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衣锦还乡
狗毛子自从到了这家饭店当了一名洗碗工之后,既有了固定的收入,又有了固定的住处。他就像落入茫茫大海之中,抓到了一根绳子,于是拼着死命紧紧抓住不放,生怕一松手就沉入海底一样,极尽全力干工作,多次获得饭店老板的表扬。
狗毛子每天下了班也没去的地方,就蹲在街上看人家摆地摊的人卖货。他就发现这摆地摊每天也挣不少钱呢,就有点动心了。
狗毛子在饭店干了半年洗碗工,就从饭店辞职出来,租了一间地下室,然后就到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了一些小百货商品,买了一块大朔料布,到街上找人多的地方,把那块大塑料布往地上一铺,就把他进回来的小商品往上面一摆,就开张做生意了。
狗毛子蹲下不大一会儿就围拢过来一大堆人,狗毛子在每件商品上也不敢多加钱,卖的都比较便宜,当天进下的货,当天就卖得所剩无几了。
夜间他美滋滋的返回到地下室,将门关起来,把钱掏出来一数,还真卖了不少钱呢!
他就一边卖,一边细心观察这城市里的人们喜欢什么,男的喜欢什么、女的喜欢什么,小孩子们喜欢什么?他就把这些都记下来,然后就照着人们喜欢的去进货。
结果一年下来就挣了十万块钱。这可把他高兴坏了!他成了万元户了,而且是十万元户了。
再后来他就看到有一家大商场贴出告示对外招商,他就进去租了一个柜台,继续经营他的小商品,这一年他就挣了五十万元钱。在七毛钱一斤猪肉的年代,狗毛子就成了人人羡慕的大款了!
后来,他又通过竞争承包了一个小百货商店。现在已经是省城小商品商店的经理了。
这次,他是衣锦还乡,专门回来了结三年前他贷的信用社那笔贷款来了。结果一进村就听到人们说法院的人和信用社的人这时正在刘得贵家强制执行刘得贵家的财产呢!
这一听,狗毛子就立刻觉得对不起刘得贵一家,于是他就火速往刘得贵家院子跑,他一进院子就看着一大伙戴着大盖帽的人正在强行拖拉刘得贵家的牛呢,院子里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于是他大喝一声“住手!”然后就冲了进来。他把身份和事情原委向法院的人说明,然后掏出了一千二百元钱,把这一笔贷款结清了,这才把刘得贵一家解救了。
最后,狗毛子起身要走,临走时从包子里掏出两千元钱,要酬谢刘得贵。刘得贵是死活不要。
最后刘得贵一家人把狗毛子送出大门外,看着大门外面停着一辆绿色小吉普车。一会司机下车把狗毛子扶进车里,汽车屁股冒了一股蓝烟,一溜烟没影了。
刘得贵一家人一直看着狗毛子的小汽车跑得没影了,只留下路边荡起的黄色尘土在空中弥漫荡漾,依然呆呆地望着,不肯离去。
这时,全家人面对着小汽车荡起的黄色尘土想着同一个问题:“这狗毛子,一个村子里没人瞧得起的穷小子,没想到一步就登天了!”
这时刘得贵说道:“这就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如果当初要是在坟上喝上那一瓶农药的话早就变成一堆土了!”
刘得贵老婆说道:“还有呢,你没听他说,他被人绑架了,要是那晚上没跑出来,他这一生也完了,被人家割了肾就成一个残废人了,要是被卖到国外,就死在国外了。”
刘得贵老母亲说道:“这就叫贵人多受难啊!这一切都是老天爷造定的!”
刘得贵一家总算把这一场灾难有惊无险地度过去了。
刘满柱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没有考上大学,也回家当农民了。这样刘得贵承包种地就多了个帮手。
刘满柱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是回到山底村却成了秀才了,是山底村唯一的一名高中生。成为了山底村里的知识分子了。
这山底村,由于贫穷,孩子们没上几天学就回村种地了,能读书读到初中的都很少,能考上高中,把高中读下来的全村只有刘满柱一个人。
因而刘满柱一回到村里,村里人就都议论说:“满柱子装了一肚子墨水回来了!”
从此,村子里谁家要写写算算,总免不了要来向刘满柱请教一番。有的人家收到了亲戚朋友的来信看不懂,就要捧着信来找刘满柱,让刘满柱给他们一字一句地念。
而这些捧着信来的村民们就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坐在刘满柱身边,竖起耳朵听着。而这些信的内容可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他们听着、听着每个人的脸上慢慢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情,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唉声叹气、捶胸顿足,有的则乐得手舞足蹈。
而刘满柱与听信人之间由于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联系,刘满柱只关注那书信的文字,而听信人则关注的是书信的内容,因而,当听信人在听到一半就发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时,一瞬间都会陷入尴尬境地。
往往在这时候,听信人会发觉发泄的不是时候、不是场合,立刻又会慌忙收敛,并以庄稼人的表达方式,表示出某种歉意。
而刘满柱为了不让听信人尴尬,就必须很快跟随听信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他们哭他也得跟着哭,他们笑他也得跟着笑,他们唉声叹气、捶胸顿足他也得跟着唉声叹气,不捶胸顿足也得拍拍脑袋。
而他们乐得在他家地下手舞足蹈,他虽然不用手舞足蹈,也得拱拱手表示个祝贺才行。否则村里人会认为这刘得贵的儿子,倒是有文化,但就是像个木头人似的!
