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汉阙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523章 圣人

第523章 圣人


    “你仔细想想,陛下一向宽和,不以言致罪,为何会被盖宽饶激得勃然大怒?”

  和萧望之魏相不敢深谈,怕让这位醇儒三观尽毁,倒是回到太常寺后,对梁丘贺说出了实情。

  梁丘贺沉吟后道:“因为盖宽饶奏疏中提及了禅让,让陛下生气,心寒。”

  “没错,盖宽饶让陛下想起了睦孟那句话,虽有继体守文德之君,也不妨碍圣人受命于天。“

  公羊作为官方学说数十年,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一点有很多人是发自内心去相信。

  魏相反问梁丘贺:“如何才算圣人?”

  梁丘贺道:“圣者,叡也。”

  “没这么简单。”魏相摇摇头:“汝可曾闻三不朽乎?”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我看来,达成了这三项,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圣人!”

  魏相看着太常寺中那面孔子像屏风,喃喃道:“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任弘以罪吏子孙,从军玉门,驰骋西域,平定西羌,又通两道,救乌孙,助天子平定霍氏之乱。最终攻灭匈奴,斩单于首而归,其功已能与卫青、霍去病比肩,甚至还略有超过,故封两万户侯,为有汉以来列侯之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成了百官之首。其功不可谓不大。”

  这一点,连清流儒臣们也不得不承认。

  魏相道:“功已立,任弘却才不到三旬,这五年来,他交了兵符,也不多过问朝政,半退隐在家,主要便是立言。”

  任弘本人的学术功底怎么样,世人不得而知,毕竟西安侯很爱惜羽毛,没有跟任何人公开驳辩过。只晓得其关门大弟子刘更生十分了得的,能舌战公羊、榖梁两家老儒不落下风。

  魏相不吝赞美之辞:“弟子如此,想必西安侯本人也已贯通五经,才五年便如此,不愧是出将入相之才啊。”

  从今日来看,任弘立言效果不错,已经将左传全篇都断好章句,编撰了义理,且能自圆其说,与公羊、榖梁分庭抗礼,已是“理足可传”了。

  “如今,任弘便只差立德。”

  立德不止是道德,而是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也就是创建一种制度,让众生受益,此为大德也。

  汉人相信,《春秋》为汉制法,所以公羊传才能成为五经之首,而若《左传》《榖梁》取代公羊上位,学术大兴之后,学派所欲弘扬的夷夏观、天下观也将影响世人。故而能立言者不一定能立德,能立德者必先立言。

  如此观之,任弘是有机会达成“三不朽”的。

  三不朽齐全的人,纵观古今,唯周公一人而已。连孔子都在立功上差了些许,全靠后学徒子徒孙贴金,将春秋吹得都继周朝正统,为汉制法了,他才成了圣人。

  “若让左传取代公羊,任弘三立已成,日后成为周公一般的当世圣人,汉家天子当如何自处?”

  左传里虽无一言提及禅让之事,但公羊最初也不提禅让啊,是董仲舒和他的后学们加以改造后加进去的东西,谁知道任弘日后又会鼓捣出什么新义理来。

  所以只要任弘尚在,即便左传有大兴之相,天子也不可能承认其为官学。

  这是魏相笃定的事,唯一想不通的就是……

  “以任弘之聪慧,不会想不到这点,为何却放着闲散富家翁不做,偏要做让天子忌惮的‘圣人‘呢?”

  魏相想到了一个可能:“莫非,他真的心怀异志!?”

  ……

  “太子,今日三家驳辩如何?”

  而温室殿中,刘询让他的宝贝儿子说说这两日石渠阁之会的感触。

  刘去疾有些说不出来,这三家光“元年春王正月”短短六字就水了一整天,每句话都要引申出去,援引尚书、诗、礼等篇。

  他才九岁,刚学完论语和孝经,如同一个小学生骤然听到大学教授的辩论,三句话里两句半听不懂,心得就是好困,好累,故讷讷久不言。

  刘询对长子十分耐心,笑道:“你就说,能听得懂谁家之言?”

  刘去疾忍着困意,想了想后道:“刘更生所讲《左传》的故事,儿稍稍能听懂。”

  这是自然,春秋三传里,左传是最没有门槛的,毕竟以史作传。和当年任弘、杨恽在太史公书里截选的文章风靡长安一样,这些年,西安侯鼓捣出纸张后,也将左传故事抄在上面广为流传,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都脍炙人口。

  而且学派初兴,义理也不繁琐,可不比动辄上百万言义理,要皓首穷经才能精通的公羊、榖梁简单多了。

  刘询很清楚,西安侯是顾忌自己,没有大规模传授,否则只需要短短数年,左传一派便能急速扩张。

  太子说不出所以然来,才九岁的他又不是天才,无法理解三家微言大义里暗含的治国理念。

  但刘询却很清楚。

  相比于与时代脱节的公羊,因循守旧,眼睛永远盯着亲亲尊尊的榖梁,积极外向的左传确实更符合刘询的心意。

  论继承的古礼,左传比公羊、榖梁保存更多,论对未来的开创,也比他们来得大胆。

  “周之道,用夏变夷是也!”

