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极品游医在线阅读 > 第202章:本地文化

第202章:本地文化


第202章:本地文化

二医院,昏迷不醒的女人终于被送进了病房。

手术室外头,看似憨厚但才20出头的汉子一脸的错愕,明显不太适应这样的环境。

刘主任说过这一户难就难在不好沟通,一直不肯到医院就医,而且文化水平有限很多道理说了都不懂,没办法才请陈顺上门的。

陈顺坐在了他旁边,说:“是不是很失望,其实你该把那棺材打开的,万一里边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呢。”

“我,我该怎么办?”他痛苦的捂着头。

“钱谁都要,我比你还缺,但我知道有的钱是不该赚的。”手术很成功,到了病房陈顺施了针,帮女人排除了部分的毒瘴。

刘主任摘下口罩说:“情况还行,这种中毒症状不算严重,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汉子也没说谢谢,听到女人没哭只是叹了口大气,随即捂着头在旁号啕大哭着,直到女人被送进了病房他才跟了进去。

“哎,他这部分费用,我会想办法尽量减免。”

办公室内,刘主任语重心长的说:“说到底是两个可怜人,相依为命是真的不容易,他们住在山里害怕和外界的人沟通,其实是一种心理上已经近乎扭曲的恐惧。”

至于那把斧头上的血已经验过了,并不是什么人血,一开始的凶残印象是先入为主的错误。

“明天我安排个心理医师,看一下他们具体的情况吧,但从我的经验来看以他们的身世,还有不善沟通的心理根本就不适合群体生活。”

陈顺点了点头,刘主任忍不住追问:“对了,你说那个建筑是地庙,什么叫地庙??”

“说是地庙,其实也是一个墓葬,只不过和普通的坟包立碑不一样,严格来说是清朝时期我们本地的一种风俗。”

具体的起缘不太清楚,不过地庙有别于正常人家的墓葬形式,过去都说年过七十古来稀,在那种医疗条件有限又兵荒马乱的年头,能活过七十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全终,亦称善终,最低的标准是年过90,而且必须是正常的死亡。死者生前积德行善,广做功德,临终则不受病痛的折磨,这在过去也是特别的难得。

“标准那么多?”

陈顺点了点头:“像这样的福寿双全之人真的是古来稀了,年过70的叫喜丧,而像这种在过去封建迷信的人看来简直是千古一遇,符合了人们对于死亡一直以来的最高追求。”

“什么最高追求??肉身不化??身怀舍利??肉身羽化??”

“主任你是小说看多了吧!”陈顺是哭笑不得:“这些都是宗教的说辞,宗教总需要一些神化的事,才能哄骗一些愚昧怕死的人当信徒,是真是假暂且不说,但大多数都太夸张了。”

“那这个最高追求是什么?”

“无疾而终!!”陈顺肃声说:“按照过去的习俗,无疾而终就是善终,完终,是一个人一生过完以后最圆满的离开方式,这与任何的宗教和信仰无关,应该说是带着晚辈心愿的一种祈福吧。”

“所以这个善终之人就要建地庙?”

“是啊,没什么特殊的用途,算是一种显摆的方式,俺们家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善终之人,在这过去喜欢估名钓誉的年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那倒是,以前的人比较注重这个,三言两语不对付就能自己抹脖子。”

“简单点说吧,这个庙就是替代了墓碑的功能而已,说明那户人家家境还是很殷实的。之所以叫地庙,是因为没别的名号,亡者生前肯定没做过官只是个碌碌无为的平头百姓,所以没有正式的封名下葬,一个平头百姓的话只能叫地庙了。”

第二天,刘主任就忙着为别人减免医药费奔走。

意外的是他联系了一个在文化局当领导的朋友,把这一趟的见闻和人家说了一下,第二天一早文化局的人就找上了门。

“没想到啊,真和刘主任说的一样,你年纪轻轻却是我们本地文化的活化石,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还真该奉你为老师。”来的是局长马波,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意在靠文化特色为基础,打造多一些的人文风俗。

刘主任对他风评很高,说了这是个办实事的人。

“马局您见笑了,都是家里祖业传下来的。”陈顺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

“我也是刚知道,耆者堂文化的继承者。”马波爽朗的笑道:“还没来得及见你一面,说真的主要是没这方面的会议,要不你肯定要参会讨论,从上次你拒绝拨款非要自费修建的时候,我就对你很好奇了。”

“毕竟那是祖业,不想麻烦别人。”

马波笑道:“封建迷信是一回事,文化习俗是一回事,耆者堂文化我们研究过了,是让人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美德,应该传承的。”

说笑着陈顺上了他的车,两台车一起朝山里进发。

马波很兴奋:“我之前查过本地的日志,确实是有地庙这种丧葬的说法,不过没详细的记载,这些年来更没发现地庙的存在,这次要是证明没错的话那可是破天慌的第一遭啊。”

