人们常说中央集权自唐而始,实际上,李唐只不过是沿用了隋开皇年间制定的各种制度而已。

  只不过是大隋出了杨广这么个败家子,太过短命,于是占便宜的也只能是后来人了。

  李破对大隋官制了解的很多,却也不算太多。

  说起来有点矛盾,可就是这么回事儿,说他了解的多的地方在于,对于郡县以及总管府的一套流程,他是非常清楚的,对各个军府也不陌生。

  可说起来隋时官制的精华来,他就有点蒙了,本来他挺好学,跟李碧,陈孝意等请教了不少东西,可完全没有系统性的研究过。

  其实你只要不融入那个环境,在长安或者洛阳待上几年,外间之人想要说清楚大隋中央的各种官制职能,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一般。

  比如陈孝意就跟李破讲过一个笑话,他曾任东都行台吏部考功侍郎,大雪过后,心血来潮,便派人去请礼部主客侍郎柳掸晚间至他府中饮酒赏雪。

  派的人去到礼部,正好看到柳掸的侍从,便将邀约说了,那侍从也信誓旦旦说会说予主人知晓。

  可陈孝意回到府中,备好酒菜,等到夜深人家也没来,陈孝意比较气恼,然后第二日便去寻人家说话。

  可柳掸却莫名其妙的道,根本没人跟我说过此事啊。

  两人还道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利,所以也弄的差了,各自回去严责侍从不提,可没过几天,柳掸笑着来找陈孝意。

  说跟他不太对付的那个堂兄闹了笑话,前两日据说得了邀约去吏部陈侍郎那里饮酒,没成想吃了闭门羹,陈侍郎已经去好友家饮酒去了。

  他那位堂兄性情火爆,当即就跟门子朝了起来,差点还动了拳脚,如今呢,却是在参奏陈侍郎纳妾之事,说其人耽于美色,不理政务等等。

  陈孝意一听,想了半天,一拍脑袋,才晓得传话的人不但把事情办差了,而且还让别人闹起了误会。

  礼部那边有两个柳侍郎,吏部这边可也不知他陈孝意一个姓陈呢。

  这个故事里面的人都有些糊涂,可却是真人真事儿,最终的结果是,那位倒霉的陈侍郎被罢了官,因为独孤皇后还在,纳妾的事情上只要你有错,那就一定会产生不妙的后果。

  而陈孝意也确实在用这个故事感叹东都官员之多,官职划分之细,非是前朝可比。

  这些天李破只要闲下来,便不耻下问的跟幕僚,跟自家婆娘,跟心腹臣下讨教官制之事,算是补了一脑袋的知识。

  弄的他常常在想,后来的京城也没这么多的官儿吧?早知道是这么个模样,这个什么什么王老子还不当了呢。

  当然了,那都是牢骚而已,做不得真,后来的官职之多哪里是现下可以比的?到了后来你要是自己说不太清,请错个人算什么,说不定能请回来一群人,外加一群狗呢。

  此时在李破看来,隋时官制大体分为几个部分。

  首当其冲就是六部制度,这个其实却是李破最为熟悉的一部分,吏户礼兵刑工在后来可是鼎鼎大名,不知道的人肯定是文盲无疑。

  到了隋开皇年间,六部制度渐渐完善了起来,名字也在向后来靠拢,开皇三年,改都官为刑部,改度支为民部,等到杨广登基,又改民部为户部,至此,六部正式定名。

  六部之上,又设尚书令,左右仆射,于是便组成了整个尚书省的行政架构。

  之外还有中书省和门下省和尚书省一道,也就成为了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形态。

  在开皇年间,对官制屡有修改,加上臣子们的政治斗争,尚书省渐渐权重,掣肘于中书省,门下省也没闲着,慢慢从内廷中脱离出来,加入了这场政治较量当中去,也获得了一定的权力,于是,杨坚想要的政治平衡也就完成了。

  三省六部涉及的官职数以百千计,加上还有内史省,内侍省,秘书省凑热闹,之外又有御史台,都水台等游离于外。

  这么多的官职,你想一股脑弄出来,那绝对是找死的行为,即便是李渊,王世充占据了两京之地,手握人才无数,手底下也是缺职甚多,何况是李破这里了。

  而像窦建德那样的,别看六部齐全,还封了中书令,内史令什么的,其实都是花架子,手底下小猫两三只,根本撑不起来,他们主要的作用也只是帮窦建德出些主意而已,真正的职能发挥不出一成。

  李破不想弄什么花架子给人看,所以他要一点点的充实这些府衙,而他也感觉,身边出主意的人其实不用太多,那不是博采众家之长,而是人多嘴杂,很难听到真知灼见。

  总管府……嗯,现在应该是汉王府才对,汉王府前面被拆的差不多了,被看拆的时候费时不少,建起来却要容易的多。

  因为拆的时候需要保留下原来的砖瓦木料,那可都是好东西,这是晋阳王氏除了主宅之外最大的一处庭院,建造时用的都是好料子,拆起来自然要小心一些。

  而重建的时候就要快一些……

  此时李**理政务都是后宅,在考量人事任免的同时,他还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将几家使者送走。

  对刘斌没有太客气,直接告诉他,王薄,杨恭仁我都留下了,你家主公的好意我也领了,如今我这里兵强马壮,士气可用,若有碍难之处,尽可告知于我,咱定然前来相助。

  刘斌才不会去管其他两人的死活,晋地之行让他胆战心惊,王世充,萧铣的使者都到了这里,他觉着晋地的王者之气在搜搜的往外冒。

  能够带着人头以及李定安的承诺回去河北,他觉得很庆幸,自然对李破话语中的威胁之言犹若未闻,只是重新言明了修好之意,便率人匆匆东去。

  可以说,刘斌这个使者当的非常失败,隐约的已让李破看出了窦建德麾下人才寥落的情形。

  杨恭仁这样的人不愿给其效力,刘斌才干胆魄皆有不足,却居于高位,老窦,你这是示弱于人呢还是真的窘迫至此?

  之后便轮到王世恽了,这人不太好打发,连番受挫之下,却还能据理力争,跟李破纠缠了几个回合,李破向其重申两家结好,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王世恽则提出以王氏女与李破联姻,两家结百年之好,日后如何各凭本事,却能不伤情义的建议。

  最终李破似笑非笑的来了一句,那我可就静待王氏佳音了……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526395/38126847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