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从西游开始的诸天副本在线阅读 > 第143章 南北朝,楼观道,寇天师!(求月票

第143章 南北朝,楼观道,寇天师!(求月票


“宋朝元嘉五年……吴兴东迁陆家子……祖上为三国时吴丞相陆凯……现今为天下大乱,以大河为界,南方刘宋代晋,北方五胡乱华,拓跋,赫连,慕容等一干胡人伪朝并列。魏国新主征讨夏国,攻打长安,陆修尘本来长安寻觅好友,于终南山之地访仙问道,却遇战乱波及,好友被弑,路遇一道人相救,才得以保存性命……”

    陆尘脑海中不断查看着被自己平替掉的人的记忆。

    不像是西游世界中的原身,平平无奇,这一个任务副本世界中陆尘所替代掉的人,身份并不简单。

    陆修尘,今年二十一岁,祖上为三国时期的吴国丞相,虽然时代演变,陆家衰败,不复三国时期的鼎盛状态。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如今陆家也是南方有名望的士家大族,族内弟子人人习文。

    陆修尘作为大家公子,自是从小便修习经书文字。

    但,此人从小便喜道术,常以寻遗落道典为乐。

    但修行之上,却是不得门路。

    南方虽有张家天师道,可是却日益衰颓,天师道各大祭酒道官已然忘却修行普世之心,陆修尘寻之多次,却是未曾见到修行人,却都是藏污纳垢。

    心生厌恶,不喜这般作风。

    而北方的新天师道虽然如火如荼,可是自封天师的寇谦之却是为鲜卑胡人拓跋伪朝中的国师,对于自小就一直接受以及奉行汉人正统教育的陆修尘而言,自然也不愿从贼。

    所以便将目光看上了终南山中的楼观道。

    终南之地,虽然也是胡人伪朝之一的赫连夏国占领。

    可是终南山中的隐居群仙,却一直都没有为伪朝效力,陆修尘在得到以往访学时候的一位好友来信中知道终南山中有楼观群仙后,便带着自己的书童,偷偷从家中逃离。

    足足走了一年多的时间,中间历经千辛万苦,连身边携带的书童也死在了土匪手下后,才终于来到了长安。

    可是,却不想与好友见面之后,长安便发生了战乱。

    其实战乱早就已经发生了,自两年前,魏国始光三年,夏国承光二年之时,魏国便趁着夏国国主身死,新主赫连昌继位不顺,老主诸子大乱之际,发兵讨伐。

    长安也于同年被魏国攻占,也是这一年,他的好友给他发了信件,给与了他消息,说是战乱已平。

    次年,也就是在上年之时,夏主赫连昌被魏国俘虏的消息传到南方宋国之后,他终于按捺不住了追寻仙路的想法,下定了决心来此。

    毕竟魏国势大,夏国被灭已然是成为了定局。

    虽然不愿承认,可是魏国新国主拓跋焘继位后,魏国开始重用汉臣,早年的五胡乱华之景,却是变化了很多,魏国积极融入汉家,胡人更改衣冠习俗的方式,也受到了一部分北方士族的认可,局势还算稳定,不会再有胡人无缘无故擅杀汉人的事情发生。

    可是却不想,他刚一来到长安,却又碰到了夏国兵马卷土重来!

    “而且,就连我前身也差一点被杀了,要是没有被救的话,怕是现在已经是刀下亡魂了。”

    陆尘看了一眼旁边的一名虽然头发花白,可是却面色犹如婴孩的道人。

    道人留有胡须,身穿一身紫衣道袍,手持一柄拂尘,一手提着陆尘的脖领,面色平淡如水,风吹过,将其衣袍吹动,煌煌间犹如仙人临凡。

    事实上,两人现在的状态,确实犹如仙人一样。

    毕竟,两人的身体一直都是漂浮于半空中的!

    周围场景变动迅速,飞行的速度俨然不慢。

    就这般飞行速度,虽然还比不过慧之师兄的极限飞行速度,可是比之广元师兄也差不了多少了。

    毋庸置疑,这必然是位内丹人仙境界之上的修行者!