说不详细那都是客气的了,因为不管日志还是史志的记载都特别的简单,XXX地方有耆老,过古稀之年得善终,悼其德高望重,修地庙以敬之。

至于什么样的人可以修地庙,地庙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修建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那是只字都没有提过。

关键本地有大量的史书记载地庙的存在,这在省里都不是秘密了,研究殡葬文化的人甚至来讨教过其中的文化现象,而作为本地的文化局一把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也太丢人了。

“地庙我也是看了家里的一些记载,实际上这也是第一次见到实物。”马波说:“以前的人讲究面子,修建地庙也是攀比成风,尤其有钱有势的人,家里没个地庙都怕被人背后说是有财无德,按照记载以前的地庙不说比比皆是,但不至于少到现在几乎找不到的地步。”

“可能和地庙修建的特殊性有关吧!”陈顺说:“修建地庙会出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往往所葬的地方不在自己家的祖坟,也不会选择那种墓葬集中的风水宝地,所以缺少后人的看护。”

“这有什么讲究?”马波楞了一下。

“祖坟山一向是由高到低,你想想上边的祖宗们墓碑上的字都快看不见了,坟头包也快平了,你在半山腰建一个地庙是不是对先人的不敬。”

聊着天地方到了,白天来看这里更加的破败。

马波带来的人很多,立刻四下查看着,马波站在门口端详着屋檐:“确实,这种构造不像是民居,是用庙宇的规格来建造的。”

考察了一天,马波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很亢奋。

就外表来看的话,这确实是一座地庙,如果能确认的话这将是本地第一座发现的地庙。

晚上文化局连夜开会,陈顺成了座上宾,感觉特别的不自在但也大概普及了一下关于地庙这个丧葬风俗的一些文化和讲究。

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古时人们觉得死者是德高望重之人,加上害怕盗墓猖獗,所以一般地庙所葬之人都是清葬几乎没有陪葬之物。

那时候就讲究一个墓中不见金银玉帛,庙宇不用高砖亮瓦,所以地庙一般都是青石和普通樟木构建起来的,民间修建的就算大户人家,也不可能搞得和王公大墓一样夸张。

“既然少有陪葬之物,为什么还要挖一个前室来防盗墓贼呢?”“少有不代表没有,反正金玉玉器一类的肯定没有。”

陈顺想了想,说:“不过嘛一些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比如文房四宝,书画一类的东西,或是茶壶什么的随葬也不伤大雅。”

在场的都是行内人一听就明白了,随葬品肯定不多,不是在当时值钱的金银珠宝,这一类的人为了高风亮节大多是一些文化物件。

在那年头不值钱,不过放现在怎么说都是清朝的古董了,也不排除盗墓的可能所以要有所预防。

会议开完还要进一步调查,文物局通知了警方一起再勘察一遍,陈顺也跟着一起去了,主要目的是鉴定一下那个盗洞是什么年代的。

如果说是那两口子挖的,就算没破坏文物多少也得有些牢狱之灾。

“怎么是你?”到了地方,陈顺有点错愕。一身警服的张宝宝俏皮的一笑:“是我有什么好奇怪的,这种小事难道你觉得张队会出马吗?”

“不是,问题你懂这些吗?”

“不懂啊,我们来是解决法律问题的,其他的不是有你们这些专家嘛?”

大家分批次的下了一次盗洞,有良好通风的情况下已经没多少毒气了,不过还是得戴个面具以防万一。

谨慎的勘察以后,文物局有个专家提出了一个意见:“就盗洞表层的干化程度来说,起码不是这几年挖的。”

另一个人也赞同他的观点:“没错,这是洛阳铲挖出来的,我看了一下铲痕不太符合现代那种钢制的锋利,倒像是以前用普通铁打造的旧款。”

术业有专攻不假,稍微一探讨他们都觉得这盗洞存在的历史起码二十年以上,不排除是某个外地盗墓贼不知道本地习俗才动的手。

斜打的洞需要专业的手法,着铲的痕迹要顾及土木原理,应该是土夫子那种有师承的盗墓贼。

“那就排除了他们的嫌疑!”陈顺松了口大气。

“是排除了,他们算是未遂!”张宝宝和几个警员商议了一下。

勘察很快就结束了,马波感激的说:“陈先生,接下来还要请你多帮忙,既然发现了这个文化地标,那就应该保护性重建,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你的意见。”

“没问题!”陈顺一口答应下来。

倒不是说好管闲事,只是陈顺已经本能的感觉到处理好这事将有功德进帐,至于为什么暂时说不清,现在陈顺最关心的是可以得到多少功德。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4551976/2021748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