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397章 ,好的开始与军屯

第397章 ,好的开始与军屯


蒸汽博览会的另一边,扶苏,胡亥带着赵喻也来看热闹。

    “小叔叔,快来看呀,这船没有桨,没有帆也能动。”赵瑜激动指着河道的蒸汽船惊喜道。

    扶苏看过了有的迟疑,他有点不懂这幕的原理了,这船冒着黑烟看不到船桨船帆却可以运转。

    胡亥看一眼船饶有兴趣道:“这必定是船下面有机关,你看后面的水都被搅动了。”

    赵瑜指的蒸汽船非常小,就是那种两三人的乌蓬小船,不过装上一个蒸汽船桨,有后世经验的徐凡自然不会弄什么庞大的明轮,而是直接上的是后世那种叶片船桨,当然因为动力不强,除了新奇之外,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但胡亥却对这样的蒸汽船非常感兴趣,因为因为他除了是钱庄东家之外,还是飞亥造船厂的东家,要是蒸汽机弄上海船,庞大的风帆就可以省去了,要知道海上的水手大部分都是用来操作风帆的,而要是用这个机器人取代风帆的话,可以节省很多人手,而在海上省人手就相当于可以多带货。

    于是他找到蒸汽船的大匠问道:“这机器是如何推着小船前进的?”

    大匠让他看了水下的桨叶,胡亥这才恍然大悟。

    胡亥继续问道:“要是把这机器装上三千料的海船上,还能不能推着海船走?”

    大匠道:“现在这蒸汽机勉强能推动两三百石的小船,三千料的海船短时间内很难办到,这不单单要放大蒸汽机,还要全方面的提升蒸汽机的强度和马力。最重要的是蒸汽机是要烧煤炭的,海船却是要贸易的,煤炭装多了,货物只怕很难装的太多。”

    胡亥听完满脸失望。

    这个大匠身边的学徒看不下去了,再这样被他的师傅说下去,他们还怎么获得投资,只怕项目组都有可能被砍掉。

    “客官不用灰心,事在人为,天子就说过,从0~1的突破是最艰难的,但从1~10却非常简单,就像最开始弄蒸汽机,天子齐聚了墨家大匠,才弄出了最原始的蒸汽机。

    但接下来不到两年时间,蒸汽机就衍生出来现在看到的版本。现在的蒸汽机能推动两三百石的小船,我等只要继续钻研,完善蒸汽机,加强它的马力,不要说推动三千料的海船,就算是3万料也是可以的。

    蒸汽不需要捕风,可以走直线,可以日夜不停的运转,蒸汽海船必定会取代现在所有的海船,这必定是未来的趋势。

    天子为了推广蒸汽机,专门下达了命令,蒸汽机的专利为30年时间,你要是现在投钱研究蒸汽船,必定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个是天子都看好的项目,这天下还有比天子更会赚钱的人吗?天子都看好,这生意就亏不了。”

    胡亥听完认可的点点头,越是经商就越能感受到徐凡这個大汉天子在经商上的天赋。

    在胡亥看来,大汉和大秦没有什么两样,汉帝和他父皇也是一样的人,一样穷兵黩武,一样对土地贪婪,他父亲为了一些贫瘠的土地,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汉帝对土地的贪婪甚至超过了他的父皇,连大漠这种植长草的贫瘠之地他都不放过,花费了三百万金吞并了大漠。

    但汉帝和他父王最大的区别就是弄钱的本事。汉帝太会弄钱了,不论是制糖业还是纺织业,渔业,捕鲸业,乃至现在的海贸,都给大汉带来了天朗的财富。

    而且汉帝对钱财的理解远超旁人,能总结出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这样的至理名言,甚至还说出了信用即货币这样的话。

    胡亥第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简直如同听到黄钟大吕,在他脑海中不断震荡。

    难怪汉帝会如此重视信誉,即便是他的敌人,汉帝也不从不轻易毁诺,对于功臣汉帝说分封就分封,说让他们建诸侯国,就让他们建诸侯国。

    当时胡亥还觉得汉帝太过于迂腐,甚至不明白父王的大秦怎么会被这样一个迂腐的人击败。

    但现在看来汉帝这是早有预谋,就是因为有这一系列的举动,天下人才会信任汉帝,认为他说的话一言九鼎不会欺骗人。

    所以天下人才会接受纸币,即便是胡亥这样的敌人,他把纸币存在身上,也不会担忧这些纸币兑换不出货物。

    胡亥预计整个大汉留存的纸币超过了百万金,这些钱全是汉帝凭借着自己的信用,从百姓手里借贷出来的。

    汉帝靠着自己强大的信誉,能做到民不加赋,而远征大漠。要是没有这些财富,大汉今天的局面未必会比大秦强多少。

    比起帝王身份,胡亥更认为汉帝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商人。连他都看好的项目,那必然是赚钱的好事情。

    胡亥道:“你们这个蒸汽船项目,某投五百万钱。”

