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皇兄何故造反月麒麟 > 第九百二十四章:陈循的盘算

第九百二十四章:陈循的盘算


  文华殿中,陈循的声音响起,顿时引来了王天官的不满的眼神。

  要是说这次他的确安排不公也就算了,可还是那句话,他明明是安排的平调,甚至还给刘定之升了一级。

  这种情况下,陈循还要出言反对,不得不让王天官怀疑,这老小子是不是存心要恶心他。

  不过,面对着王文不满的目光,陈循只是微微歉意,随后便拱手开口,道。

  “陛下,天官大人谙熟铨选,所拟调动本无不妥,但是,臣以为既是平调,那么刘定之便亦当按本级选用,宜为从五品左谕德。”

  闻听此言,王文皱了皱眉,有些疑惑陈循到底在想什么。

  官员选用,固然有一定之规,但是,也有权宜之法。

  刘定之的资历颇深,为人清正,才学出众,一手锦绣文章,即便是在翰林院中,也是拔尖的。

  虽然说,他尚未考满,但是念在多年为官,德行操守从无瑕疵,略加提拔,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定之尚未考满,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是下一任翰林学士的最有力竞争者。

  所以,正五品的左春坊大学士,其实并不算是违规。

  而且,陈循作为如今清流的领头人,刘定之能够管辖左春坊,对于他来说,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才对。

  可现在……

  王文眸子闪了闪,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他便拱手开口道。

  “陛下,陈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是,吏部铨选,向来以急以要为先,左,右春坊虽归詹事府管辖,可终归各有司职。”

  “春坊大学士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谕德,庶子之职,故此,按照铨选急缓,理当先定春坊大学士,再定其他职位。”

  太子府的构成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一共就四个机构,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

  理论上来说,这四个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詹事府负责协助太子处理各项事务,类似于大管家的角色。

  左、右春坊,则负责为太子起草令谕,拟定奏本,讲读经筵等事务,其职务和内阁相似。

  相对来说,司经局的差事就比较单一,负责管理图书,专门收藏天下图册,以备太子学习之用。

  因为各有司职,所以这四个机构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的上下级之分,所以从名义上来说,詹事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各自有属于自己的主官。

  这便是刚刚王文说,铨选有缓急,理当先定春坊大学士的原因。

  一个衙门如果没有主官,只有佐贰官,运行当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所以在铨选过程当中,如果有资历,能力足以胜任主官的人选,按照规矩,是应该先授主官,再授佐贰的。

  当然,太子府的架构特殊,这四个机构之间,虽然互不统属,但是,太子府詹事,却可掌统府、坊、局之政事,属于四个机构共同的主官,这也是太子府詹事被视作帝师的原因。

  除了太子之外,东宫内的诸般事务,詹事基本上皆可干预,其地位若是放到朝堂上,可以与宰相视同。

  这也是当时群臣能够接受先授詹事,其他属官待备的原因所在。

  但是现在,詹事已定,少詹事也有了着落,那么理所当然,最急缺的,应当是左、右春坊大学士。

  所以,王文的这个理由,堂堂正正。

  果不其然,天子点了点头,道。

  “天官所言有理,陈尚书,朝廷用人,本就不能过分拘泥成规,何况,刘定之也并非超擢,有俞次辅的举荐,想来任左春坊大学士,还是可以的。”

  听了这话,陈循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反倒是王文,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轻轻瞟了一眼陈循。

  见此状况,陈循有些犹豫,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开口道。

  “陛下,刘定之虽然才学出众,可毕竟久在翰林院,鲜少涉足朝事,臣记得陛下曾经有言,东宫为储君,不可只读圣人义理,不辨民情民生。”

  “如今太子府中紧要官职,皆有实务经历,左春坊大学士亦不宜例外,何况,此前左春坊大学士一职,乃是萧镃兼任。”

  “故此,臣以为,命新任翰林学士仪铭接任此职,更为合适。”

  话音落下,王文轻轻哼了一声,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铨选的规矩,他不相信陈循不知道,既然如此,那么,陈循出言反对升任刘定之为左春坊大学士,就必然是有其他的人选。

  回想起之前陈循的所作所为,这个人是谁,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

  本来,王文还在奇怪,陈循怎么会这么毫无顾忌的往东宫里头塞人,原来,是还藏着这样的后手。

  要知道,如今天子打压清流的意图,在一干重臣当中,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甚至于,王文自己,就是亲自动手的人,所以他很清楚,天子对清流是什么态度。

  翰林之所以清贵,其实离不开两大机构。

  一是内阁,二是东宫。

  之前的时候,内阁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非翰林不得入,这其实也容易理解,内阁原本的作用,是以备咨询,后来发展起来,负责替天子草诏,这些职权,本就和翰林院息息相关。

  到后来,随着内阁的地位水涨船高,翰林院也因此更加被趋之若鹜,成为一条镀金履历。

  可惜的是,天子登基之后,压根就不管这些,虽然说抬高了内阁的地位,给予了票拟权和二品尚书的虚衔,但是,却基本把内阁和翰林院给割离开了。

  陈循算是见机的快的,自己闪人去了工部,高谷和江渊这两个人,一个被打发到南京去,一个直接被罢职。

  虽然说,都是咎由自取。

  但是,现实就是,在江渊离开之后,内阁当中,已然一个翰林出身的阁臣都没有了。

  而且看这副样子,天子显然也不打算,再继续从翰林当中选人增补内阁,所以这条线,算是断了。

  除了内阁之外,翰林院的另一个依仗,就是东宫。

  相较于非翰林不入阁这种不成文的规矩,翰林院和东宫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是写明在典制当中的。

