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三国之银狐在线阅读 > 第47章 迎接

第47章 迎接


第47章  迎接

        新年新气象,现在的黄门亭已经远不像去年那样窘迫。

        在新野一年下来,他们严格按照沈晨的做法,广招流民,开拓荒地,铸造庄园,如今已有田地两万多亩,约两千的总人口。

        族丁从年中的五十人,也增长到了一百二十人,他们不需要从事农业活动,整日操持训练,加强战力。

        虽说这些兵丁的数量不多,但沈晨的要求是往精英的方向训练,绝不要求人数越多越好。

        邓茂和沈真早年当过大汉的边境正规军,与十多年前如日中天的鲜卑人作战,深刻明白如何训练军中精锐。

        因此在他们的锻炼下,这一百二十人也算是小有规模,颇具战斗力。

        前些日子有一个大别山中的黄巾山寨见黄门亭修筑庄园,看上去颇为富庶,便派了一千多人进攻,结果被他们打得大败。

        而这场胜利最关键的其实不是士兵们作战勇敢。

        毕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而且敌人还是十倍于已,临阵心中胆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重要的是他们的武器装备要比黄巾贼寇要强得多。

        武器是钢铁制造的环首刀,上半身还穿了小札甲,装备呈现碾压姿态。

        而反观黄巾军呢?

        好一点的就是普通的熟铁环首刀,还有大量豁口,甚至有不少已经生锈。

        差一些的干脆是生铁菜刀、农具、锄头、石头木棍之类的东西,铠甲更是一副都没有。

        在如此巨大的装备差距下,黄门亭的兵丁刀枪不入,对砍的时候一刀就能够把对手的武器砍为两截。

        黄巾军却根本无法与他们抗衡,在邓昭与沈真等人的带领下,黄门亭兵丁一波冲杀,就把黄巾军杀得大败而逃。

        之所以黄门亭的兵丁能够拥有这么好的装备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高炉炼钢法的诞生。

        汉代其实有炼钢技术,叫做炒钢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炼钢技术,能够很均匀地进行脱碳炼钢。

        但炒钢法的问题在于,采用生铁进行生产,如果脱碳工作做得不够,大概率是产出熟铁。而脱碳过了,炉子里边的温度不够,就无法形成钢水。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就把握脱碳工作的这个度。脱碳不够,就只是熟铁。脱碳太多,不能形成钢水,最后产出的铁会非常脆。

        而当时用木炭进行烧制,炼钢炉无法达到冶炼出钢水的地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另辟蹊径,发明了百炼钢。

        百炼钢就是将熟铁加热到接近发白的温度,用锤子进行锻打,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

        只不过这办法听起来不错,但效率却很低下。一块生铁锻造成一块钢,需要千百次的捶打。

        千锤百炼这个成语来源,就在于剑胚的锻造过程。

        一旦铁匠出现一次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因此即便是发明出了炒钢法,汉代的钢铁产量也非常低。

        需要技艺极为高超的铁匠不断锻造,才能够制造出钢铁出来,根本无法大规模量产。

        而沈晨制造高炉,采用的是灌钢法。

        既把铁矿石加热成液态,再把熟铁加入到液态,二者混合,直接就因为化学反应变成钢水。

        如此炼钢的效率几乎是飞跃式的提升。

        为什么唐代发明灌钢法以前,我国的钢铁产量低得令人发指,西汉二百多年钢铁总产量才17855吨。

        而到了唐宋以后,一年产量就能达到上万吨,甚至在明清时期能年产20万吨呢?

        就在于灌钢法的出现属于降维打击。

        虽然不像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那样,利用蒸汽动力年产80万吨,但跟锻造炼钢相比,效率还是千百倍的提升。

        而除了炼钢技术以外,第二个直接原因,就是南阳资源丰富。

        作为一块堪比关中盆地的辽阔平原,这里盛产煤矿、铁矿等重要资源。

        其中光后世南阳市市区附近挖掘出来的汉代冶铁遗址就达十余处,其它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黄门亭所在的沙河附近肯定是有矿产,但多埋藏在地下,并没有露天矿产。

        汉代的挖矿技术比较低,只对露天矿产有利用,埋藏得稍微深一点要么找不到,要么即便发现有矿,也没有能力进行开采。

        好在距离黄门亭不远的复阳县就是产铁大县,这里后世为桐柏县,有一座山名叫桐柏山,在汉代名叫大复山。

        根据后世出土的资料显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露天铁矿脉。

        实际上不止在汉朝,后世桐柏山矿区也很多,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矿企,山脉下蕴含着巨量金、银、铅、锌、铜、铁等等矿产资源,是一个世界级的矿产资源。

