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明小学生最新 > 第九百三十五章 萧规曹随

第九百三十五章 萧规曹随


夏言从西苑回到文渊阁时,其他人不用问,只看夏言的脸色就能知道结果了。

        张璧摇了摇头,干脆就早退了。省得跟心情恶劣得夏言共处在堂中,再出什么问题。

        夏首辅心态快炸了,如今秦德威人在三千里外,自己还屡屡落了下风,若等秦德威回来了,那场面还能想?

        这样文渊阁中堂就只剩下夏首辅和严阁老,倒是方便两人说话了,不用担心还有别人听到。

        严嵩稍加思索后,主动开口对夏言劝道:「若在去年,皇上未醒、张太后未崩时,或许还有压制秦德威的可趁之机。

        如今皇上苏醒,皇上身边全都是倾向秦德威的人,攻计秦德威难度就很大了。

        所以首辅不必为此耿耿于怀,正所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也!」

        夏言果然抓住了关键地方,问道:「皇上身边全都是倾向秦德威的人?真是如此?"

        严嵩详细解释说:「第一个就是太监秦福,这两年他与秦德威越走越近,很多事情上表现出了同进退,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同党了。"

        夏言从朝廷离开了两年,对这两年的秦太监表现缺乏直观的感受。但结合回归后的耳闻目睹,便相信了严嵩的判断。

        "第二个就是国师陶真人,据我所观察,他与秦德威也有很密切的关系。"严嵩继续说。

        夏言稍感意外,「果有此事?"

        严嵩答话说:「陶真人的女儿早年间嫁给了秦德威的妻弟,另一个孙女听说在秦府家庙修行,我就不信陶真人会不向着秦德威。」

        然后又接着往下说:「还有皇后方娘娘,与秦德威同是南京城江宁县籍,你说她会不向着秦德威?」夏言自恃风骨,不屑于结交内侍之流的人物,所以也没有太系统的想过这些问题。

        听到严嵩说了一遍后,下意识的又问道:「这是巧合还是布局?」

        如果这些都是巧合,那也太巧了;如果这些是人为的布局,那也太可怕了。

        严嵩答道:「是巧合还是布局,已经不重要了,皇上身边情况已经成了这样。但皇上身边还有其他人,比如黄锦、陆炳等人,还有其他道士。

        只要有人的地方,必定就有利益不均的事情,皇上身边的其他人就未必肯心服秦德威。首揆若想与秦德威抗衡,就要抓紧结交这些人了。」

        夏言性格比较急,结交那些人物都是要长期下功夫,短期内很难见效。

        严嵩便实话实说:「陛下对秦德威还存有信任,所以在短时间内,朝堂上正常党同伐异的手段很难成功。」

        这个分析倒是与夏言的想法不谋而合,夏首辅现在也产生了巨大的无力感,感觉所能用上的手段似乎都失效了。

        「莫非真要用庙堂之外的手段?"夏首辅貌似是自言自语说。

        所谓庙堂之外的手段,无外乎就是暗杀、绑架甚至波及家人等手段。

        其实这些都是大明官场的绝对大忌,不敢说从来没有人做过,但确实极少极少有人如此做事。

        就算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也没有说用绑架暗杀,或者针对家人之类的手段。

        至于秦德威挟持严阁老的儿子严世蕃,那是因为严世蕃本身就是官场中人了!

        夏首辅已经被气得产生「非常规"念头了,但不好意思直接明说,所以就假装自言自语,引着严嵩继续往下说。

        严嵩愕然了片刻,他说的「非正常的党同伐异手段"可不是这意思啊,你夏言还想玩那么花?

        然后严嵩就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可以着重先离间皇上和秦德威,挑动皇上和秦德威之间的矛盾,不要再执着于与秦德威在朝堂争斗了。」

        夏言叹口气,什么叫知易行难?以目前皇帝对秦德威的信任度,这也很难办到啊。

        皇帝要脸面,秦德威能给他挣脸面;皇帝要钱,秦德威能给他挣钱;朝廷遇到的麻烦事情,很多也是秦德威能摆平。

        除了不能让皇帝得道长生,秦德威几乎什么都能干,拿什么去离间皇帝和秦德威?

