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医


“你们这门课的老师讲课水平似乎有些欠缺,难怪这么多同学都打瞌睡。”梁婷在翻阅书籍的间隙,抽空听了一会,然后非常小声地对这位副教授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林潇听后,深有同感地打了个哈欠,“你说的没错。对了,给你们讲课的老师怎么样啊?我总觉得学医也是件相当枯燥的事情,上课对你们来说,应该也是一种折磨吧?”

  梁婷是西京大学医学院的学生。

  这所医学院原本是一所独立的院校,紧邻西京大学。

  然而,后来却并入了西京大学,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梁婷所学的是西医临床应用专业,比林潇要高一届,因此她对医学课程有着更深的体会。

  “谁说的,我们学院请的一位客座教授就特别了不起。”梁婷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仰,“这位教授行医已经几十年了,不仅医术高超,临床经验也相当丰富。更难得的是,他讲课也讲得极好,经常给我们分享一些特殊的病例。而且,你知道吗?每一个病例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每周都会来一次给我们讲课,每次他上课,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里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

  林潇好奇地问:“你学的不是西医吗?怎么会去听中医的课呢?”

  梁婷笑着解释道:“因为那位教授真的太厉害了,他的课讲得太好了,让人忍不住想去听。”

  “哦?他是谁啊?”林潇的兴趣被彻底激发了起来。

  “他叫黄善云,我们都尊敬地称他为黄教授。虽然今年已经七十高龄了,但他的身体依然硬朗如初。”梁婷的语气中充满了敬意,“要不是他的头发和胡子都已经雪白,你根本看不出他已经七十岁了。他的精神状态和医术都是那么令人钦佩。”

  “黄善云?是不是西京那个有名的老中医?就是在西大街开诊所的那个?”林潇突然想起了这个名字,询问道。

  “对,就是他。”梁婷肯定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黄善云的崇拜与尊敬,“不过,黄教授如今已经很少亲自为患者诊治了,诊所里的大多数病例都是由他的徒弟们处理。黄教授不仅在西京享有盛名,更是国内中医界的权威之一,他的医术和名望都是顶尖的!听说我们医学院的院长也曾师从黄教授呢。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渊源,我们学院才能邀请到黄教授前来授课。尽管如此,我们院长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实话,每次听完黄教授的课,我都感觉自己的眼界大大开阔了!”

  梁梁婷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黄善云的深深崇拜与尊敬,然而,这种情感并未在林潇心中激起同样的共鸣。她的思绪早已飘向了别处,心中正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林潇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指环,里面的那些灵芝,还没有经过确切的鉴定,也没来得及问紫云上仙,她想找个人鉴定一下,这些灵芝,到底在哪些方面能够发挥效力。

  林潇深知,这些灵芝对她的修炼有着莫大的帮助,但她总觉得生吃这些灵芝似乎有些浪费。她想要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利用这些珍贵的灵芝,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这位名医虽然医术高超、名扬四海,但他与林潇并无交情,更不可能抽出时间来为她鉴定灵芝。不过,林潇了解到黄善云经营着一家名为“瑞草斋”的中药房。她想,既然黄善云的医术如此精湛,那么他的药房中的药剂师水平应该也不低。或许,他们可以帮她鉴定这些灵芝。

  想到这里,林潇下定了决心。她决定放弃下午的课程,直接前往瑞草斋。她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位专业的药剂师,为她鉴定乾坤戒中的灵芝。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下课铃声的响起,林潇整理了一下书本,准备离开教室。她转向一旁的林翀,轻声说道:“我下午有点事,可能来不了上课。如果记考勤的话,你得帮我顶一下。”

  考勤与学分息息相关,虽然并非每节课都严格考勤,但林潇深知,任何一次疏忽都可能影响到她的学业。更何况,下午的课程内容是资本论选读,授课的老太太以严谨着称,对待考勤更是毫不含糊。因此,林潇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好嘞,没问题!”林翀爽快地应道,一边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发出砰砰的响声,以示保证。

  尽管林翀表现出极大的仗义,但林潇心中仍有些许不安。她深知这位朋友的性格,虽然热情豪爽,但办事向来不够稳妥。

  然而,事已至此,她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你下午打算做什么?为什么不上课呢?”梁婷疑惑地凝视着林潇,好奇地问道。

  林潇眼神微闪,简短地回答道:“有点急事需要处理。”

  梁婷撇撇嘴,有些不以为意地说:“小潇,你毕竟还是个学生,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然而,看到林潇似乎并不想多谈此事,梁婷也就不再过多追问。

  两人一同前往食堂用餐后,林潇便向梁婷道别,匆匆离开了学校。她坐车直奔瑞草斋,心中满是期待与焦急。

  瑞草斋位于西大街的一座三层小楼里,这座小楼历经风雨侵蚀,已显露出岁月的痕迹。林潇抬头望去,只见小楼的墙面上斑驳脱落,仿佛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沧桑。

  回想起前些年,西大街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打造了一个复古风格的商业圈。那时,临街的房屋几乎都被拆除重建,或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然而,这家看似不起眼的瑞草斋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没有挪动过半分地方。

  这座小楼的建筑风格与西大街商业圈的复古风情相得益彰,这也是它能够在这片繁华地带屹立不倒的一个原因。但更为关键的是,小楼的主人——老中医黄善云,在西京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广泛的人脉。无数政商界的显贵巨贾,都曾在生死关头得到过他的救治。

  因此,当这位老中医表示不愿离开他居住并工作了数十年的小楼时,无人敢去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大家选择了默契地保持沉默,让这个小小的要求得以满足。

  黄善云的医术精湛无比,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很少亲自为患者诊治。除非是与他有深厚交情的人,并且恰逢他心情愉悦,才有可能得到他的亲自诊断。其余时间,他则让弟子们代为出诊,自己则退居幕后。

  曾有一位腰缠万贯的煤老板,不远千里来到西京,提了一麻袋美金,恳求黄善云为他诊治。

  然而,那天黄老心情欠佳,他眉头一皱,连看都未看那袋钱,便随手将其扔了出去。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已,煤老板也只得悻悻离去。

  自此以后,黄善云那古怪的脾气便在坊间传为佳话。人们都知道,这位老中医不仅医术高超,更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态度。

  对于黄善云来说,金钱并非他所追求之物。他开设中药房,并非为了谋生,而仅仅是出于一种便利的考虑。

  在这个时代,优质的药材愈发难寻,而他的药方往往又需要一些偏门药材。为了不让病人四处奔波寻找药材,他便自己开设了这家药房。如此一来,既方便了病人,也方便了他自己。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4030512/1111110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