        而在汉代由于开采技术有限,想把桐柏山矿区后世探明的数百吨金矿、数千吨银矿、上千万吨铁、铜、锌、铅、碱等矿产全都挖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是露出来的天然铁矿也已经非常多,后世在桐柏县挖出来的汉代冶铁遗址达十三处,没有挖掘出来的就更多,铁矿储备非常惊人。

        再加上南阳其它地方出产的矿产,上千年开采没有枯竭,就可以知道这片地方到底蕴藏了多少自然资源。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阳这块地方真的是宝地。

        只是可惜处于中原交战区,常年的战乱没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导致即便是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也无法被人们利用起来。

        不过目前虽然南阳盆地空有那么好的资源无人利用,但黄门亭也依托着它渐渐发展起来,未来壮大之后,也许能够以此作为一块根据地,向周围辐射开去。

        十二月二十六日,邓洪带着新婚妻子和沈晨回到黄门亭。

        邓茂等人率领乡老们迎接。

        现在的黄门亭已经今非昔比,沃野之上农田一望无际,阡陌纵横交错,一片片农庄、村寨、池塘、桑林拔地而起。

        除了种田以外,还有传统的桑麻业、养殖业、畜牧业等等,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庄园经济体系。

        东汉时期各大世家就是按照这样的庄园体系建立起他们在底层地方上的势力。

        如今邓氏建造起了世家一样的庄园,同时还有人在刘表属下为官吏,再加上邓氏后裔的底蕴,勉勉强强,也算是一个地方豪绅。

        沈晨他们是从襄阳坐船,顺着白河北上,到新野下船之后,再顺着沙河的方向往黄门亭而去。

        所以迎接团队则是在黄门亭西面的村口处。

        在邓茂等人的率领下,很多新加入的流民也被召集过来夹道欢迎他们,长达数公里的驿道上都是黄门亭民众,车队缓缓从西面驶来。

        之所以要这么隆重首先是得让新妇看到邓氏的实力和底蕴,不然夫家如果不强大,恐邓洪遭到新妇鄙弃。

        其次是安抚乡亭底层民众。

        新招募的流民多是从中原或者关中战乱中跑出来的无家可归之人。

        他们惧怕战争和饥饿,如果黄门亭没有显露出一定实力的话,这些人就很难有归属感,未来很有可能再次逃离。

        因此这个欢迎仪式就很有必要。

        蔡氏看到邓洪家拥有如此庞大的庄园,就不会轻视邓氏。

        底层民族看到邓氏居然有荆州牧下属的高官做靠山,同样也会安心许多。

        这属于一石二鸟的事情。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听说邓氏嫡系那位娶的是一位新妇,为什么身边还站着个孩童?

        莫非是二婚?

        黄门亭新来的许多流民一脸疑惑,私底下议论纷纷。

        “那位就是咱们黄门亭邓氏在荆州刘使君帐下为从事的邓郎君?长得确实仪表有容。”

        “就是新妇好像.”

        “阿牛,不要乱说话。要不是邓氏,咱们就已经饿死了。”

        “咦?旁边怎么还有个小孩?”

        “会不会是邓郎君的孩子?”

        “不会吧,听说邓郎君才娶的妻,哪那么快生孩子。”

        众人纳闷不已。

        不知道那个孩子为什么能跟着邓洪一起回来。

        然而这些外来人口不知道,沈晨执掌黄门亭的事情,是被特意隐瞒了下来。

        一来他要求低调,为防止木秀于林,决不能被外人所知。

        二来也是为了维护宗族颜面,否则那些流民得知这个乡亭的掌控者是个孩子,也得怀疑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

        因此外面来的流民,只知道黄门亭目前在内是由邓茂邓楷等几名邓氏嫡系族老执掌,在外则是由在荆州刘使君帐下为从事的邓洪为尊,并不知道沈晨的存在。

        沈晨也不在意这些虚名,对于上层权贵来说,神童的出现并不奇怪。

        因为很多史书里都记载了神童,比如项橐甘罗等,甚至在他们那个圈子里,神童的数量也非常多。

        孔融就是其中一位。

        而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没有读书习字,没有什么见识,也不知道历史,自然不知道神童的概念。

