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最新文章 > 第199章 袁绍占据冀州

第199章 袁绍占据冀州


但很可惜,这些兵士不想背井离乡,跟随曹操前往北方。

  于是在到达豫州沛国龙亢县时,当晚便发生暴乱,纵火焚烧营地。

  曹操险些死于乱军之中,好在他勇武不错,斩杀了十几名军士后,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乐进、李典等人的帮助下才平息了这场暴乱。

  最终原本招募的四千多兵士,经此一夜,仅剩下五百人。

  无奈,曹操只能在继续向北,中途在轾县与建平县,又重新招募一千多士兵。

  如今天下诸侯,皆有一州、一郡为根基,而他曹操却只能四处漂泊。

  思来想去后,曹操决定投奔袁绍,毕竟是自己多年的好友,虽然他在联军大帐内指责过他。

  但他应该会念在多年的交情上,收留自己吧?

  对此曹操心底也没有太多把握,毕竟目前别无去处。

  当他来到冀州邺城,前去求见袁绍,果然受到了冷待。

  不过曹操也别无他法,只能耐心等待。

  自从袁绍自领了冀州牧后,他便将韩馥命为奋威将军,使他监护诸将,但却不给其兵权。

  同时他还大量选举人才,将在韩馥麾下郁郁不得志的田丰封为别驾、审配封为治中、许攸、逢纪、荀谌等人为谋士。

  得知曹操前来投奔,袁绍心中难以决断。

  袁绍本就不是心胸宽广之人,最讨厌别人批评他,或者是与他意见相左。

  当初曹操在众联军之中,指责他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因此让他心生忌恨、

  但曹操领兵作战的能力,外加二人又是多年的好友,一时间令他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处置。

  于是,他便召集麾下谋士,进行商讨。

  袁绍坐于诸位,看向下方的谋臣们,道:“如今曹操来投,我们是留下还是驱赶?”

  “禀主公,曹操此人胸有大志,并非能久居人下,理应斩杀。”田丰听过曹操的名声,因此劝告道。

  “主公,田丰此言差矣。”许攸对于田丰心底有怨。

  明明自己很早加入袁绍麾下,但如今却只是幕僚,而田丰这个新人却是有官职在身,这让他心底很不平衡。

  “子远,你有何见解?”袁绍询问道。

  “主公您与曹操身为多年好友,又参与了讨董,情义深厚。如今对方落难,前来投靠,岂能心怀杀意,这让天下怎么看主公?”许攸大义凛然的说道。

  他对此袁绍的脾性很清楚,此人重虚名,很在意世人对他的看法。

  袁绍点了点头,他的内心也更倾向于许攸的言论。

  “许攸之言,真乃匹夫之见。”审配走上前怒斥道:“身逢乱世,理应除掉一切有威胁之物。既然曹操是主公之好友,那就更应该防患于未然。”

  袁绍皱了皱眉,刚刚自己心底也赞同许攸的言论,岂不是说他也是匹夫吗?

  “审配之言,真乃书生之见。”许攸善于察言观色,见袁绍皱眉,便已知晓对方不满。

  于是再次站出反驳道:“主公少年扬名海内,仁义天下。董贼乱政之际,发扬忠义。莫非你要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之地?”

  “许攸你……”田丰、审配刚想反驳。

  “主公,攸认为收留曹操有以下好处。”许攸不理他们,开口说道:“主公可派曹操进攻河内郡王匡,使我等再无后顾之忧。其次可令曹操据守兖州东郡,以抵御袁术,保护我军后方。”

  袁术。袁绍一听这个名字就有些头痛,前不久来信,不仅要求自己借兵马,还借粮草。

  说真的,他从未见过有如此不要脸之人。

  “主公不可啊!”田丰连忙说道:“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皆与曹操交好……”

  有些不耐烦的袁绍,打断他道:“好了,吾已有决断了。曹操与我为多年好友,又是讨董义士,岂能无礼。”

  袁绍继续道:“依许攸之见,那便收留曹操吧!”

  众人见袁绍已有决断,便不再出声。

  “诸位,如今董贼挟朝廷西迁,我袁家四世三公,屡受皇恩,自当殚精竭虑,以尽全力兴复汉室。”

  如今袁绍已经取得冀州,有了基业,但接下来向何处发展他却有些迷茫。

  于是便询问道:“昔日,管仲相助齐桓公方可成就霸主;勾践听从范蠡之言,卧薪尝胆,以三千越甲吞吴。在下与诸位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诸位有什么妙策?”

  这时,一直未开口的沮授站出来道:“主公扬名海内,坐拥一州之地,当应兴军东讨青州黄巾,收复青州。其次西伐黑山,消灭张燕平定西方。最后挥师北征,平刘虞,诛灭公孙瓒,收复幽州。随即征讨并州,震慑戎狄,降服匈奴。”

  袁绍听着入迷,连连点头。

  沮授继续说道:“坐拥黄河以北的四州之地,收揽天下英才,聚众百万。迎天子,复宗庙。以此号令天下,诛讨未服,天下可定!”

  “好!好!好!”

  袁绍接连三声赞喝,不禁抚掌赞叹。

  “今日沮授所言,真是令我神流气鬯、茅塞顿开啊!哈哈!”

  “恭喜主公!”

  其他人见状,连忙躬身赞叹。

  另一边,在客室等待的曹操。

  见许久未有人来接待自己,于是有些烦躁的走出屋内。

  这时,一旁传来了一道温文尔雅的声音,“你可是曹操,曹孟德否?”

  曹操扭头,看见一位二十多岁,近三十的青年人,一身的儒袍,器宇不凡。

  “你是?”曹操询问道。

  “在下颍川荀彧,荀文若,见过曹公。”荀彧走上前,躬身一拜。

  “哦,我听说过你,在颍川你被南阳名士何颙评价为王佐之才!”曹操有些惊诧,不明白对方为什么对自己这种狼狈不堪之人,如此礼遇。

  “曹公昔日独自追杀董卓之威名,令我早已心生仰慕。”荀彧有些热切的看向曹操。

  当初他被举孝廉,在朝中任守宫令,见董卓乱政,担忧波及自己,便弃官返乡。

  他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不宜久留。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77483/1111092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