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免费阅读 > 第482章 这不能怪我

第482章 这不能怪我


第482章这不能怪我

在圣彼得堡,尤里耶夫大公只是众多大公中的一个,圣彼得堡人提起尤里耶夫大公,甚至有点讳莫如深,不愿多谈,仿佛多聊几句,秘密警察就会找上门一样。

这里的“圣彼得堡人”,指的是圣彼得堡贵族,若昂·里昂并不清楚圣彼得堡平民对尤里耶夫大公的态度。

他一个法国人也不需要知道。

来到乔治的地盘上,若昂·里昂才知道为什么科图诺在电报中一再强调:在远东这片土地上,如果没有尤里耶夫大公的配合,寸步难行。

冰城这座因中东铁路才出现的城市,理论上应该是以道胜银行,或者是中东铁路公司为主。

可事实上道胜银行在远东的总部并不在冰城,中东铁路公司在冰城也没有话语权,科图诺甚至要根据阿穆尔企业的需求编组列车班次。

不这样也不行。

20世纪初的冰城规模其实并不大,另一个时空也是在俄罗斯帝国覆灭之后,大量俄罗斯人逃至冰城,在冰城安家落户,这个城市才逐渐繁荣起来。

日俄战争结束后,随着关东俄军的撤离,清帝国派员接手,冰城也在交接范围内。

清帝国的行政效率,和俄罗斯帝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日俄战争结束已经半年多了,接管冰城的官员还没有抵达,冰城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

所以希伯来人在俄罗斯帝国的遭遇,责任全在俄罗斯帝国,希伯来人只是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不该被指责。

不,是已经穷的靠卖火车过日子了,真没能力维持一個城市的运行。

这时候理应由中东铁路公司暂时接管,维持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行。

若昂·里昂还算理智。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凭什么东窗事发,要由希伯来人为帝国的失败买单?

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没有问为什么,科图诺既然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理由。

罗特施坦不喜欢科图诺。

酒店设施完备,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服务人员大多是来自高丽的年轻女孩。

希伯来人又不是第一天发国难财,和平年代,希伯来人也一样放贷,低买高卖,以次充好,囤积居奇。

圣彼得堡不仅没有制定有效地措施,保护帝国境内的希伯来人,反而推波助澜,将帝国失败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希伯来人的自私自利。

不止希伯来人,圣彼得堡的大公们也在发国难财。

中东铁路公司穷的都快要卖火车过日子了——

在罗特施坦看来,商人逐利是本性,无可指责。

罗特施坦是希伯来人。

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抵达冰城的当晚,并没有入住道胜银行或中东铁路公司直营的旅馆,而是入住西伯利亚旅游集团下属的西伯利亚酒店。

“科图诺有问题,他应该对中东铁路的困境负主要责任。”

所以冰城这段时间,是由以西伯利亚银行为主的阿穆尔企业联合会负责。

日俄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俄罗斯帝国的排油却愈演愈烈,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如何让中东铁路扭亏为盈。”

在酒店的法餐厅用过一顿丰盛的法式大餐,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回到房间,聊起这次远东之行。

或者说,罗特施坦不喜欢所有俄罗斯人。

科图诺肯定是有责任的,但是想追究科图诺的责任没那么容易。

道胜银行7位董事,4个是俄罗斯人,法国只有3个。

所以都不要说追究科图诺的责任,即便只是更换一个总经理,也需要董事会的同意。

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道胜银行和中东铁路的负责人,只能是俄罗斯人。

所以换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若昂·里昂不得不怀疑,对清帝国借款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俄罗斯人故意挖的大坑。

五大三粗死心眼儿的俄罗斯人居然也开窍了?

若昂·里昂现在才知道,老实人骗起人来最要命。

“清帝国,或者英国人,美国人,管他什么人!”