        他们只会把自己固有思维套上去,本能不会相信一个孩子的话。

        正如当初在徐州的时候,若非真实发生了曹操屠杀下邳的事情,黄门亭的那些乡老们也不会相信沈晨的话是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时候没必要在底层百姓当中太过显眼,由沈晨间接影响邓茂这些人,再让他们去执行就行。

        车队进入黄门亭之后,邓茂邓楷二人迎了上来。

        “大兄二兄。”

        “婿伯二伯。”

        蔡氏很有礼节地为微微屈膝行了常礼,也就是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的,右手压左手,左手按在左胯骨上,双腿并拢屈膝,微低头这样的礼节。

        反倒是沈晨下了车后没大没小地只是喊了一句:“长叔祖,二叔祖。”

        “你这家伙。”

        沈真过来一把薅住沈晨的耳朵,说道:“以前见了外长伯父二伯父还会行礼,去了书院后反倒是连礼节都忘记了?”

        “疼疼疼。”

        沈晨龇牙咧嘴,心道明明是他们要自己执掌宗族,都快当族长了自己少点礼节怎么了?而且都是长辈熟人,天天弯腰行礼也显得生分呀。

        不过在父母眼里,你就算再有本事都只是个孩子,该怎么教训依旧会怎么教训,所以他还真拿沈真没办法。

        还是邓洪心善,呵呵一笑道:“外婿用点力,对,我觉得揪耳朵不行,得打屁股。”

        听得沈晨直翻白眼。

        闹剧很快被邓茂制止,一行人便开始往乡亭方向走。

        直到此时周围的流民们才知道,这个小孩是沈氏的人,只是去了襄阳学堂读书而已。

        到了乡亭外,如果说黄门亭外围数十里还只是普通的乡村农田的话,那么到了当初最开始一千乡民们居住的地方,就俨然已经是一处庄园。

        外面用窑洞中烧制的砖头加上夯土垒砌成围墙,南北宽约二里,东西长四里,里面修建了大量房屋、高橹、瞭望塔等工事。

        在防御工事上目前就只有这些,但在生活上有菜地、渠水甚至少部分农田,地下还藏有地道可通入后方山林。

        这是一个标准的汉代庄园结构,如果再往上升级的话,就是城池。

        只不过目前这个庄园还没有修葺完善,比如各类防御工事也都没有建造,地道的挖掘工作也没有做好。

        这需要专门的军队工匠打造,黄门亭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人才。

        包括沈晨也不知道汉代的守城器械该怎么做。

        他倒是知道金汁。

        虽然说出去好像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但如果真的有大规模敌人来进攻的话,沈晨确实只能想到利用烧金汁来退敌。

        在一片熙熙攘攘当中,邓洪沈晨被迎入了庄园,正式进入了自己的地界。

        七大姑八大姨一拥而上,周围全是亲戚。

        蔡氏顿时感受到了乡下人的热情。

        因为那些亲戚逮住她就是一顿夸,什么人美心善,贤良淑德,持家有道,说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农村娘们最厉害的就是那张嘴,现在邓洪如日中天呢,没人会傻乎乎地去得罪他,自然是对着新妇一顿夸奖。

        而在亲戚们的簇拥下,邓洪首先要带蔡氏去祠堂祭拜祖宗。

        这是标准礼仪。

        只有这样才算是正式进了邓家门。

        很快在仪式结束之后,就是开宴会,相比于世家大族一人一席的宴会,乡下就没那么讲究。

        除了邓茂邓楷邓洪蔡氏这些核心人物在家宅里面自己开宴会以外,乡民们则是摆了宴席,一是共同庆祝今年丰收顺利,二来也算是为邓洪夫妇新婚祝福。

        再过几天就要新年了,在这场宴会当中,黄门亭乡老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那就是这几天我得每天只写4000字,而且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太多。原因在于我是8月15签约,到目前为止我上新书榜15天,新书榜下榜有2个情况,一是30天自动下榜,二是满20万字自动下榜。所以按照目前的形势,我每天更6000-10000字的话,最快6天,最慢9天就会下榜,少了很多曝光度。所以为了待够剩下的15天,我只能每天写4000字。不过大家放心,发是发4000字,但写肯定不会只写那么多,下榜到上架阶段,我大爆更,每天保底1万。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566112/11663457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