    而就在陆尘将信息吸收完,看着道人头顶并没有多大的恶意气息后,想着要不要挣扎一下,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摆脱控制的时候,道人身形忽然一顿。

    目光朝着下方看去,陆尘也收起了挣扎的心思了,好奇的跟着下方看去。

    “不知寇天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天师海涵!”

    下方,风吹青竹如浪,水流溪涧成画,鸟鸣林间成曲的幽然之地,一座小巧道观,耸立此间。

    道观不大,看起来还有些破败,不过二进院子,最高的一个建筑,也不过是勾沿的三层木质小楼,并不豪华,也无有太多装饰品。

    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观不在大,有仙人常居于此,那此地便是仙家居所。

    随着一声致歉之音,两道身影便走出了道观外。

    仔细看去,却是一老者,一中年的道人身影,俱都是衣衫朴素,身着麻衣的状态。

    说话的老者已然是老态龙钟之像,双手做着道稽,面色如常。

    而他身边的中年道人则是看着陆尘身旁的紫袍道人面带忌惮之色,但还是随着老道人做了一番礼节。

    毕竟这一位可是北朝之中自号天师的存在,如今南天师道衰落,多年不曾有天骄出世,日益腐朽。

    而新天师道崛起,改革图新,寇谦之更是说服了魏国如今的国主,将北方的新天师道奉成了国教,自身威势,也随着魏国的强大,开始变得越发的厚重。

    “符约真人客气了。”

    陆尘身旁的寇天师看到马俭如此状态,脸上的表情缓和了许多,带着陆尘便落于地面上。

    此时的陆尘有些发蒙。

    寇天师?

    在历史天师中,有天师之名的,并不是只龙虎山的张天师一系。

    像是西游中的除了张天师之外的其他三大天师,在现实中也是有着原型的,哪怕是邱天师,原型也是浮丘公,也便是王郭二真君的师傅。

    而姓寇的天师,那就唯有北魏时期的寇谦之寇天师了。

    北魏,胡人朝廷。

    这在后世人看来算不得什么,毕竟经过成千上百年的发展,哪怕是南北朝时代的胡人,对于后世来说也是大夏历史中的一环,只会对‘五胡乱华’‘两脚羊’之类的词汇感觉深通恶绝。

    若是单说北魏国之类的,谁又会追寻其到底是哪个民族建立起来的呢?反正到了后世,都是大夏民族了。

    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为胡人当天师,甚至于是任职于胡人朝廷当国师,却是要受到抨击了。

    当然了,或许是因为寇谦之创建了北天师道,并且将拥有原始作风的道教改良的缘故,虽然后世不怎么认可寇谦之的天师之名,但也都尊他为道教的一代宗师,让其名号得以流传。

    “那此处是终南山,又有楼观道……符约真人……不会是马俭吧?”

    陆尘将目光看向了对面的老道人。

    马俭,字符约,楼观道道人。

    此时的楼观道,可不是后世大兴,在唐朝时能一度凌驾于上清茅山教团之上的楼观道教团。

    此时的楼观道,还是隐宗,自关令子尹喜真人起,都是一脉单传的楼观道,也只是大猫小猫三两只的样子。

    楼观道真正冒头的时候,还是要王道义等人的加入。

    有史料记载,“太武好道,钦闻其名,常遣使致香烛,俾之建斋行道。自是四方请谒不绝。嗣后,道士牛文侯、尹法兴等真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余人。”

    后有北魏孝文帝太和中,道士王道义真人又从姑射山率门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并大修观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百数。楼观坛宇,一皆鼎新。

    最后经过了北周时期田谷十老之事后,楼观道才能真正兴盛起来。

    而现在,别说是王道义还没有率领弟子以及其他的道人来终南山了,哪怕是牛文候,尹法兴等人都还没有找过来呢。

    故而此时的楼观道,只有马俭以及其弟子尹通这种真正一脉相传的楼观道正统传人存在。

    说是‘道’都不对,最多只能称之为楼观观!

