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 第98章 南洋舰队

第98章 南洋舰队


有时工作一天,半夜下起暴雨,那些乡镇干部甚至会爬起来到河堤去巡视。他们所辖不过七八个村,干的活却比县衙还多!

  断案也是由这些干部来做,很多时候“法庭”就设在田间地头,上官审完案,就让百姓们继续劳作,生怕耽误他们的活计。

  在童生们看来,这简直是古往今来第一奇观!他们对这些年轻上官佩服得五体投地,真不愧是皇帝带来的官员,这要放在旧大明,最少也是郡守之才。

  于是他们做事也慢慢踏实下来,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着干部们。

  待到农忙结束,他们又带领百姓修桥铺路,兴建水利设施。

  那两个大兵还让子孙多的人家,每户出一个年轻壮丁,组建民兵队,平时守护乡里,战时保家卫国。

  老百姓们得了实惠,都积极响应,生怕朱皇帝顶不住北京城的崇祯,这种好日子就没了!

  其实朱逢春让百姓们豢养家禽和兴修水利并不是拍脑门决定的,那是因为根据资料记载,从崇祯年间一直到乾隆时期,国内各省都有严重的蝗虫、干旱和洪涝灾害,其中又以山东为最!

  不论是哪种天灾人祸,山东遭受的次数都是最多的,就好像老天看不惯这里一样,各种灾难轮番来过。

  他只有通过提前经营,才能让百姓们的损失减小一些。

  瀛洲那边气象卫星即将升空,他还准备给各村都安装上播音喇叭。

  今后每天都会有新闻和天气播报,必要时他还可以进行全国直播讲话!

  ......

  等到约瑟夫·优素福第二次踏上巴城码头,他惊讶地发现,在远处的军港竟然停着四艘巨大的钢铁战舰!

  其中三艘战舰的外貌几乎一模一样,唯一能区别的恐怕只有船舷上的古印度数字了。

  可惜现在不是军舰开放日,他不能靠近观察,只能带着遗憾入城拜见总督谢维清。

  “向您问安,尊敬的总督阁下!”优素福恭敬地弯腰施礼。

  “我也祝你身体安康,优素福大使。请问你这次来是有什么事情,还有,我上次的提议不知贵国苏丹同意了吗?”

  自从三艘护卫舰和一艘运输舰抵达巴城,明显感觉到来这里的外国人更加恭顺了!

  周边各国也变得异常乖巧,甚至多年的纷争都停歇了,都努力想做一个透明的乖宝宝,生怕引起他的误会。

  这比当时一艘超无畏舰停靠更有效果,因为它们充分说明了瀛洲有着数量众多的钢铁舰队,而不是只有一艘过来撑门面。

  荷兰舰队本来还在围困葡萄牙人在满剌加的法摩沙城堡,也不知道是谁通知了他们这个消息,德·包尔带着舰队一溜烟跑回印度去了。

  “我正是因此而来。实不相瞒,在下是代替苏丹向贵国祈求援兵的。”

  谢维清不解:“贵国在苏门答腊算是最强的国家了吧,怎么还要向我求援?”

  优素福无奈叹气:“老苏丹在位时,确实是最强大的国家,可等到新苏丹伊斯坎达·塔尼上位后,那些贵族便不再安分守己,他们现在甚至控制了王城的守门卫兵!您所提到的巨港和苏门答腊南部区域,也都在他们手中控制着。”

  谢维清恍然:“原来如此,塔尼苏丹是想请我出兵帮助他平叛?”

  优素福点头说:“正如您所言,苏丹为此做出承诺,事成之后他不仅愿意将巨港以南的土地献给您,就连占碑(现占碑省)和哑鲁(现廖内省)都会赠予大明。”

  谢维清心中大为惊讶,这位塔尼苏丹还真是舍得,三块土地加起来,都要占到将近一半岛屿了,他难道就不知请神容易送神难吗?

  “这个条件很有吸引力,不知塔尼苏丹有什么计划吗?”

  优素福将塔尼的托付详细说出,过程其实很简单。

  王城的守备军基本上都是那些权臣的人,因此在进攻前一定要将他和苏丹娜从王城中救出去,然后集结兵力进攻即可。

  王城打烂都没关系,只要能赢,他随时可以建一座新的!

  不仅是王城,在亚鲁、占碑和巨港都有他们的军队,这些都需要谢维清自己解决。

  等权臣的爪牙没了,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回到国内,重新招募忠于苏丹王室的士兵。

  谢维清略一盘算,觉得可行,但具体行动还得看巴城的军事长官。

  邢志国已经从连长火箭般蹿升到上校团长,手下如今有着  1300  人的摩托化步兵团。

  全团共有三辆步兵战车,350  辆边三轮,5  辆吉普车,一辆指挥车。

  虽然这些人当中有八成是新兵,可战斗力已经不可小觑。

  军港内的三艘护卫舰和一艘运输舰组成南洋舰队,由黄文杰率领。

  此时各大舰队船数较少,所以军衔也都很低,他和孙传志虽然都已是舰队司令,但军衔也只晋升到少将。

  等到下午,他和邢志国、谢维清开完碰头会,三人一致决定向亚齐出兵。

  他们将详细计划上报给李云龙,获得批准后又报送给朱逢春和赵刚。

  手续完成,黄文杰和邢志国第二天就带兵出发。

  此次一共出动两艘护卫舰,一艘运输舰。一辆步战车,100  辆边三轮,700  名步兵。海上路程大约为  1100  多海里,行驶时间预计为两天。

  随行的还有施良杰、谭占泰、梁嘉俭。

  这些天他们先后安排亲友从新村、三宝垄和旧港向巴城迁徙了上万百姓。

  这些百姓都是没入教的普通汉民,因为谢维清说过,皇帝不允许任何异教在大明的土地上修建教堂和寺院。

  只有旧港是个例外,因为那里本来就是华人伊教徒的家园。将来南洋的大明伊教信徒都可以到那里生活。

  从吕宋回国后,包括郑芝龙和张献忠在内,朱逢春将一众大明文武统一思想,坚决杜绝洋人在国内肆意流窜。

  如果发现其想夹带书籍出境,轻者挖矿,重则斩首!

  消息发布短短一个月,国内就为之一清。

  期间也不乏出现冒死为洋人做掩护的士绅甚至官员,最后都落得个抄家挖矿的下场。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4195941/1111102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