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新朝廷


最新网址:        大明的六部九卿由来已久,西周时期设六部,分别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隋唐后演变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九卿的发展又不相同,秦汉时期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大理寺卿、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后逐渐缩减,至明代只剩下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再加上都察院、通政使司,基本上就是大明全部的权力机构。

        至于翰林院,则是大明的文史研究加人才储备机构,每一届科举产生的新科进士大概有三百名,通常来说,前一百名会留在翰林院,每日抄抄写写,积累经验,等待机会。

        随着科学院的兴起,翰林院地位日渐式微,因为这些翰林老爷们只读经史,不涉及其他学科,现如今新政已经全面铺开,传统的读书人已经愈发感觉到吃力。

        朱祁镇大笔一挥,直接将翰林院改为文史研究院。

        然后写上内阁两个大字,在后面打了个叉。

        当初朱元璋废中书省,咱朱家子孙不能忘本,干就完了!

        于谦继续任兵部尚书,曹鼐任吏部尚书,邝埜已经交了三份辞呈,看样子是真的干不动了,便由张益来接任任礼部尚书。

        彭清这边需要新设海事总督府,与六部平级,并在海外诸国设领事馆,长期派驻官员。

        科学院的变化最大,需要将与其他六部相关的学科独立出来,分设在六部名下,比如户部的农学研究所,算学研究所;工部的土木研究所,水利研究所;兵部的武器装备研究所等等。

        除此之外,科学院还需要负责教学和科举,并将考题分为文史、理学、工学、武科等不同类别,诸学子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报名,参加相对应的考试。

        三日之后,贝琳拿着一份厚厚的章程进宫。

        朱祁镇细细翻看,感觉很满意。

        科学院做事就是靠谱,几乎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所有流程非常完善。

        “不错,就按这个来吧!”

        贝琳神色恭敬,问道:“皇上,真的不需要送内阁票拟吗?”

        “不需要,你直接拟定圣旨,拿去司礼监加印。”

        “臣斗胆谏言,这样似乎……不是很好……”

        朱祁镇双眼一瞪,不满道:“朕让你去,你就去,无须多言!”

        贝琳咽了口唾沫,又说道:“这次恩科的出题人……”

        “这还用说,当然是从科学院出!你现在就回去挑人,成立恩科命题小组,无论是谁,一旦入选,需暂时与外界隔离,并由锦衣卫看护,每日三餐朕派人去送,直至开考之日!”

        “在此之前,若是有人擅自离开,按考题泄密论处!”

        贝琳疑惑道:“全部从科学院选吗?”

        “你是主考官,你来定!”

        “臣建议……文史类的考官,还是从翰林院选?”

        “朕都说了,你来决定,报朕批阅即可!”

        “是,臣这就去安排。”

        贝琳感觉压力很大,前所未有的大。

        科学院刚成立的时候,他力排众议,特立独行,敢与所有人对喷,那时候反倒没什么压力。

        现在则不同,皇上通过不断变革,把科学院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举是朝廷的根基,谁来主持科举,谁就是朝中权力最大的那个人。

        贝琳思来想去,还是说道:“皇上,真的不需要和内阁商议?”

        朱祁镇淡淡道:“朕已经将内阁撤了,明日便昭告天下!”

        “啊?真的撤了?”

        “朕说撤了就是撤了,还能跟你开玩笑不成?”

        “那恩师……”

        “成立海事总督府,由彭卿家任总督大臣,主管海贸、海运、外交及海外诸国的领事馆。”

        贝琳努力琢磨了半晌着,然后说道:“臣明白了!”

        皇上是铁了心要搞大事情,这一次谁也拦不住。

        目前来看,每项改革都是好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步子太大了,不知道会不会扯着蛋。

        万一再逼出一个谋反弑君案,到时候山河动荡,又要血流成河。

        翌日清晨,朝廷一连颁布三份诏书。

        第一道,清查三杨谋反案,涉案官员达五万余人,主犯诛九族,次诛三族,再次斩首,最轻的是流放戍边。

        统计下来,涉案人员多达三十余万,这个数字让所有人触目惊心。

        第二道诏书,朝廷机构改制,撤销内阁,增设海事总督府,还有翰林院、科学院等改动,每一条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条消息实在太过震撼,对于读书人而言,几乎是变了天。

        不过,第三道诏书让他们更为震撼。

        开恩科,而且,这一次恩科的方式和以前大不相同。

        作为最重要的八股文已经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分类,其他的,诸如算学、工学、治水修路,更过分的是还有个武科,考兵法推演和骑马射箭。

        诏书下发,全天下的读书人如丧考妣,欲哭无泪。

        这三道诏书无疑是斩了读书人的根!

        从此以后,天下的秩序将重新建立,士族们世代积累的人脉、财富、关系网……全都被抹杀殆尽,重新开始。

        ——

        江苏无锡,龟山书院。

        大儒孙长河正在讲学,一名家丁打扮的人匆匆而至,拿着一个大信封。

        “先生,京师来信!”

        孙长河顿时脸色不悦,没看到我讲课呢,什么信非要现在看?

        “放下吧!”

        “是!”

        家丁也不敢多言,放下信封,转身离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乃中庸之道,今日的课程就先讲到这里,听闻皇上欲开恩科,尔等需好生研读,争取榜上有名。”

        学生们纷纷起身告辞,孙长河这才拿起信封,看到里面厚厚的几沓纸。

        拿出来看了一眼,脸色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杀了这么多人,江南士族几乎被连根拔起,太狠了!

        幸好自己近些年没怎么掺和这些烂事,而是潜心在此处教学,反而躲过一劫。

        打开第二封……

        “啊!”

        孙长河直接蹦起来,浑身大汗淋漓,脸色甚是惊恐。

        废掉内阁,阉割翰林院,这……

        这是在挖大明江山的根啊!