    “不敢承寇天师‘真人’之号,老道只是一山野杂修。”马俭稽首。

    “真人谦虚了,也罢,那便以道友称之如何?”

    寇谦之笑了笑,转首将目光看向了马俭身旁的中年道人:“这位便是令徒,那位太和真人之后裔吧?”

    “不才,家祖正是太和真人。不知寇天师来我楼观,有何事情?”

    尹通不卑不亢的说道,语气说不上多坏,可也绝对称不上好!

    陆尘一听这话,暗道了一声果然。

    后世关于尹通的记载中,有着这么一句话“时天下寇难纵横,通履艰危,冒惊险而至楼观。”

    ‘寇难’二字,指的谁,不用多说,非寇谦之莫属了。

    而将寇谦之的北天师道一脉称之为‘寇难’,可想而知尹通对其人的厌恶。

    而在陆尘的归藏视线中也发现了,尹通对于自己的恶意也十分的大,恐怕也是因为自己是随着寇谦之一道而来的缘故。

    一旁,寇谦之却对尹通暗藏的厌恶之意心知肚明,但却一笑而过,打了一个稽首道:“文始真人为我道教之大贤,道祖传之,太和真人作为文始真人之从弟,为我道教发展贡献良多,贫道亦是向往已久也,故此行,一为寻找古楼观群修,二也为看看能够寻找到文始、太和两位真人的真迹手稿。”

    “是吗?”

    尹通却是不屑道:“我尹氏一族,多被贵教打压,却是不知寇天师之‘向往’为何意?”

    “灵鉴!”

    马俭忽然呵斥了一句,尹通,字灵鉴,因楼观道没有什么科仪传承,故而也没有名号传下,名字自号,都是原本的,不用多加。

    随后转首对着寇谦之道:“寇天师勿怪,灵鉴早年生活坎坷,曾被无量道人欺压,故而对于贵道多有偏见。”

    “是吗?竟有此事?”

    寇谦之好似不知此事一般,厉声道:“马道友,尹道友,贫道平日里事务繁忙,不明下面人的做法,此番回去后,必然会调查个水落石出,为尹道友还个公道来!”

    “多谢天师海涵。”

    马俭稽首一礼,见到自家弟子无动于衷,只能心中叹息,知道尹通还是迈不过去心中的一道坎。

    但他也未曾说什么,修行本就是修心,心有不耐,自然表现在了明面上。

    随后又看向了陆尘:“这位是天师高徒?”

    “这倒不是。”

    寇谦之脸上浮现笑容:“路上遇到了伪夏兵马,正在屠杀逃难民众,此人为贫道顺手救下的,询问了一遍,却是来自于伪宋之地,说是来终南山地,寻仙问道来了,想必也是听闻了楼观之名号,贫道想着也是顺路,便带着一起过来了。”

    “原来如此。”

    马俭只是看了一眼陆尘后,便不再去关注。

    楼观道一脉,一直都是一脉单传的。

    他已经收了弟子尹通,也不打算另外收弟子了,却是对于陆尘的到来视若无睹。

    而尹通更加不用说了,此时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眉头紧蹙,看着寇谦之的神色中,厌恶排斥的韵味更加深重。

    对于陆尘的敌意恶意也刹那间增长了许多、。

    ‘这是把我当成间谍了吧?’

    陆尘哪里还不明白自己是被人给误会了。

    很正常,毕竟是他敌人带来的人,而且大家都知道楼观道是道家隐脉,新天师道又野心极大,寇谦之上来就带个人过来说是来拜师的。

    这怎么看,都像是窥伺楼观道传承的意思。

    陆尘见状,不待寇谦之回话,立马也打了一个稽首:“贫道陆如尘,见过几位道友。”

    他这一下,让三人都有些愣。

    寇谦之皱眉,尹通不解,马俭则是目光闪了闪,而后还了一礼,随后问道:“原来是位同道之修,道友师从哪一道脉?”

    不待陆尘回话,寇谦之率先便道:“马道友误会了,这小子就是一纨绔子弟,哪里来的师承?”

