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 > 第210章 唐朝命数

第210章 唐朝命数


七月二十四日,病重中的房玄龄在高阳公主与辨机丑闻的刺激下,羞愧难当,导致病情加重,撒手人寰,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尉,谥号文昭。

  房玄龄在病重期间,李世民专门命人接他到玉华宫避暑,恩许他坐着轿子进入玉华宫。当君臣两人相逢时,都相对流泪、唏嘘不已。房玄龄在玉华宫避暑、养病期间,李世民对其关心备至,当他听说房玄龄病情有所好转,就喜形于色;当他听到房玄龄病情加剧时,则忧虑憔悴。

  房玄龄曾对他的儿子们说:

  “我蒙受圣上隆恩,如今天下太平,只有东征高丽一事未成,群臣之中没有谁敢劝谏圣上的,我明知不可为而不敢劝谏,真是死有余辜。”

  于是上表劝谏: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圣上的功名威德已经足矣,再开疆拓土也当适可而止。况且圣上每次判决一个死刑犯人,一定要三次复议五次上奏,这正是重视人的生命缘故。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卒,把他们送上辽东战场,使他们年纪轻轻、白白送命,难道不值得怜悯吗?

  如果高丽一向违背藩属国的礼节,诛之可也;假若侵扰我国百姓,灭之可也;如果他成为中国的祸患,除之可也。如今没有这三条而无故烦劳大唐百姓,无非是对内称替隋朝雪耻,对外称替新罗报仇,这些难道不是得不偿失吗?

  希望圣上准许高丽改过自新,不再轻易动兵戈,则周围的国家都会被威服的。臣很快就要死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圣上能采纳我这将死之人的忠言吧。”

  李世民看罢房玄龄的奏疏,感动地说:

  “他病重到这个地步,尚能忧国。”

  于是,李世民亲自前往探视,握着手与房玄龄诀别,悲伤得不能自禁,眼睁睁地看着房玄龄合上双眼逝世。

  唐太宗平定祸乱而房玄龄、杜如晦不居功;王珪、魏征善于谏诤,而房玄龄、杜如晦不争其贤名;英国公李积、卫国公李靖善于领兵打仗,而房玄龄、杜如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因而国家太平,将功劳归之于君主。所以说,房玄龄、杜如晦真是是唐朝宗庙社稷之臣!

  “房谋杜断”之杜如晦、房玄龄先后离世,对李世民的打击非常大,他自东征高丽归来就已经染病在身,现在更是身体每况愈下。

  就在一个多月前,宋国公萧瑀也去世了,死因很离奇,竟然是因自己的阿姊萧皇后去世,而导致他伤心过度,也随萧皇后而去,享年七十八岁,谥号贞褊。

  萧皇后是今年三月二十日去世的,享年八十岁,谥号愍。李世民下诏命以皇后的礼仪,将其灵柩护送到江都(今江苏扬州),与隋炀帝合葬。

  萧皇后一生命运多舛、充满传奇色彩。她前半生享尽荣华富贵,后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萧瑀的阿姊、隋炀帝皇后。30年前,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隋炀帝遇弑身亡。萧皇后带领皇室家眷,先后被宇文化及、窦建德轮流霸占,后又流亡到突厥汗国投靠颉利可汗的可敦、隋朝义成公主。直到12年后,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唐军攻灭突厥后,萧皇后才仅带着孙子杨政道二人回归长安,居住在长安兴道里。从此奶孙两人才结束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回到故土长安相依为命,了此残生。

  这几年,连续发生了前太子李承乾被废、齐王李佑谋反被赐死、魏王李泰被贬、高阳公主出轨丑闻后,而李世民深感自己教育子女的失败,痛定思痛,就亲自编撰《帝范》十二篇,把它赐给太子李治,其篇名为《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

  李世民对太子李治敦谆教诲:

  “雉奴(李治小名),修身治国的道理都在这本《帝范》书中,你要好好研习。一旦朕不在了,就再也不能与你说这些话了。你应当以《帝范》中古代明君为师,不但要学会做一位明君,还要做好一个父亲,而不要像我一样教育子女如此失败。”

  李治急忙诚惶诚恐地表态:“谨遵圣命!”

  一日,袁天纲在东宫教授李世民编撰的《帝范》中的君体篇序言:

  “隋朝末年,隋炀帝昏庸残暴,朝纲不整,天下大乱,四海之内分崩离析。

  高祖(李渊)风云际会,效法汉高祖刘邦,在太原起兵平乱,奠定了大唐王朝的基业。

  朕十八岁时,胸怀救国救民的慷慨大志,一心想平定大乱,救济苍生。

  朕非常信任你,把你册立为太子,赋予你继承王位的重任。但你自幼生长在深宫,不懂君臣礼节,不知百姓生活的艰难。

  每想到这些,朕深感忧虑,经常废寝忘食,心绪不宁。

  上起三皇五帝,下至隋朝,出现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君主,他们的功绩将彪炳千秋、载入史册。”

  这时,李治就好奇的问袁天纲:

  “姨父,您是当代诸葛孔明,易学大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周朝存在八百余年,汉朝存在四百余年,秦朝与隋朝都是一个短命王朝,仅仅经历两个皇帝就被灭亡了。请您用周易来测算一下,我唐朝能存在多少年,经历几个皇帝?”

  袁天纲看了看李治,本不想答应,怎奈李治苦苦哀求,他只好从怀里掏出三枚开元铜钱开始起卦,得出“乙丑姤”的卦象。于是,袁天纲平静地说出一句谶语:

  “累累硕果,英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李治听不明白,就央求袁天纲解卦,袁天纲神秘一笑,说道:

  “天机不可泄露!”说完,沉默不语。

  当袁天纲离开东宫,回到袁府,在与高淑行闲聊时,袁天纲就向高淑行聊到这句谶语,高淑行也好奇的问这句谶语是在隐喻什么?

  袁天纲就在纸上画了一个果盘,果盘上盛有21个李子,第5个李子没有蒂。高淑行看罢,不解其意。袁天纲就对她说:

  “果盘上盛有21个李子,一个李子代表一国君,就暗示了唐朝将会出现21位皇帝。第5个是没有蒂的李子,说明第五代皇帝是位女性。”

  “大唐帝国怎么会有一位女皇帝?这位女皇帝难道是她?”  高淑行刚要脱口而出,袁天纲马上示意她闭嘴,她下意识地闭口不言。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61126/1111091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