        “疯了,皇上疯了……”

        孙长河口中喃喃私语,哆哆嗦嗦打开第三份……

        噗通!

        这一次,紧绷的神经实在没抗住,两眼一黑,栽倒在地。

        “先生,先生!”

        等孙长河睁开眼时,看到自己躺在床上,眼前是几幅熟面孔。

        夏绍鹏、岑光耀、魏灏等等,都是自己的学生,而且已经中了举人,距离入朝为官只差一步之遥。

        “你们……你们怎么回来了……”

        “我等刚刚走出书院,便接到家里的消息,朝堂之上似乎出现了大变故,本想寻先生请教,却看到先生晕倒在地。”

        “完了,大明完了!”

        孙长河不由得苦笑,道:“你们看看吧,消息是真的,是皇上亲自发的诏书,看看吧……”

        众人方才已经看到了,一个个都沉默不语。

        “朝有奸佞,有奸佞啊!”

        孙长河抱头痛哭,这些个消息真的比他死了爹还难过。

        夏绍鹏说道:“先生对此怎么看?”

        孙长河擦了擦眼泪,说道:“定是小人作祟,迫害忠良,皇上误信了谗言,废除内阁。”

        “先生口中的小人是谁?”

        “还能是谁,定是科学院那些人,诏书上不是写的清清楚楚,今年的恩科由科学院全权负责,这些人无非是懂得一些奇淫技巧,如何堪大用?”

        夏绍鹏点点头,说道:“我等也是如此认为,皇上将科举交到这些人手中,我等如何还有出头之日?”

        岑光耀随即道:“夏兄所言甚是,难道要我等放下四书五经,去鼓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想多了,就算你学的再好,人家未必会用!”

        “什么意思?”

        “一朝天子一朝臣,科学院起势,定要提拔自己人,我等传统读书人都成了前朝余孽,人家打压还来不及呢,怎会重用?”

        “那就眼睁睁看着这些人祸国殃民?”

        “你们别吵了……”

        孙长河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皇上轻信谗言,我等今后的日子更难过了,还是留着力气想想以后的出路吧。”

        岑光耀说道:“不如我等联名上书,要求皇上取缔新政!”

        “别想了,如今内阁都被撤了,朝中没有人撑腰,我等上书给谁看?”

        “当然是给皇上!”

        “你别傻了,皇上根本看不到,就算看到也没用,科学院那帮小人每天近水楼台,我们怎么比?”

        众人争论不休,只好等着孙长河发话。

        “你们呐,还是太年轻……”

        孙长河摇头叹息,道:“遇到事情就毛毛躁躁,如何能成大器?”

        “先生教训的是,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老夫方才细细思索过了,皇上一次发了三道诏书,在这个时候去触皇上的霉头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不如以退为进。”

        “如何以退为进?”

        孙长河缓缓吐出两个字:“罢考!”

        “先生是说……我等拒绝考试?”

        “只有你们几个还不够,需要联合全天下学子,才能让皇上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众人细细思索,好像只有这个办法行得通。

        你杀了那么多人,朝廷到处都是空缺,我们不去考试,看你怎么办?

        等到朝中无人可用,皇上就知道错了,到时候只能妥协!

        “先生高明,我等罢考!”

        “学生这就给同窗去信,陈情利害,想必他们也会支持。”

        “我在山东有几个同窗好友,本来约好的一同进京赶考,不知他们看到会榜文怎么想,我也修书一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支持罢考,并且联络各地的同窗好友,将事情闹大。

        岑光耀似乎想到什么,说道:“先生,学生有一言!”

        孙长河问道:“何事?”

        岑光耀说道:“这龟山书院的前身,乃是北宋政和元年杨时创建东林书院,当时赫赫有名,先生不如恢复东林书院之名,广招天下学子,如何?”

        孙长河想了想,点头道:“如此甚好,东林书院倡导读书、讲学、爱国,正是我等读书人崇高之品行,如今朝有奸佞,吾等只能独善其身,却无法兼济天下,甚是遗憾。”

        众人商议之后,重修东林书院之名,并将消息散布出去。

        江南士族本就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侥幸逃过一劫的,本已感觉此生无望,现在听说大儒孙长河重建东林学院,似乎找到了人生归宿,全都来了。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东林学院的学子便已经达到五百之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与日俱增,书院的房舍早就不够了。

        好在大家都不差钱,毕竟是读书人嘛,谁家没钱读得起书?

        于是,后来者直接在书院外搭起了庐舍,慢慢的,竟在此地形成一处集镇。

        连摆茶水摊、卖西瓜的小贩都赶来凑热闹。

        日落之后,这两位摊主同时出现在一处隐秘的宅子。

        他二人将近几日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密信,再通过锦衣卫的特殊渠道,一路送到京师。

        朱祁镇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复杂,说不出是笑还是哭。

        东林书院竟然提前出现了!

        这些人直接来了个冷暴力,以宣泄自己对朝廷的不满。

        要不要……一锅端了?

        想要弄这些人很简单,锦衣卫过去直接抓人,有一个算一个,保准没有无辜的。

        可问题是,他们现在没有违法乱纪,怎么抓?

        人家是大儒,讲学不犯法啊!

        还有那些学子,考不考试是他们自己的事,腿长在人家自己身上,就是不愿意去考,又如何?

        总不能说,不参加科举的,全都抓走……

        这就没道理!

        无奈之下,朱祁镇只得暂时听之任之,你们爱考不考,我就不信了,大明千万百姓之中,挑不出几百个能干的?

        有种你们一辈子别考,谁考谁孙子!

        ——

        PS:感谢书友“胜天半子”、“你走开啊”、“书友9620”、“各与天地”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4284309/74446620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