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节


节者,事之会也。君子见吉凶之几,发而中其会,谓之节。

——苏轼《东坡易传

刘西常爱搓手,喜时搓,忧时搓,躁时也搓,唯独愤恼时不搓。愤恼时并非忘了搓,而是在这宫里哪里敢愤恼?即便有,也丝毫不敢流露,只能暗地里掐自己手指,或拧自己腿肉。

刘西是宫中内侍,今年二十六岁,生得白白细细。他不知自己为何这般爱搓手,或许是儿时在家中麻绳搓多了。他家原是开封祥符县农户,四五岁起便得做农活儿。他最怕的是搓麻绳,一搓便是一天,手掌搓得钻刺烧燎,却只能搓一搓掌心,略消消痛。正由于这熬不尽的辛苦,他爹娘听了别人的劝,将他送进了宫中,那年他八岁。

宫中一个内侍用一辆车将他接走。那内侍头戴乌纱冠,身穿绿锦袍,浑身明耀耀的,仰头望去,像是一座青峰罩在霞光里,吓得他不敢出气。那内侍取出一张纸,让他父亲在上头画了押,将一锭五十两银铤搁在破桌子上,便叫刘西出门上车。刘西懵懵跟着,上了那辆光彩彩的车,坐在那铺了青锦垫的长凳上,腿抖个不住,既怕又欢奋,都忘了这是要远离爹娘,只知道自己将要去那全天下最富贵的所在。直到他娘追上车子,哭着唤他时,他才把头伸出窗子,也哭着叫起娘来。

头一次进京城,透过帘缝,望着那满街富丽繁盛,刘西瞪大了眼,心跳个不住。及至见到皇城那红鲜鲜宫墙、黄灿灿殿顶,更是不由得惊呼出声。车子在皇城东门前停下,他跟着那内侍快步走了进去,迎面见无数碧瓦朱檐、大殿高楼,巍立于晴空之下,天宫神殿一般,让他顿觉自己如同田埂上一只屎蜣螂,到了这里,恐怕连半天都活不过。

沿着宫墙,走过一条长长巷道,他被那内侍带到角上一座僻静院子里。另有一个内侍迎上来,两人说笑了一阵,而后打开边上一间房门门锁,让他进去,说先饿两天,把屎溺都空干净。他顿时怕起来,却又不敢违逆。走进去一瞧,屋里有些暗,臭气熏人。一张大炕占了大半间,炕上有七八个孩童,有的缩躺,有的歪坐,有的靠着墙在哭,声气极虚弱。看衣着模样,也都和他一般,来自穷苦人户。床脚有两只溲桶,臭气便是从那里散出。那内侍从外头锁上了门,房里越发昏暗。他站在门边,怕得也想哭,却又不敢哭。站了半晌,才小心走到炕边空处,坐在了炕沿上。

他没想到,自己果真被锁在里头饿了三天。头一天尚好,早起他娘特意给他烤了几张吊炉烧饼,切了些芥菜丝夹在饼里,又烧了一大碗抹猪肉,让他吃了个尽饱。同屋那几个孩童尽都饿得呻吟,他却还受得住。天黑时,还摸下炕,去那溲桶里屙过一回。乡里屙屎,都是用土块或草叶来揩,他却不知这里拿什么来揩,四处望了半晌,月影下,见窗台上有根竹片,便拿过来刮净,又爬上炕去睡。睡到半夜,饥火烧起来,他翻来倒去,哪里再能睡得着。饿到第二天,肠子像是拧起了一般,他也忍不住哭起来,哭声比那些孩童都大。哪怕五岁那年乡里着了旱灾,他也不曾这般饿过。到哭不动时,便开始渴,喉咙焦干,再发不出声音,只能如其他孩童那般嘶哑呻吟。

其间内侍开过几回门,将那些孩童一个个半拎半拖,带了出去。到第三天,只剩刘西一个,缩在那空房大炕上,渴饿得已没了活气,像是旱天烈日下,一只屎蜣螂倒在干裂焦土上,垂垂等死。只剩一丝心念,昏半晌,奄奄唤一声娘。