    话分两头,吴盛和邓宗这些大汉的将军也来见识见识,天子弄个蒸汽博览会。

    对于蒸汽船,蒸汽,纺织机,蒸汽石磨吴盛的人只是看了一个热闹。

    但对于蒸汽火车的出现,吴盛等人甚至比着四周的小孩都要激动。

    “陛下,这蒸汽火车和轨道完全是天作之合呀,要是轨道上都跑上这样的蒸汽火车,再也不需要马匹来拉车,日行千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木轨不便宜,维护的费用更是极其高啊,这不单单是因为木材不耐消耗,要不断更换新的木轨,也是因为轨道马车对马匹的需求更大,轨道每50里就有一个专门的驿站,每个驿站都要寄存几十匹战马用于更换,而中原养殖马匹的费用可不低。

    要是能用蒸汽火车能替代马匹,光这节省的费用就不低。

    徐凡点头道:“蒸汽火车的确是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这不单单是它的军事作用,还有其更强大的经济作用,蒸汽机会渗透在各行各业,全面取代现在的水车,风车畜力机器,我说下一个时代是蒸汽时代,这是认真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开启了,最多三五年时间,你们就能感受到他澎湃的力量。”

    吴盛问定:“陛下,现在军中能不能用上蒸汽火车?”

    徐凡摇头道:“现在火车的马力还是太小了,你们也看到了,只搭载8个小孩就让蒸汽火车,有点不堪重负了,蒸汽火车还需要加强它的马力,也需要提升它的品质。

    这一切都需要钱财的投入,需要大量的工匠日以继夜地改进,需要大量的作坊不断实践使用。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和人才才能做到的事情。”

    吴盛恍然大悟道:“难怪天子宁今年开办了一个蒸汽技术学院,这是在提前培养人才。”

    邓宗道:“两三年时间而已,我等就静看天子的新蒸汽火车。”

    蒸汽博览会一连开了三天,整个关中有十几万百姓观摩了蒸汽机,他们看到了能载人的蒸汽火车,也看到了动不动就抛锚的蒸汽纺纱车,还见识到了无桨自动的蒸汽船。

    天下有十几万人,对蒸汽机有所了解,知道这玩意儿是烧煤用蒸汽推动。

    当然蒸汽机的价格也让他们连连咋舌,动起来都不如能划得快的蒸汽船,价格竟然是普通船的十倍倍,真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傻子才会购买这样的船。

    关中的百姓看了个热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蒸汽机都成为了关中的热点。

    而徐凡泽召集了所有蒸汽机厂的大匠开会,让他们上报这几天的成果。

    蒸汽抽水机的组大匠孙杰激动道:“我们的抽水机整整卖出了150台,价值1,500万,同时还有13个商贾共同投了,3,800万要我们改进更大马力的抽水机。”

    这两笔钱加起来5,300万钱,足够他们机组的三年的研发经费了,也不怪孙杰如此激动。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蒸汽机终于向外卖了,只要他们继续降低成本蒸汽机就可以盈利,他们的科研组就能走向正循环。

    “这些矿老板就是有钱。”孙杰他们的待遇让所有人都羡慕。

    而后蒸汽纺纱车租的李雷道:“我们卖出了82架纺纱车,价值820万钱,有15个商贾共同投了4,400万的研发经费,要我们弄出效率比水力纺纱车还要更高的蒸汽纺纱车。”

    “纺织作坊主的钱更多,不输给那些矿老板。”

    后面蒸汽火车科研组,蒸汽轮船科研组,蒸汽研磨科研组就没有这么多的大款了,虽然有些商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几万钱到十几万钱左右,但这些机械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一架都没有卖出去。

    所有的科研组接受的投资高达一亿四千万钱,这个数字已经远超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本来他们预计能弄到两三千万钱,却没想到超出了好几倍。

    徐凡笑道:“本来以为这蒸汽机卖不出去多少,却没想到市场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蒸汽抽水机,蒸汽纺纱车就有人肯接受,这就是好的开始了。”

    现在的结果已经有点超出徐凡的意料之外了,有两个科研组已经可以市场化了。只要再进一步提升蒸汽机的安全性和效率,必然会有更多的作坊接受蒸汽机,只要能步入正循环,那么蒸汽时代的大门就难以阻挡的打开了,即浩浩荡荡大势将不可阻挡。

    徐凡对杨雄道:“现在我们的研发经费如此充足,而卖出去的蒸汽机也需要人手去维护,同时上传维护的经验方便下一步的改进,这需要的人手就更多,蒸汽技术学院再招一批学徒,按照两倍的人数来配比。以老带新。”

    随着蒸汽机不断的普及,蒸汽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现在就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准备,当蒸汽的大势不可阻挡,人才就不会成为蒸汽行业的缺陷。这方面我们当有远见,要舍得花费钱财来培养人才,今天多舍得花一钱用来培养人才,未来就会多一架蒸汽机,”

    杨雄激动道:“诺”