刘满柱给他们每个人读信的时候,都要尊重听信人的隐私权,在读信之前都要先把家里人支开才读。
这一举动则让那些听信人心存感激!而且刘满柱作为一个高中生自然明白,书信内容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私拆他人信件是犯法行为,因为他觉得他们家人如果坐在一边听人家的书信内容,就和私拆他人信件是一样的。
而他自己,可就另当别论了,他是受听信人委托,为听信人朗读信件内容的,自然委托朗读信件内容,也就意味着授权他了解书信内容了,这是一种法律上的授权委托关系,合理合法而且往往这些听信人还要问问他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
因为他们觉得刘满柱是文化人,文化人识文断字,见多识广,万事总有高超主见,腹中均有锦囊妙计,听上文化人的话没错。
所以往往在这时候,刘满柱就身兼数职,它既是读信人,又要扮演心里医生,还要充当一阵子村民的智囊。
这是村民们看不懂书信的时候要来找刘满柱给读信,到这信读完了,一般信件末尾都说让看到信后给他们回信。这回信的事自然非刘满柱莫属了。
因为其一,刘满柱有文化知道应该如何写回信,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收信人应该如何表达才得体妥当?如何把一个老农民心里想说的话很准确、完整地用通俗语言书写出来?既要让对方看懂,又要符合人情事理,这既然是文化人的强项。
这其二嘛,就是这信中内容刘满柱已经都清楚了,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已经都让刘满柱知道了。俗话说“法不传六耳”所以也就非他莫属了。
而村子里谁家要结婚办事,早早就把刘满柱请到炕头,给写写礼账,收收钱,当个红白喜事的账房先生。
而到了过大年就更忙碌了,全村人家家户户的对联都是刘满柱来写。刘满柱在家里土炕上摆放一个炕桌子,然后把文房四宝往桌子上一请,一会人们就络绎不绝地手里拿着一卷大红纸来了。
而刘满柱也非常热心的帮助这些乡亲们,从来没有消极对待过任何一位村民。只要村民们有事找他,无论他手头上有什么紧要之事,立刻就放下,而操起乡亲们的事情来了。
而刘满柱不仅有文化,而且有一口好嗓子,能歌善舞,弹拉吹唱,样样在行,特别是春节闹秧歌“把伞伞”把得好,具有即兴表演顺口溜的天才。
因而在野草乡组织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上,与红杏一见钟情,即刻坠入爱河,爱得神魂颠倒,如醉如痴。
因而刘满柱与红杏日日夜夜被相思折磨,度日如年。他们恨不得马上结合到一起,然后终身永不分离。
刘满柱就想:“现在应该领红杏来家里看看,见见我父母亲,然后很快举行一个订婚仪式,把婚事固定下来,接着就操办婚事,把红杏娶过门来,早日团聚在一起,那多幸福啊!”
刘满柱想到这里,就拉开抽屉,拿出稿纸、钢笔来,爬在他家土炕上,很快给红杏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他的建议。
没几天时间,红杏就来信了。在信中红杏表示,她非常愿意接受刘满柱的建议,而且,她说这是她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
刘满柱接到红杏的来信激动万分!很快就和他父母亲谈了这件事情。刘满柱父母亲和刘满柱奶奶甭提有多高兴了。
这是要给刘得贵一家的独生子刘满柱娶媳妇了,刘家就要添人进口了。于是刘得贵老两口暗暗称赞他家儿子有本事。
这山底村里,别的人家的儿子一长大,到了谈婚弄嫁的年龄,家里人就发愁给找媳妇了。因为村里贫穷,一辈子娶不上媳妇打光棍的很多。于是有儿子的人家早早就开始托人找亲戚、朋友到处给物色拉扯对象了,但是有的从到龄就开始一直张罗到三十多岁了,找不上一个合适的对象。
在村子里一上三十岁,这辈子基本就没啥希望了,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所以在村子里养儿时高兴,一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就全家人都犯愁了。如果儿子多半辈子了也没娶上给媳妇,做父母的到老临死也咽不下这口气,合不上双眼。
没给儿子娶过媳妇,村里人的俗话就叫:“没交代了!”意思是做父母的没给儿子尽了责任,没完成了做父母的应该完成的任务。如果是这样,就是死了也没脸去见自家地下的列祖列宗。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4761116/1111096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