        「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严嵩神秘的说:「最近两年,我极尽可能的打听过秦德威身边人的事迹,想要从中找到可利用之处。」

        夏言不耐烦的催促道:「不必卖关子,速速说出来!」

        严嵩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了出来:「我从显灵宫老道士那里听说了一个秘闻,陶真人那个在秦府修行的道姑孙女,据说最精通阴阳双修大道,又听说此女与秦德威关系匪浅。

        可以收买个能接近皇上的道士,对皇上进言说,可以请精通双修大道的陶仙姑,来辅助皇上修炼圣体,或许能早日完全康复。

        凭借皇上的秉性,必然会动心!到了那时,秦德威必然心生怨气,如果他敢出手阻拦,那就大事可成了。"

        夏言久久无语,没想到严嵩还真说出了点东西,看样子还是把压箱底的东西亮了出来。

        果然是「非正常的手段",完全跳出了普通朝争的套路,虽然不是绑架和暗杀,但也算是针对家人范畴了。

        以嘉靖皇帝的惟我独尊和刻薄狭隘的性格,只要秦德威敢阻拦陶仙姑入宫,必定要激怒皇帝。

        夏言回过神来后,质疑说:「秦德威会阻拦吗?如果他毫无作为,岂不白费心思?」

        严嵩不觉得这算是个问题:「即便秦德威不阻拦,也会产生怨恨的情绪,同样能达到离间的目的。

        只要对皇上说,秦德威心怀不满,皇上肯定会猜忌秦德威,这样的秦德威还有什么可怕的?

        再说以秦德威的性格,肯定做不到坐视不理,多少也会采取一些行动。」

        夏言冷哼一声说:「既然你有这样的办法,为何你不早用?现在对我说这些,莫不是想把我当枪用?"

        这种歪门邪道并不是那么好玩的,如果被捅了出去,必将引起轩然大波,说不定还要名声扫地。

        而且稍有人生经验的人都明白,越邪门的办法,可能引发的反噬就越大。

        严嵩苦笑着说:「第一我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办法,害怕遭到报复,害怕还没看到秦德威倒台,就先倒在秦德威前面了。

        第二,近一年皇上大部分时间处在昏迷状态,这个办法完全用不了。」

        夏言接受了严嵩的解释,随口道:「我再想想!」

        这样突破底线的斗争策略要不要用,真的需要仔细思量。

        还有,万一知道内情的严嵩背刺怎么办?

        还好现在还不着急,就算真的打算用这个办法,也要等到秦德威回了京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不然的话,秦德威人不在京师,怎么直接出面阻拦陶仙姑入宫?如果秦德威没有机会出面,又怎么在皇帝与秦德威之间制造出最大的矛盾效果?

        如此掌握了「大杀器」的夏首辅就暂时偃旗息鼓,在秦德威回到京师之前只是正常处理公务,不再刻意针对秦党了。

        没有夏言干扰,新的浙闽总督顺利推举出来,然后迅速启程南下了。

        宁波城本地那四个联名举报秦德威的士子,听从了严世蕃的建议,在上书举报后,为了人身安全就迅速逃离了宁波城。

        这时候他们并不因为背井离乡而感到惨淡,反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很有一种反抗邪恶势力并遭受迫害后「望门投止」的悲壮感,也许经过这次发酵,以后他们的

        声望就能飞速的膨胀起来了!

        现在是不是应该提前考虑好,到时候他们四人组合应该叫什么名字?四人党?

        然后这四人就沿着运河北上,一直到了苏州府,就停留在此地「藏身」了。只要新的总督从京师沿运河南下去浙江,必定经过苏州。

        这里已经出了秦德威职权管辖范围,相对比较安全。而且苏州城人口繁密,人口流动也大,容易隐匿行踪。

        四名士子一直等了将近两个月,从夏天等到了秋天,然后才打听到,新任浙闽总督已经抵达江南。

        又因为提前买通了驿站官员,得到了更详细的通风报信。

        运河在苏州城外,所以这位过路的总督也不入城,很风雅的停在了运河边的枫桥公馆,于是四名士子当即就投书求见。

        这年头读书人拜见***也是有一套讲究的,像这四人出自官宦世家,还是正在任的***亲戚,又是来自总督将来驻地的士子,当然有资格联名求见。

        一般情况下,官员也不会表现得排斥,都会给予礼节性的接见。

        这次也不例外,从宁波逃出的四人很顺利的被领到了新任总督的面前。

        这总督看起来也就四十多岁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态度也很和蔼,这四个年轻人内心感受到了鼓舞。

