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守得住吗


听张承业主张让李亚子守城,李克宁不禁有些恼怒。

  作为太原留守,战守大事,本来是该自己决断的。但是现在这个李嗣源,仗着手上有三千人的“横冲都”精兵,竟然说出“不战而走我做不来”的话来!

  还有勖儿,也是仗着刚刚打下了承天军的军功,竟然在那里大言炎炎!

  张承业地位倒是和自己相埒。一个是太原留守,一个是河东参军。但是这个太监,胆量不小,竟然要让李亚子“试试看”?

  李嗣源是蛮牛,和他争执,不算明智;李亚子风头正旺,让他一步。这个张承业,在太原没有根基,本身也只是个给官家倒尿罐子的。

  就拿他开刀。

  “张公公,你说的轻松,试试看?太原二十万军民的性命,岂能容亚子来试?”

  别看张承业打仗没什么办法,但现在论到嘴皮子功夫,那可就是他长项了。

  “李司徒!咱家忝为河东监军,早将太原危急,报与晋王知晓了。料想晋王援兵,早晚就到。此时不战而走,如何面对晋王?况且梁兵虽然号称十万,其实水份很大,估计不多于六万人马。”

  这种添油加醋的伎俩,哪怕是梁王本人,也要拜太监们为师。十万梁兵?我张承业信你个鬼。

  李克宁有些焦虑。自己如果把太原献给梁王,也就是一件大功。今天他与李晟珽商议,核心问题也就是让梁军放心,他会带着守城兵马撤出太原。

  但现在遇到张承业这坨老牛筋,李克宁才发现有些失算。

  “就算只有六七万兵马,同样也是比太原守军多得多。”

  李存勖忽然想起来,兴致勃勃引用兵书了。

  “四叔,《孙子》说过啊,‘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他们没有十倍于我,怎么围得住太原?”

  李克宁笑了。好侄子,你可真能帮忙。

  “这段话的最后呢?勖儿你忘了?‘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什么意思啊,勖儿?”

  李存勖当然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弱小一方如果死拼固守,将会成为强大一方的俘虏。他的脸一下变得血红。唉,跟这种老行伍说兵书,大大失策啊,脸丢光了。

  张承业不会背《孙子》,但他会算账。

  “太原人户十三万,咱家所见,若广征民夫,训练他们协助官兵守城,未必不能一战。李司徒,太原濠深城坚,不战而走,置王府家眷,还有益昌公主于何地?”

  听到这里,大殿里气氛变了。是啊,把大王的家眷乃至官家的公主都扔掉?还是带着她们逃难?

  张承业趁热打铁,开始引用历史经验。

  “肃宗至德年间,史思明也曾统帅十万叛军攻打太原,结果呢?李光弼同样不足万人之兵,却守住了太原。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修高城墙,另一个关键,就是广掘地道,坚守月余,贼兵始终不能进太原。司徒可有意做个今日李光弼?”

  李光弼守太原的故事,太原文武当然所知甚详。虽然此战已经过去一两百年,但此时说出来,还是让明政殿内精神大振。

  同样的兵力对比,李光弼能守住太原,我们不行?再说李光弼守了一个多月,我们只要守上十天半月,大王的主力必然打回来,这太原,不就守住了吗?

  李嗣源对张承业另眼相看了。亲热地拍拍张承业的肩膀。

  “张公公所说甚好。四叔,我看咱们应该首先坚壁清野,使梁贼至太原却无所获。其次,请让我率领所部,在梁贼到来之前,先给他来个下马威。”

  李存勖有了说话机会。

  “就是,四叔,守大城必野战。让源兄先收拾他一下吧。”

  张承业也说:“昔年李光弼挖的地道,咱们也可以再度利用起来。”

  李存勖有点担心:“那可是一两百年的古迹啊,小心弄坍塌了。”

  作为穿越者,基本的文物保护知识他还是有的。

  李嗣源笑起来:“三郎,就是要他坍塌啊。陷住梁贼的骑兵,攻城车,撞木队,哎,反正让梁贼陷在里头出不来。”

  李存勖听了哑然失笑。什么文物保护,这是要利用起来的军事设施!但是听到后来又担心起来。

  “那可糟糕了,梁贼陷在地道里,岂不是顺着地道进城了?”

  李克宁眼看现场气氛,知道再让大家弃城而逃已经不现实了,现在是要把话语权夺回来。

  “三郎所说,也有可能。四郎,你带人去疏通地道,若有进城的,便安排兵士把守。”

  李嗣源点头:“听见了吧,三郎,若有那胆大的敢顺地道进城,一露头就给他一刀。”

  李克宁继续发布命令。

  “大郎你就带着你的横冲都,先去迎敌。”

  李嗣源连忙抱拳。

  “遵命。”

  “张公公,你去召集民夫,多准备檑木滚石,咱们死守太原。”

  流霜殿里,李九娘听说梁军明日就要大至,连忙命黄四娘马上出城,去华州请官家下旨,命令梁王罢兵。黄四娘收好了李九娘的奏折,又叮嘱曲儿、啭儿好生照顾公主,正要出门,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主人,今日奴婢跟随李亚子时,见到李郎将了。”

  李九娘秀眉一挑,直觉让她感到,此刻李晟珽出现在太原城中,不是什么好事。

  “你且说来。”

  黄四娘把她遇到李晟珽,以及后来李克宁也去和李晟珽见面,都告诉了公主,最后说道:

  “那时恰好李三郎也来,奴家看他要去寻李郎将晦气,大胆拦阻了他。”

  李九娘想了一想,觉得还是上奏章更为紧迫,但心里又有些拿不定主意,就让黄四娘先去把张承业召来,再做定夺。

  而李存勖却在宫里找了个没人角落,再次戴上了4D眼镜,进入万元域,辛苦查阅守城办法。

  也许,我还能再想个主意,守住太原?

  那样一来,我就是全能型将领啦。能攻能守,哈哈!

  虽然还没有打赢,但并不妨碍他畅想一下如果取胜,该怎么吹牛。

  李存勖查资料后,得知这种“提前吹牛”的官方名字:

  预见性。

  哈哈,多美的词。

  等他最终找到了一个方法的时候,流霜殿里的讨论也告一段落了。

  张承业得知公主准备请官家下旨制止梁军行动,大不以为然。

  他当然知道现在官家的处境,完全是朝不保夕。

  朱全忠既然大举伐晋,必然是谋定而后动。现在官家就算下旨,也不会对梁军的军事行动产生任何影响。

  相反,只会激化官家与梁王之间的矛盾。

  在车驾来到河东之前,激化与梁王的矛盾,后果很严重。

  但是怎样告诉公主呢?

  “殿下,老奴以为,如今车驾虽在华州,但是距此也是千里迢迢,四娘脚程再快,等圣旨下时,恐怕战事已经结束,所以缓不济急啊,殿下。”

  听到路程太远这个实际问题,李九娘也沉默了。

  “四娘虽然武功卓绝,但梁军号称十万之众,北上以来,浩浩荡荡,四娘若是与之遭遇,如何是好?老奴担心折了这膀臂的话,殿下何处再寻?”

  张承业当然知道公主第一考虑不会是黄四娘的生命安全,但毕竟她是李九娘的左膀右臂,如果真是损失了,李九娘肯定也会很难受。

  李九娘想了想忽然说:“既如此,且把李三郎带来的木偶取来。”

  取木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木偶能退敌?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11223/1111093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