罗特施坦希望让清帝国搅局,不然中东铁路就是个死结。

“——想让中东铁路盈利,我们就要把水搅浑,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

若昂·里昂眉头紧皱,苦苦思索。

罗特施坦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

可想把水搅浑,也没那么简单。

中东铁路两端被阿穆尔堵死,南下的唯一通道南满铁路,现在也被阿穆尔控制。

这不止是个死局,还特么是绝地。

乔治独霸远东,别看圣彼得堡不吭声。

一旦道胜银行把英美势力引入关东北部,圣彼得堡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

乔治是俄罗斯帝国的大公。

道胜银行要是敢吃里扒外,急红了眼的尼古拉会把道胜银行杀了祭天。

所以说希伯来人的聪明,只是小聪明而已,根本上不得台面,活该被俄罗斯人排挤。

“关东本来就有英国人的通商口岸,美国人提出门户开放,处处都想搅局,德国人想必也不愿意看到俄罗斯人独霸关东——”

罗特施坦点了一圈,似乎忘记了法国还是俄罗斯帝国的盟友呢。

俄罗斯人狠起来,连自己的盟友都坑。

英国人和德国人敢把手伸到关东,恐怕会被俄罗斯人生吞活剥。

从布尔战争到辛丑战争,再到日俄战争,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认清了一个事实:谁先动手谁死!

布尔人在布尔战阵中得到欧美国家的广泛支持,堂堂日不落,在布尔战争后不得不从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

清帝国在辛丑战争中向全世界宣战,以战败赔款收场。

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同样遭到全世界的针对,否则日本不可能轻松获得那么多贷款。

再往前推,法国在清法战争中,同样遭到国内外的反对,不仅战场上没打赢,内阁也被迫倒台。

这样不行那也不行,解铃还须系铃人。

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只在冰城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就出发前往海参崴。

从冰城出发经雪城过绥芬河,就进入俄罗斯帝国境内。

清帝国虽然已经开放边禁,移民大多都在奉天周边,冰城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边远地区依然荒无人烟。

进入俄罗斯帝国境内,铁路两侧逐渐有了人烟,道旁等待运输的原木堆积如山,远处田野上有大型机械在工作,若昂·里昂知道,那是阿穆尔生产的拖拉机。

阿穆尔短短二十年,从需要圣彼得堡调粮,到反哺圣彼得堡,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功不可没。

在法国还很罕见的拖拉机,在阿穆尔几乎随处可见,火车前行不到20公里,若昂·里昂就看到了不下10台拖拉机。

火车继续前行,在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和西伯利亚铁路汇合。

从冰城到乌苏里斯克差不多600公里,一路上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就没有看到几列火车。

火车在乌苏里斯克火车站停了3个小时。

在这个3个小时里,至少有8列火车经过乌苏里斯克火车站,分别前往海参崴和伯力。

前往冰城的一列都没有。

从冰城开过来的,同样只有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所在的这一列。

“该死的,我们还要在这该死的鬼地方待多长时间?”

罗特施坦自从火车进入俄罗斯帝国境内,似乎就很不舒服。

“西伯利亚铁路运力紧张,阿穆尔火车优先通行。”

科图诺见惯不怪,他之前就建议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在抵达乌苏里斯克之后,换乘俄罗斯帝国的火车前往海参崴。

若昂·里昂不同意,坚持乘坐中东铁路公司的火车。

那就等吧。

3个小时后,火车终于出发。

这一次都不用科图诺提醒,若昂·里昂和罗特施坦就注意到,火车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

这并不是机械问题,火车头并没有更换,还是中东铁路公司的火车头。

“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哈巴罗夫斯克之间的铁路,比西伯利亚铁路更早开工,标准更高,速度也更快——”

科图诺这会儿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去西伯利亚银行任职也不错。

此时的中东铁路是单线,只能单向行驶。

海参崴和伯力之间的铁路是双线,运力比中东铁路提高不止一倍。

铁路的施工标准也不同,乔治在修这条铁路的时候,出动工兵逢山炸山,遇水搭桥,尽量保证铁轨平直,速度自然能提上来。

中东铁路的标准和西伯利亚铁路一样,能凑活就凑活,尽量减少成本,速度自然就提不上来。

这也是没办法。

中东铁路是道胜银行修的,一共就特么600万卢布,能修好就不错了。

海参崴到伯力之间的铁路是乔治出钱,根本没设上限,俄罗斯帝国决定铺设西伯利亚铁路后,乔治利用西伯利亚铁路的拨款,顺便又给海参崴到伯力之间的铁路升了个级。

所以单纯从标准上来说,海参崴到伯力之间的这段铁路,可以说是俄罗斯帝国国内质量最高的铁路。

比圣彼得堡到莫斯科之间的铁路质量都高。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800900/1111064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