    花了天子如此多的钱,现在终于有点开花结果的样子了。

    大汉历九年,十二月二日。

    大汉太尉府的一个征兵令让整个关中河北轰动了。

    现在大汉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和常备军结合的制度,四个将军府加上长安的禁军总兵力是8万。

    在没有发动大的战争情况下,大汉每年只需要招收2~3万士兵。就能完成汉军的更替交换。

    所以大汉每个郡只能招个几百人,而分到下面的县,可能就是几人乃至十几人。

    但今年关中河北征兵的人数暴涨了10倍,这让大汉的民间激动起来,纷纷猜测,歇了一年多的朝廷,有新的讨伐对象,所以才会征召如此多的士兵。

    这种猜想,让整个大汉的民间都沸腾起来,去年的漠北大战,天子分封了上百诸侯,一跃成为大汉贵族的更是有上千家,一战而改变命运的家族可谓是比比皆是。

    即便是在后方押运粮草,看护粮道的普通士兵,也普遍得到了3000到上万钱的赏赐。哪怕不在前线拼杀,对于普通的士兵而言,战争也能让他们获得一笔不小的财富。

    对普通的百姓而言,大汉发动的战争不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反而会给他们带来财富,甚至实现家族的跃迁,彻底改变家族的命运。

    所以大汉百姓的武德更加充沛,他们愿意秋收结束之后,在亭长的集结下,锻炼武艺,练习军阵,战国时期那种庞大的动员能力并没有随着暴秦的灭亡而消失,反而被徐凡得以加强。

    所以这是征兵的命令,让整个大汉民间异常幸福,普通的士兵都在幻想自己能诛灭强敌,成为大汉的贵族,有一块封地,迎娶自己的暗恋女生,走上人生的巅峰。

    十几万怀揣着这种理想的大汉青年走入了军营当中,他们在本郡的新兵营当中,接受训练,背诵汉军的军纪条例,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武艺。

    但在大汉的工商界却感到此事有蹊跷,且不说大汉的四境已无敌手,即便是真的要发动一场大战,那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去年的漠北大战,光前期的粮草,武器装备等各项战争物资,就准备了整整半年的时间,要算上前期的准备,那更是有两三年时间,朝廷甚至为了漠北大战的粮草运输,花费巨资修建了一条军用轨道。

    但这一次朝廷的敖仓,蓝田仓都没有动,各地的武库也没有囤积铠甲武器,怎么看朝廷也不像要发动一场大战的样子。

    只有大汉的高层才明白,这一次大规模的征召士兵根本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充实河西。

    大汉历十年,二月二日。

    一支穿着棉衣的汉军,向着河西之地行军,他们的目的地,是大汉新的领地金城郡。

    金城郡,金城,汉军营地。

    领兵县尉激动道:“我们终于到目的地,快整理军容,给你们未来的军官留下一个好印象。”

    听到这话,后方的士兵马上排列整齐,快速的整理自己容貌表情。

    而就在此时,军营当中出现了一队汉军。

    县尉道:“报数。”

    “1,2,3,4!”

    县尉激动道:“内史郡兵应到1025人,实到1025人,请司马指示。”

    李炜道:“屯长赵忠,领士兵入营。”

    “诺!”

    “所有人,成两路纵队排列,齐步走。”

    正式交接完成之后,李炜笑着对高陵县尉道:“这位袍泽,要不要在金城休养几日再回关中。”

    县尉点头道:“那就多有打扰了。”

    想了想县尉小声问道:“要是不涉及军中机密,兄长能不能告知,这次朝廷征召如此多的士兵到河西之地来,是想打谁?难道是河西的羌人。”

    这个县尉,一路带着新兵来到河西,他发现这块好像就是高原的羌人能算是敌人,但羌人已经臣服在大汉的治下,而且高原比大漠还要荒凉,进攻高原怎么看都得不偿失。

    李炜笑道:“真要打仗,朝廷就不会派这些新兵过来,季国公不是把他的封国卖给朝廷,现在金城郡成了朝廷的直辖领地,但两地人口稀少,朝廷不得不囤兵驻扎边疆,这批新兵主要做屯田兵用,要在金城修路开荒,为朝廷守住这块新的领地。”

    “啊!”县尉想破了脑袋都没想到,朝廷这次征调这么多士兵,居然是为了屯田戍边。

    也不怪他想不到,大汉一直以诸侯守边疆,先秦时期,屯田戍边的行为一次都没出现过,自然就不会有人往这方面想。

    “只怕这一次会有很多士兵和他们的家族感到失望!”县尉感叹道。

    这批新兵当中有不少是他征召,也有不少是他训练,这些士兵和他们的家族,一个个都对他们寄予厚望,想让他们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家族获取荣耀。

    但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次他们到边疆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要屯田。

    李炜道:“这些士兵应该感到庆幸,要是没有朝廷屯田的话,他们根本不可能成为大汉军人,是这次屯田才给了他们机会,虽然不能上战场,但他们一样会考上军校,一样可以去长安城戍守,在长安城学会新的技能,汉军该有的待遇他们一样不缺,照样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

    (本章完)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82815/1111072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