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三国英豪之霸业纵横最新章节 > 第179章 逐梦九霄,扬帆大海!

第179章 逐梦九霄,扬帆大海!


并非他人所不能体会,实则周瑜曾置身于三国那个光华万丈的时代,在生命顶峰之际骤然隐退,这一切使得他对当前景象变幻莫测的变化深感困惑。

  这是一个全新的修炼世界,陌生的修炼环境,昔日的劲敌竟成了并肩作战的道侣。这般颠覆性的转变令他在短时间内难以置信。纵然有系统的法则束缚与强行融入,但他相较于张辽这类纯粹的武道修士而言,无疑思考得更为深远。正如当初诸葛亮、贾诩等人初临此境时的心态一样,他们都背负着一个亟待解开的心灵枷锁。

  自三年前降临这片名为罗斯的修行大陆以来,周云飞与诸葛亮、贾诩等人朝夕相处,彼此间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逐渐升华,超越了系统界限,凝结成了一种深厚的宿命羁绊。

  然而,周瑜尚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建立如此深刻的牵绊,故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前,难免显得有些沮丧与迷茫。直至听到周云飞坚定的话语:“汝之心火未熄,壮志犹存!”周瑜方找回了自我本心。

  看到周瑜眼中的迷雾消散,重焕自信光芒,周云飞欣慰一笑。他知道,真正的周瑜已然回归。

  “公瑾,现今你可愿为我龙城挥洒修为,共卫疆土?”周云飞在见证周瑜恢复信念后,郑重发问。

  周瑜顿时起身,单膝下跪道:“主公,公瑾愿倾尽全力,效忠主公,守护龙城,勇闯修为之路,为疆域抛洒满腔热血!”

  周云飞即刻上前将周瑜扶起,“无须客气,让我们一同为了龙城,为了大汉天下,开创一方属于我辈修士的宏伟天地!”

  再次坐下后,周云飞思虑片刻,转而向周瑜问道:“公瑾,对于浩渺海洋,你又有何独特见解?”

  周瑜略作沉吟,眉头微拧。在三国时期,他身为大都督,统帅东吴全军,东吴以长江为界,拥有的水军规模即便是放眼全球也是首屈一指。他对水军并不陌生,但周云飞所提及的却远非寻常水军,而是那广袤无垠的大洋!

  古人们对海洋抱持敬畏之情,这与其时的航海技术和对土地的深厚眷恋息息相关。华夏子孙天生偏爱陆地,那份对大地的深深依恋早已刻入骨髓。

  数千载璀璨文明,只因一时疏忽,被来自海洋的强大敌人侵扰得支离破碎,尝遍耻辱,历尽痛苦……而这一切情感交织,唯有那些亲身经历过那段华夏最黑暗岁月的人,才能深刻领悟其间的辛酸与苦涩。

  此种刻骨铭心之恨,每逢念及皆令人心头苦涩难当。

  穿梭时空,降临于另一片修炼天地之后,周云飞望向龙城所属的修士们,他们皆是纯粹血脉的中土神州之民。

  他发誓,在未来的任何一个纪元里,都不愿看到这些日夜辛劳耕耘于灵田之上的同胞,再度因海域掌控权的丧失而遭受苦难。

  永恒无尽!绝不再现!

  身为未来世界的来者,周云飞不愿让他们重温那曾经烙印心头的深切仇恨。

  因此,即便是龙城初立之际,他便力排众议,着手构建了一支规模惊人的仙舰编队。

  并且,他在历代不断推进仙舰技术的革新升级,那些被淘汰的旧式战舰甚至直接被拆解炼化。这一举措的巨大开销一度延缓了陆地防御力量的扩充。

  对此,陆军总参谋庞统多次向周云飞进谏,希望能放缓海军建设的步伐,将陆军发展置于首要位置。

  然而,周云飞并未采纳,坚定地保持着海军建设的速度。

  他深知,“千年陆军,百年海军”的说法,正是对打造一支强大海军所需漫长岁月的真实写照。

  倘若不及早建立健全的海洋通道,那么那承载着他的碧波宏愿——浩渺海军之梦,恐怕在他有生之年内都将遥不可及。

  幸有系统的存在,使得海军建设迅速跃过了摸索与创新的初级阶段,一举达到了初步的海外远航水准。

  如今看来,龙城舰队的凿空造舰技艺已然能达到唐朝时期神通工匠的精湛水平,实乃世间罕有的奇迹!