        四人一起拜见道:「学生杨承闵、陆孟观、张时德、屠履道见过老制台!」

        那总督问道:「尔等在此求见,所为何来?」

        杨承闵代表四人,很有分寸感的答道:「我等触犯了秦中堂,至今有家不能回,斗胆恳请老制台护送我等返乡。」

        如果可以打分,他觉得自己这个对答至少可以打九十分。

        那总督惊讶的说:「你们真愿意跟着本部院去宁波?"

        杨承闵答道:「请老制台收留我等!」

        那总督苦笑几声:「实不相瞒,我乃秦德威之父也!」

        四人:「……」

        卧槽!这简直就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天下还有容身的地方吗!

        还有,总督老大人你为什么姓曾,把他们都迷惑了!

        父亲接替儿子又是什么操作?政治就是这样黑暗的吗?官场就是这样腐败的吗?世道就是这样堕落的吗?

        曾铣揉了揉额头,无奈的说:「你们四人还是跟着本部院走吧,本部院好歹能保住你们的小命!」

        九月肃杀,秋风萧瑟,秦中堂在定海卫送走了去日本开展第一次扫荡的卢镗,就得到了曾后爹抵达的消息。

        有这样的继任者,秦中堂能稍微放心的离开浙江了,不用再担心人走茶凉,所有新政半途而废。

        看着继父脸色一般般,秦中堂不满的说:「怎么?得到了这样好的差遣,还不高兴?」

        曾后爹意兴阑珊的说:「你去过了辽东,我就巡抚辽东,你去过了浙江,我就总督浙闽。

        做的全都是萧规曹随的差事,这辈子都要活在你的阴影下了。」

        这次曾后爹还将秦中堂生母周氏一起带来上任了,毕竟比起京师来,周氏更适应浙江的气候。

        秦中堂还有个小心思,就是防患于未然,让曾后爹离那该死的西北远一点,彻底摆脱原有历史轨迹,好好的活下去!

        团聚了三天,顺便完成交接后,秦中堂就离开了。

        在去京师的旅程中,秦中堂又绕了个路,回了趟南京,探望叔父和长子秦国祚。

        当代南京城第一贵公子秦国祚已经八岁了,听说已经被魏国公觊觎了,总想结一门亲事。

        在秦府当家庭教师的李春芳有点想尝试新生活了,透露了下一科去考进士的想法。

        秦中堂很恶趣味的想,如果自己当了主考,本来与曾后爹同辈的李春芳跪还是不跪?

        但是秦中堂没有透露想当主考官的想法,他怕李春芳知道后不去考了,到时再给他一个惊喜吧。

        也不知道历史是不是又蝴蝶效应了,本来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状元,那一科也是大明科举史的黄金一代,有张居正等不少人。

        本来秦德威一直琢磨,要不要去当嘉靖二十六年的主考官,把黄金一代都收为门生。

        没想到李春芳提前应试了,那就随缘吧,估计张居正到时也会来考,也许黄金一代提前到嘉靖二十三年呢。

        又一个月后,嘉靖二十一年的十月,秦中堂回到了京师。

        此时深秋寒气初起,刚入城的秦中堂打发了李小娘子先回家去,而他进宫去觐见皇帝。

        等见过了皇帝再回家,以示先国后家的意思。在对待皇帝的态度上,秦中堂非常谨慎,很少犯错。

        穿过承天门和端门,就来到了午门外面,秦德威瞥见东朝房那里,门外站着些官吏。

        根据经验判断,这是大臣们正在召开廷议?念及此处,秦德威就转身向着东朝房走去。

        既然顺路遇上,就先看看「老朋友"们好了,同时也算是回归朝堂后正式亮个相吧。

        免费阅读.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533094/73513989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