  新左传全篇,无处不在用春秋二百余年的历史来阐述这一理念,以为周时礼乐局限于宗周洛邑,而周公改制,分封诸侯,方将周礼推广到天下,如此方有诸夏诞生,而与外部的戎狄蛮夷有了区别。

  今日大汉也处于相似的节点,中原地区,冠带之伦,咸获嘉祉,靡有阙遗。然而交州、荆州、凉州、益州、幽州和三都护等地,却仍多有蛮夷长君,政教未加,流风犹微。至于大汉封建之外,更有无礼之邦,放弑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

  天子有道,当守在四夷,以为应该主动出击,输出礼乐仁义,让周边也变成文明国度,如此方能杜绝匈奴郅支单于等冥顽不灵之辈,邪行横作于葱岭,犯义侵礼于边境。

  若左传一派的领袖换了任何一个人,刘询都会欣然纳之,甚至会待之如公孙弘,封侯拜相。

  然而偏偏是西安侯,是已为汉家立下大功,再往上就功高难赏的任骠骑。

  “西安侯,你究竟想做什么,一位堪比周公、孔子的圣人么?”

  天子尊崇先圣,因为圣人已死,若跟一位活圣人共处于世,那感觉恐怕就不太好了。

  刘询如此想,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年轻时候自以为身体好,直到年过三旬,少时在牢狱里落下的病根便开始发作。当初虽受丙吉照料,但那毕竟是终年不见阳光的邸狱啊,刘询甚至怀疑,丙吉为他找的两个奶妈都是穷人女囚,或许也有疾病,跟奶水一起灌注进自己的身体里。

  这两年身体不太好,让刘询忧心忡忡,甚至开始走曾祖父老路,颇修武帝故事,求神拜仙,谨斋祀之礼。他听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蜀郡王褒持节而求之。

  但也知道这没什么用,尽人事安天命罢了,倒也不至于早丧,但要做好活不过任弘的准备。刘询在世时有把握压住任弘,可若换成他的儿子呢?

  那恐怕霍光大将军的故事又要重演了,霍光被儒生以为是“不学无术”,但任弘如今已有学有术,虽然公羊、榖梁不认,但若左传大兴?天下士人又会如何看。有大功如此,再加上新学领袖的身份,难说就会被塑造成那个应命而生的“圣人”。

  刘询最猜疑时,甚至暗暗推算了一下“代汉者当涂高”的含义。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这么看似乎不太吻合。

  但途者道路也,而任弘虽不字公路,却字道远!

  刘询表面看似公正平和,内心却有些烦躁,这和他五年前设想的路不太一样,他曾打算让任弘做皇太子的老师。

  但却不希望他成为天下人的老师,对汉家制度的改造和天命的解释权落到别人手中,是十分可怕的事,刘询希望刘姓子孙长有皇位,可别才去一公羊,又来一猛虎。

  如此想着,中书令弘恭却来禀报,说是春秋三家已经奉命,将各自著述送入宫内,好方便天子和百官在接下来几天勘定三家优劣。毕竟这两日辩论虽然剧烈,但于三家学说来说,依然是管中窥豹,只得一斑。

  刘询让黄门侍郎们将三家的书搬上来,光从送审的著述,就能看出三家的差异。

  公羊的派系较多,师法至百万言,就算只将董仲舒后的义理连同本传送进来,依然装了整整两辆车,让人看着头都大。、不过公羊却已经开始使用近年官府用于公文的藤纸,长长的黄色纸卷代替了竹简,每一卷上标明了次序,可见公羊还是很擅长权变的,他们不拒绝新事物,尤其是为了生存下去时。

  而尚在民间的榖梁稍微精简一些,依然秉承瑕丘江公时的理论,但因为榖梁骨子里的因循守旧,依然坚持用简牍,一卷卷十分沉重,让黄门侍郎们搬得额头冒汗。

  左传也运了一大箩筐来,这让弘恭有些诧异,不是说,即便加了新义理,相较于两家的各种师说,左传依然最为简短么?

  而筐中的东西更让他疑惑,不是简牍,不是纸卷,而是一页接一页摞在一起,用胶黏合又以细线穿孔装订的”纸书“,皂色的封皮上写着《春秋左传正义》六个字。翻开以后,发现每一页都是蝇头小隶,工工整整地排列在一块,像是等待检阅的方阵。

  当弘恭将此物献上时,刘询倒是没有太过吃惊,只道:“恐怕又是西安侯的新花样。”

  这五年来,西安侯确实隔三差五就弄出一样小发明来,见多不怪了,只是这“纸书”确实厉害,一本的内容,能顶数十卷竹简。

  但很快刘询便发现了异样,这筐中的书,居然内容完全一致,显然是第一本书的复刻,最令人震惊的是,不管翻到哪一页,上面的字迹都一模一样!

  自古以来,知识的传播只能靠手抄,而哪怕是一个刀笔吏,也不可能将两行字抄得一模一样,且这字迹不太像手写,更像是……

  “用印章印上去的。”

  近臣们面面相觑时,建章卫尉金安上却想起一事来,禀道:“陛下,这数日来,长安民间忽然流传一篇文章,也与这左传正义类似,虽有多卷,但每一篇上的字迹都一模一样,皆似印痕。”

  刘询皱起眉来,他已经感觉到,又或者,心里其实在暗暗等待这一天,有些事正在试图脱离自己的控制:“是何文章?”

  “西安侯从南方还朝之后所献的《海西大秦国事略》!”

  ……

  PS:第二章在0点前。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595559/55262116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