  然而,周云飞并未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要铸造出更为威猛无敌的仙舰集群!要打造出一支足以荡涤天下海洋、屹立大洋之上永不止息的秩序之师!

  为此,对于担任龙城海军总指挥官的人选,他始终未曾敲定。

  即便是先前呼声极高、深受众人拥戴的秦明,周云飞也没有让他脱离最为契合自身才能的舰队司令之职。

  直至命运之轮转动至周瑜面前时,周云飞心中便明了,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合适人选终于出现。

  然而,要使周瑜成为一位合格的海军统帅,周云飞还需付出诸多努力。

  首当其冲的是转变周瑜的认知观念。

  古人的思维方式与他相比,终究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于信息获取方式的鸿沟。

  后世因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林林总总的讯息皆可尽览,身为现代人的周云飞自然深受此开放式信息浪潮的洗礼。因此,在他看来,古人的思维有时过于拘泥保守,缺乏前瞻性与创新性。

  但这并非表示古人不够聪颖,只不过周云飞立足的高度是累积了几千载时光的积淀,视野自然要比他们更加深远。

  周云飞询问周瑜对于海洋有何见解,周瑜略作沉吟,一时未能给出答案。

  然而,对于水军的重要地位,周瑜却有着深刻的认识。

  “主公,公瑾以为水军需经严酷操练,形成兄弟般的情谊与团结,唯有如此,方能在瞬息万变的水域战场上克敌制胜,立稳根基。”周瑜思量良久,最终选择以水军的训练与凝聚为核心话题展开讨论……

  周云飞轻轻摇头,“公瑾,此后我们不能再以‘水军’称呼他们,而是应称为‘海卫’,组建浩渺舰队,而非仅限于江河湖泽之师!”

  周云飞的话语让周瑜一时愣住,随即立刻领悟到其深远之意。他的思维仍旧局限于内陆水域,而周云飞却已将目光投向无垠大洋,这便是二人视野的鸿沟。

  周瑜充满敬意地注视着周云飞,深感诸葛亮评价其主公虽年纪尚轻,但志向非凡确非虚言。“海卫,乃是我龙城、大汉屹立世间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依赖陆师,就如同独脚之人难以行稳,更莫提奔腾驰骋。”周云飞将自己的蔚蓝宏愿倾诉给周瑜,言语间激情澎湃,激荡起周瑜内心的火焰。

  “因此,我期望你能肩负起领导海卫的重任!”周云飞终于吐露心声。

  周瑜苦笑一声,谦逊回应:“主公,公瑾一生所学恐难以担当此任。”

  即便拥有绝对的信心,但他深知自身与龙城海卫之间的知识与观念差异巨大,犹如相隔数个纪元。因此,对于实现周云飞所述的蔚蓝愿景,周瑜自觉力有未逮,不禁流露出无奈之情。

  “那就前往海卫学院学习求索,无人能尽善尽美,只有怀揣锐意进取之心,方能克服任何挑战!”周云飞语气坚决地对周瑜说道。

  周瑜凝视着周云飞坚毅的目光,缓缓起身,以同样坚定的口吻回答:“末将遵令!”

  自此,龙城海卫学院迎来了一位崭新学子,而这名学子,便是日后大汉皇朝威震四海的海军统帅,人称“海之不落星辰”。

  得到周云飞的旨意后,周瑜并未观看接下来的三日军演,而是毅然离去了这个地方。

  翌日清晨,周云飞望着周瑜跨上战马绝尘而去,口中低语:“去吧,为了大汉,去追寻你的蔚蓝梦想吧!”

  一旁默然不语的布兰娜依旧保持着沉默,而旁边的高顺则随同周云飞的目光,望向遥远天际。

  尽管高顺无法理解为何周云飞这位主公对海洋如此看重,但他作为陪伴周云飞最长久的将领,在某些时刻也能察觉到主公眼中饱含深重哀伤的神情。每当提及海洋与海卫时,周云飞眼中便会流露出这样的目光。

  这样的目光令高顺心惊,他想不明白究竟经历了何种沧桑才能塑造出如此悲凉的情感。这并非单一的个人情感,更像是蕴含着世间万般苦楚的巨大哀痛。

  然而,即使是这份苦涩,也让高顺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情感。

  周云飞并未告知三国时代的人们,在他们的时空过去千年之后,伟大的华夏土地将会遭遇何等灾难与苦楚。但他始终铭记,在这个时空、这个世界上的华夏儿女,不能因未来的蓝色梦想的缺失而承受那些本可避免的苦难……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25990/1111094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