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 > 第198章 终章

第198章 终章


当娘子军们背着装满泥娃娃、风车、拨浪鼓的竹筐回宫时,不知情的吃瓜群众,还以为宫里哪个主子打算开商铺呢。

  长公主回到后宫,喜滋滋安排小内侍们给各位贵人送礼物,就连她的母妃也收到了一套精致梳妆盒、几件不算贵重,但好看的头面首饰。

  到了此时,太妃才知道长公主竟背着自己出宫厮混,顿时脸色铁青,训了长公主一顿,而后又满怀怒气地去找常小小算账。

  她虽不敢找太后和皇帝的麻烦,但仗着辈份对付一个皇后,还是可以的。

  可到了帝后的寝宫,顾总管却在殿门口拦住她,太妃非常生气,“好你个奴才,竟敢拦着本宫?”

  “太妃娘娘,老奴哪敢啊,”顾总管压低声音,“陛下刚收到江南传来的急报,心情很不好,现在进去岂不是自讨没趣。”

  太妃到底不是陛下的母亲,闻言有些犹豫,正进退两难间,便听到仪凤帝怒吼,“全都该杀!”

  “算了,”太妃抽出手绢擦了擦嘴角,“本宫待会儿再来。”

  而此时,大殿内仪凤帝已经收到了虎哥和柳帮主派人送来的密报,原来盐政官员和盐商勾结,侵吞至少上千万两白银,关键作案时间跨度非常长,他们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而这一切的问题都出在盐引上,他们预提的盐引和户部记录在册的数量差额巨大。

  再上加盐商要给官员上贡,且自己生活豪奢无度,朝廷虽有规定降低盐价,让利于民,但他们还是顶风作案,将价格又翻上一番,以致江南百姓以日常淡食为主,也使得私盐贩子有增无减。

  “杀了他们倒简单,可治标不治本。”常小小也是才知道那些盐商竟是世袭,祖祖辈辈都钻营盐道,怪不得之前那么多官员都查不动呢。

  仪凤帝问道:“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咱们又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盐商之所以有恃无恐,皆是因为盐引制度,不如改盐引为盐票,只要课税,所有人都可凭票购盐售卖。”

  常小小此举便是打破盐商垄断,让食盐的价格彻底由市场经济决定,不消多久盐价便会回落至正常。

  原本高高在上的盐商,此时和私盐贩子回到同一起跑线。

  仪凤帝一想也对,原本的盐引制度养出了一帮蛀虫,盐商和盐政官员个个花天酒地,国库所得盐税一年比一年少,索性便绝了这帮子的后路。

  而且盐商和盐政官员看着虽是铁板一块,但若面对新政,必然面和、心不和,正好找准机会离间之,鼓励互相揭发,以钱买命罢。

  想到贪官和盐商富可敌国的资产,仪凤帝狠狠心动了,当下便写信给柳帮主和虎哥,让他们带着裴家军将所有涉案的官员和盐商控制住。

  同时招来温夫人,让她起草诏书,即日起废除盐引制度,改为发行盐票,任何人都可去盐场凭盐票买盐。

  政令颁布一段时间后,最高兴的便是原本的私盐贩子,他们本来就和盐户交好,现在过了明路,再也不用担心官府缉查私盐。

  而原本的盐政官员揭发了不少盐商的不法之事后,舍了大把资产,才堪堪保住一条命。

  户部尚书看着一车车的银子入库,笑得见牙不见眼,“管理国库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仓库里堆满银子,莫不是在做梦吧,快,谁来扇老夫一巴掌。”

  从来没有这么阔气过的户部尚书,终于发现钱还可以生钱。

  常小小鼓励民间发展手工业,从国库借了银子开了许多瓷窑、织造局等作坊,生产的货品再经由外贸行销至各海外番邦。

  她说话算话,借了银子后不仅会按期归还本金,还额外多付一些利息。

  户部尚书尝到了甜头,现在他每天都不乐意坐班了,下完早朝,便让下属赶着马车去拜访各大商会会长,就连卖肉的马掌柜都见到了传说中的户部尚书。

  “你就是户部尚书?有什么证据?”

  户部尚书整了整衣帽,又拿出官府大印给他看,马掌柜还是有点不相信,“我没钱的,你还是找别人吧。”

  “老夫不是来要钱的,而是给你送钱的。”

  马掌柜实在不理解,“你钱多烧得慌吗?怎么跟个散财童子……啊,不,财神老爷似的。”

  户部尚书笑眯眯道:“差不多吧,我调查过你,知道你是京城一带最大的肉铺掌柜,有没有兴趣考虑扩大规模。”

  “什么意思?”

  户部尚书这个老狐狸拉着他来到一旁,详细地说了一通鸡生蛋、蛋生鸡的理论,引诱马掌柜开养猪场,这样便能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

  马掌柜摸了摸胡须,“好是好,可是我没钱,也没养猪经验啊。”

  “没关系,老夫有钱,至于养猪的话可以雇人养啊,这些你都不用操心,我可以安排。”

  合着马掌柜只要签个字,便能当甩手掌柜,而所付出的只是一部分利润,“那万一亏了呢?”

  户部尚书笑眯眯道:“亏不了,再说亏了的话,那些生猪和猪圈地契都可抵押给我。”

  “干了,赶紧签字!”马掌柜生怕他反悔,这辈子除了娘,他还真没见过对自己这么好的人,等于亏的是朝廷的,赚了的话,两家利润对半分,这种好事到哪里找啊。

  户部尚书就像发现了新赛道,化身成了投资大师,还真别说,经过他审核过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赚的。

  而钱越赚越多,原本的库房已经放不下了,又另启用了一处库房,专放金银。

  国库有钱,同样帝后两人的私库也赚了不少,除了一部分是常小小投资作坊的利润外,主要银子来自于钱员外。

  钱员外把悦来客栈和常记商号的账本交给常小小,说道:“刨去运营的成本外,所有的利润都在这了。”

  “全给我了,你用什么?”常小小很好奇啊,钱员外的做法简直跟圣人差不多,之前十几年的利润,说交给常氏就交了,虽然是因常大善人的缘故,但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她还从来没遇到过呢。

  钱员外搓了搓手,不好意思道:“我其实有一事相求。”

  “啥事啊,但说无妨!”