  按照大明的官制,翰林院的职官,可以与詹事府官职及坊、局官职相互兼任,同时负责试士、修书等事务。

  所以理论上说,太子府就是清流的大本营,这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太子的职责,主要还是学习圣人义理,尝试处理政务,翰林院都是饱学之士,或许实务并不擅长,但是论教导孩子,还是可以的。

  当然,某些读书读迂了的翰林除外……

  所以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天子明显不想重用清流,另一方面,太子府向来有和翰林院属官相互兼任的惯例。

  这种情况下,陈循实际上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从最开始东宫出阁的时候,他的处境就有些尴尬,对于清流来说,肯定是希望太子早日出阁的。

  但是,因为如今天家的关系,这种事情又不是那么好掺和的。

  所以,对于陈尚书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躲一躲风头。

  说起来,那段时间,这位陈尚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河上头,未必就没有这样的原因在。

  到了后来,东宫出阁,但是,对于备置属官的事,迟迟争执不下。

  陈循趁此机会,倒是塞了两个人进去,毕竟,太子尚幼,需要讲读经义,这是名正言顺的事。

  但是再往后,想往东宫塞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此这般拖着,但是,终归不是个办法,说到底,辅佐东宫,既是翰林清流们谋求上进的方式,也是他们实现政治理想的方法。

  陈循到底是清流领袖,势必要为此耗费一些精力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循出手针对王翺,其实也带着几分无奈之举。

  除了因为王翺试图控制翰林院之外,应该也有想要重新将清流送入内阁的想法。

  毕竟,如果王翺倒了,无论是谁最终成为新的首辅,都要承陈循这个人情。

  但是显然,王翺不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所以,举荐清流入内阁的事,陈循也实在不好继续拖延下去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到底还是知道避嫌,没有自己上本。

  虽然说,这嫌避的其实也就是掩耳盗铃而已。

  可官场之上,有些时候,要的其实就是姿态而已。

  陈循先通过俞士悦举荐刘定之等人,再否决刘定之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的提议,最终提出由仪铭兼任,实在是一招妙棋。

  如今的太子府,虽然仍未备齐属官,但是,也不能说是人手紧缺了。

  詹事府有俞士悦,周洪谟和沈敬,左春坊有刘定之,陈文,李绍,右春坊有徐有贞,倪谦,万安,司经局有余俨。

  这个架子,基本上已经算是搭起来了。

  可问题就在于,这几个人当中,除了俞士悦,沈敬,余俨之外,其余的几个人,都是清流翰林出身。

  甚至于,徐有贞还是右春坊大学士,如果说,再让刘定之成为左春坊大学士的话。

  那么,左、右春坊,便可以堪称是被清流包揽了。

  从典制上来说,这毫无问题,但是,这会是天子愿意看到的情形吗?

  或许碍于典制,天子并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转过头来,天子心中会不会生出什么想法,谁也说不准。

  更何况,到了他们这一步,心里非常清楚,太子有些时候,未必就仅仅是太子,哪怕天子对太子如今待之十分亲密,可到底圣心难测,这等事情上,自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显示自己并无揽权之心。

  陈循的这番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是说他没有提前准备,王老大人当场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紧抓了两个重点。

  其一,陈尚书没有忘记当初天子说过的话,他虽然塞了人进东宫,但是,没有打算让东宫全是清流。

  其二,特意强调了,太子府中紧要官职,皆有实务经历。

  所谓紧要官职,除了俞士悦之外,指的无非是周洪谟,沈敬,徐有贞,余俨等人。

  这几个人当中,沈敬是王文的亲信,余俨更不必说,是郕王府旧臣,徐有贞稍差,翰林出身,但是,他有治河的经历,朝野上下,皆知其实务能力,至于周洪谟,他是比较少见的,天子相对赏识的翰林。

  而且,周洪谟和沈敬不一样,沈敬是因为有兵部牵绊着,所以官职压了压,只要兵部事情结束,他就会升任少詹事。

  周洪谟却不一样,他的资历,做个府丞已是勉强,干的再好,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升任少詹事。

  如此一来,事实上太子府的紧要官职,只有一个徐有贞,不是天子的人,这个时候,陈循提议让刘定之任左谕德,由仪铭来任左春坊大学士。

  摆明了就是在向天子表忠心,言下之意便是,虽然太子府中清流不少,但是,都是干活的人,真正紧要的地方,都还是按着天子的心意,选的既懂实务,又和天子亲近的人。

  这老家伙,打的是一副好算盘!

  看着陈循义正言辞的样子,王文又是轻哼了一声,但是,却没再多说什么。

  显然,对于这个提议,他也是支持的。

  毕竟,有些事情,还是要早做提防的,刘定之等人进了东宫之后,太子府中清流的势力会得到很大加强。

  如此一来,沈敬,余俨等人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而且,分量也有些不足。

  仪铭本职是翰林学士,在地方上也颇有政绩,有他过去坐镇,沈敬和余俨才算是有了主心骨。

  文华殿中略静了静,天子似乎在思忖其中的利弊,不过,到了最后,他老人家倒是也没多说什么,只道。

  “陈尚书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便让仪铭兼任左春坊大学士便是。”

  “陛下圣明!”

  陈循明显松了口气,赶忙拱手开口。

  与此同时,刚刚出去的怀恩,此刻也刚好回到殿中,对着天子拱手道。

  “皇爷,首辅大人和俞次辅到了。”

  于是,天子点了点头,吩咐道。

  “宣吧!”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688329/74080977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