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268章 图谋仙途

第268章 图谋仙途


广袤的议事厅内,端坐高位的王嘉胤保持着沉吟的姿态,其身边的亲信们也都若有所思,耳边唯有远处庄外难民微不可闻的呼喊声萦绕不去……

  “这些忘恩负义之辈,岂非忘记了是谁填饱了他们的肠胃,竟敢在此指指点点。”

  似乎是忍受不住厅内越发凝重的气氛,一位身形雄壮的壮汉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满脸愤慨地大声斥责。

  此人名为王自用,乃是王嘉胤的同乡挚友,自幼一起成长,情谊深厚,曾共同在九幽边疆服兵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股军人特有的英气。

  此刻怒火中烧,他的气势震慑全场,使得大厅内的其他几位壮汉皆不由得屏息凝神,不敢轻易开口。

  “不必忧虑。”

  王嘉胤嘴角勾勒出一丝淡然的笑容,眼中原本平静的湖面深处骤然闪烁出一道凌厉的精光。当年的王二出身澄城县,那里被称为陕西的“穷山恶水”,因此他身边聚集了大量的难民百姓。然而王二毕竟只是个面朝黄土的农夫,不通用人之术,只会仗着人数优势肆意妄为。

  反观王嘉胤,虽出身草根,却曾在边防军队任职,增长了不少见识,显然并非王二那样的农夫所能比拟。目前正值招揽弟子修炼的重要时刻,不宜立刻“清算”旧账。等到他的势力再进一步壮大,倘若王二仍敢在他面前倚老卖老,仗着率先起义便肆意指挥,他并不介意以雷霆手段除去这个隐患。

  这一念头掠过心间,王嘉胤眼中闪过一抹冷冽之光,在这动荡的时代,生死之事实在寻常不过。

  “自从那位年轻的天尊登基以来,便大力整顿军队,并收回了不少军事权力,那些昔日嚣张跋扈的皇族亲王也收敛了许多。据说朝廷还打算在北直隶大力种植灵薯、元阳果等异界作物,传闻能救活无数生命……”

  微微点头,一直自诩为“谋士”的王自用兀自说着:“如果如此持续下去,或许那个看似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真有可能绝处逢生。”

  “幸而陕西连年遭受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加之各地官吏横征暴敛,不知节制,这才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话音刚落,王自用的脸上浮现出了几丝疯狂神色,呼吸急促起来,眼神更是炽烈异常。他们这些能够在众多难民中崭露头角的人物,显然都不是目光短浅之人,他们早已洞悉了看似强盛的大明王朝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亟待变革。而眼前的陕西遍地灾民,正是他们踏上修行之路、颠覆旧秩序的大好时机。

  遗憾的是,自从小皇主登基以来,那曾在辽东称霸一时的建州女真部族以及多年横行西南大地的“奢安妖匪”皆已先后败于官军之手,否则大明江山早已陷入一片纷乱之中。“此言非虚。”

  仿佛预见到了未来的壮阔图景,端坐首位的王嘉胤脸上掠过一丝狂热之色。这陕西之地历来被视为“贫瘠”,虽境内流离失所的民众众多,却正是取之不尽的兵源所在。

  古人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明帝国历经二百余载,已步入了王朝的“衰世”。只需一个时机,便可使之瞬间崩塌。

  王嘉胤深知,在大明朝廷内像他这般胸怀大志、怀揣“大道之心”的人并非少数。仅过去数年间,陕西各地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诸多自称“正道义军”的力量。

  回溯几年前,白莲教首徐鸿儒于山东兖州率流民百姓及其信徒举起义旗,公然自封为“中兴福烈帝”,尽管那次令朝廷上下恐慌不已的叛乱很快被平息,但它极大地撼动了朝廷根基,也为王嘉胤等有志者带来了希望。

  经过近几年的潜伏,王嘉胤察觉到陕西民间的“愤懑”情绪已达空前高度,于是借“醉酒”之际毅然举起了反旗。

  “王大哥,倘若朝廷委派了新的陕西巡抚,咱们是不是该暂时收敛些时日,让各地的兄弟们先行撤离?”正当王嘉胤豪情万丈,做着“一统天下”的美梦之时,一道满含疑虑的声音将他从遐想中唤醒。

  循声望去,一名壮汉满脸忧虑地凝视着上方的王嘉胤,双拳紧张地紧握着。作为王嘉胤的心腹亲信,他自然知道这两月以来,王嘉胤除了征召兵马之外,并未闲着。

  王嘉胤不断地派出“传道者”前往各地联络起事的义军领袖,希冀将这些力量悉数纳入麾下。此举虽能迅速壮大自身实力,但同样容易引来朝廷的关注和打压。

  他虽未曾读过诗书,但也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们这些人曾经包围过延安府,更与真正的朝廷军队交锋过,因而遭到了洪承畴的深深嫉恨。

  若继续扩大队伍,一旦朝廷大军杀到,他们必将瞬间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仅凭那些食不果腹的流民百姓组成的军队,即便数量庞大,也难以抵挡朝廷正规军的攻势。

  更何况朝廷既然提拔原本负责督运粮草的洪承畴担任陕西巡抚,必定是有备而来,绝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清剿”。十分可能,还会源源不断有粮草运往陕西……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27594/1111085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