    说着话间,却是神色看向了陆尘,面带不善道:“你不是叫陆修尘吗?吴兴东迁陆家子?”

    按照道理来说,陆尘没有师承,也没有道籍,若是介绍自己的话,前面就必须要加上前缀。

    比如说,吴兴东迁陆氏之类的,而若是有师承的话,就要介绍是某某道,某某真人或者是法师的弟子。

    像是前身被寇谦之施救的时候,自我介绍便是前者之类的介绍。

    而现在陆尘的自我介绍,一不加自家凡俗门户之名,二不见传承道统,这样一来,就有些显得让人摸不清头脑了。

    寇谦之更是认为陆尘有诓骗他之嫌疑,语气自然不善。

    陆尘却是心中一动,轻笑道:“初见之时,不知天师之名号,故而有所隐瞒,寇天师勿怪,贫道确实也是道家一脉,不过与楼观道的两位道长一样,也是隐脉,传承自汉时东华少阳王帝君一脉。”

    东华少阳帝君,本名王玄甫,乃是汉时道人。

    其人在现代全真道脉中被定义的全真教创始人,是北全真的第一代祖师。

    至于须菩提祖师的名号在当下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这一听就是佛门名号。

    不管是楼观道,还是寇谦之的新天师道,对于佛门可都是深痛恶绝的。

    楼观道传自文始真人关令子尹喜,最为推崇的典故中,便是‘老子化胡’,门内最为推崇的典籍便为《老子化胡经》。

    纵观楼观道的传承历史,只要是冒出头的时候,那都是与佛门打擂台的,始终都冲在抗佛第一线上。

    新天师道就不用说了,一手将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推上至高神坛的北魏皇帝,正是赫赫有名的,全部达成‘灭佛达人’成就的三武一宗之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在他们面前展露可能存在的佛门跟脚?

    这不是纯纯的找挨揍的吗!

    可是既然决定要以道家面貌展现出来,还不能引起三人的恶感,可就只能请出了东华少阳帝君出来了。

    毕竟,太和山一脉,其实也算是他老人家的道统的,位格比之真武大帝还要高!

    而守护自己的少昊帝君的师尊,也号称是东华帝君。

    虽然广道道人说并没有找到东华帝君的真实来历,恐怕少昊帝君的师尊东华帝君并不是王玄莆。

    但是与东华帝君名号相近的东华少阳帝君,拿出来用一用也无伤大雅。

    毕竟,自己也没说错吗。

    他的修行理念,与全真一脉十分接近,在太和山又吸取了不少全真理念,说是东华少阳帝君的道统也没有说错,怎么样也算是挨着边了。

    只是,他虽然说出了道统名号,可是眼前的三人却都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东华少阳帝君……是何方神圣?”率先开口的还是马俭。

    其他两人也看着陆尘,都想要仔细听他说说。

    尤其是寇谦之,眸光闪烁。

    一位未曾听闻过的道教仙神,若是能够纳入到他的新天师道中,也能够出彩不少的。

    当然了,这位神圣不能是没有丝毫跟脚的忽然蹦出来,怎么样也要有出处才行。

    他的新天师道虽然只是初创,可也不是什么神灵都能被摆上神坛的。

      这几天一直都在闭关,群也不水了,评论也不看了。一直在查看典籍,梳理南北朝时期的道家传承以及历史特色,虽然是写葫芦娃,可是与西游一样,最重要的还是传承与修行,魔改的,肯定不是上来就到了葫芦山,和蛇精之类的打起来,百岁喜欢细化神话故事,将这些看起来模糊的神话故事穿插进古代历史中,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世界观与出处。西游世界没有道教,所以在仙府内修行的时候没有规矩,而南北朝时期,则是道教开始真正融合,出现革新的一个时代,这也是百岁将这个副本放在这个时间点的缘故了。这里说一句啊,百岁不是史学家,中间可能或许有一些与史学对不上的地方,毕竟是平行世界吗,还是以本书的时间线与故事线为准,当然了,百岁是尽量安排合理的,大家有什么疑惑可以提出来,百岁会酌情修改的

    (本章完)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863569/1111097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