  钱员外结结巴巴说起了过往,原来其宗族为吃绝户,给他下了黑手,钱员外这辈子都无法娶妻生子,后来被常大善人收留后,一直心悦常氏,可谁曾想常大善人不知他的心思,竟将常氏嫁于林士化。

  如今好不容易常氏恢复了神志,钱员外便打算以后和她好好过日子。

  “我娘愿意吗?”常小小倒不反对多个后爹,自己娘亲虽然有福公公、德公公和周寡妇照顾着,但还是缺个知冷知热的身边人,而钱员外就非常合适。

  常氏从屏风后转出来,低着头小声道:“我自然是愿意的。”

  从来都是爹娘给儿女谋划婚事,还真没有小儿女给长辈说亲的,常氏不由地臊红了脸。

  常小小一向不拘小节,见娘亲发话,便也同意,“娘被蹉跎了半辈子,如今得遇良人,可喜可贺啊,回头我给你们筹办婚礼。”

  钱员外摆摆手,“不用不用,我打算带着你娘看遍大好山河,至于悦来客栈和常记商号便交给你主持。”

  还真是浪漫啊,反正他们有钱又闲,一路携手闯天涯倒不是问题。

  常小小见娘亲主动拉起钱员外的手,便知她心里欢喜,“那行,回头我给你们安排护卫,到了一地记得去衙门给我捎个信就成。”

  后来,钱员外和常氏竟然还搭上了柳帮主的海船,跑到番邦游玩了一圈。

  常小小对此羡慕不已,不无感慨地仪凤帝道:“要不咱们让孩子早点参政监国,以后也好趁早出去逛一逛。”

  “好是好,但咱们的孩子行不行啊?”仪凤帝一直很担心小家伙的智力,别真是一个傻子吧。

  说到这里,两人都目光炯炯地盯着小家伙,后者哼哧哼哧地解着九连环,不多时就解开了,而后顺手一扔,继续玩别的。

  “我觉得有戏!”仪凤帝感觉小家伙不像个傻的,好好培养,或许不用几年,他就可以升为太上皇了。

  两人的算盘打得极好,已经开始畅想美好的养老生活。

  此时,顾总管进来禀报,“为国祈福的林贵妃病情沉重,恳请陛下开恩,让其母子见上一面。”

  常小小许久没过问秦王的情况,遂问道:“那秦王怎么样了?”

  顾总管回道:“据照料的刘管事说过,秦王自贬为庶民圈禁后,一直神神叨叨的,嘴里尽说些“朕是天子”的诨话。”

  看来痛失帝位的秦王还是没想开。

  仪凤帝吩咐道:“母子情深,便让他们见上一面,顺便告知林贵妃,林相在岭南中了瘴气之毒,早已病故。”

  “是,”顾总管随后命人将林贵妃送到林家小宅子里与秦王相见,当林贵妃得知林相病故后,竟悲伤得不能自已。

  在见到把屎糊了一墙的秦王后,更是泪如雨下,好好的一个秦王现在脸没洗、头发未梳,疯疯颠颠地像个叫花子。

  刘管事捂着鼻子道:“你们有事快说吧,这地实在久待不得。”

  林贵妃此时已病得上气不接下气,央求道:“刘公公且在外面稍候,我们母子说两句体己话就好。”

  “他都疯了,你说啥也没用。”说是如此说,刘管事到底还是退到屋外,给两人留足空间。

  屋里的林贵妃看着破败漏风的屋子,唤了一声儿子,可惜秦王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于是她颤抖着从怀里掏出火油和火折子,将屋子点燃,没一会儿就火势大作。

  当仪凤帝得到刘管事的禀报,面色沉静地去找了裴太后。

  裴太后听闻两人命丧火场,默默无言,好半晌方叹气,“罢了,将他们葬在帝陵外围吧,待哀家百年后,另外起陵,我可不想跟他们一家三口葬在一处。”

  仪凤帝点点头,人死债消,也不必拘泥于过去,是时候放下了。

  ……

  十几年后,从小听政长大的小太子终于坐上了皇位,他苦笑道:“父皇倒是会躲清闲,要不爹监国几日,让儿子也出去转转。”

  仪凤帝笑眯眯道:“待我和你娘玩一圈回来再说,放心吧,爹会给你带礼物的。”

  常小小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走过来,小女孩脆生生地喊道:“哥哥等我回来,给你带糖糖哦。”

  小皇帝一把抱起她,“妹妹一定要听爹娘的话哦,若是遇到坏人,回来只管告诉哥哥。”

  “不会的,张将军一拳就能打死好多坏人。”

  常小小摸了摸小皇帝的脸,“儿子放心,此行有娘子军跟着呢。”

  他们虽说是出去游山玩水,也未尝不是视察民情,这么多年下来,百官们都说如今是太平盛世,但究竟是不是,还得亲自看过才是。

  仪凤帝也抱了抱儿子,“爹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政事,若实在为难,尽可使人报信给爹娘,我们永远站在你身边。”

  宫内一家四口享受着天伦之乐,而此时宫外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俱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们见到熟人便会互相行礼致意。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或许这的确是盛世。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67318/1111092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