下午他隐约听着门又开了,自己被人拎起,提在半空里,驾了云一般,进到另一间房,被放到一张木椅上,斜靠着坐下,而后嘴里被灌了一些水,又似酒,又似药。喝下之后,他胸口一热,生出了一丝气力,微微睁眼,见腿下放了一只大陶盆,里头盛满炭灰,盆沿和灰里都滴浸着深红色,是血。一个中年男子穿着领青绢袍,衣襟上沾满了血,手里握着把雪亮的尖刀。他顿时惊恐起来,可身子麻住了一般,一丝都动不得,只略张了张嘴,便昏沉沉,睡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痛痛醒,睁眼一看,四周一片昏黑,只有几点烛光照映。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手脚都被绑住,大字形躺着。痛是从两腿间传来,他忙拼力抬起头向那里望去,一见之下,唬得头皮几乎裂开:他的裤儿被脱光,两腿间一片稀烂,抹了些深褐药膏,药膏中间插了根麦管,那溺尿的小雀儿已被割去。他顿时惊哭起来,喉咙险些挣破,却发不出声气,只有一阵嘶叫声。一个老瘦内侍走了过来,朝他尖声说:“莫要乱叫,当心挣裂了创口!你好生将养,小命保不保得住,还得瞧这三个月熬不熬得过。”

刘西听了越怕起来,哪里能止得住哭?但喉咙干哑,哭了半晌也没哭出半声,如同被丢进深窟,漆黑枯冷,只依稀见得到一点儿天光。他不知那天光为何,却知道一定不是爹娘。爹娘只说送他去皇帝跟前享富贵,这些惨苦从没提过一个字。可除了爹娘,这世上哪里还有天光?

他已记不清自己是如何熬过那百天,他躺的那间屋叫蚕室,没有窗户,四周密闭,不见风日,生着炭火。每日只能吃几口粥,留住一线性命。躺了几天,微能起身时,他来了尿意。那老内侍扶他下了床,托着他,小心蹲在床边一个小瓦盆上。两腿间的创口痛得他又哭叫起来,可拼命咬牙,才挤出一点儿尿水。那尿水沿着麦管滴进盆里,渗到创口周边,一阵阵钻心蜇痛,让他几乎昏死过去。

如此几十回生来死去,腿间那创口才渐渐结疤平复。其间,他拼力望着头顶那一点儿天光,知道那是大风寒夜里仅余的一点儿火光,那光若熄了,他也便死了。与他一起,共有八个孩童去了势,六个没能守住那点光亮,送了命。最终只有他和另一个健实些的活了下来。

等他终于走出那蚕室,头一眼看到外头天光,发觉自己竟似死过几世,比自己祖父更苍老,不再是八岁,而是八十岁、八百岁。

他被分派到后苑东北角的隆儒殿,换了一身黑绢袍,跟着一个老内侍洒扫庭院。半年多,他都说不出话,每日只在晨昏时,抓着扫把去默默清扫。而后便坐在老内侍身旁,搓着手听他讲宫中旧事。那些事桩桩件件都新奇,他却并不如何动心,像是在听自己祖父念诵田历一般。至于这宫中威严富贵,也再难叫他惊叹,只觉得处处都透出森森冷意。尤其这隆儒殿,只是个小殿,原本是侍臣给天子讲读经史之所,但隆儒殿前头还有个大殿叫迩英阁,要宏壮许多。那时哲宗皇帝猝然晏驾,当今官家刚刚继位。这位官家喜好雅贵,只在迩英阁听讲,从未到过这隆儒殿。除去偶有内侍进来取放文札书籍,平日难得见其他人,只有他和那老内侍守在这里。

爹娘唯一没有骗他的是,宫中饭食比家中的确好出许多。每月那老内侍带着他去内东门司领取粮肉菜蔬盐醋,而后在隆儒殿后头小厨房里自家烹煮。顿顿都能见荤,那老内侍又极好吃,每顿都要轮变些菜样,刘西都从没见过,样样都鲜美。每月他还有一贯俸钱,那老内侍要他拿出五百文来添补饭食,自己也出一些,时常托一个能出入宫门的内侍去外头捎带些时鲜菜蔬熟食,因而他在这里,每日都吃得极香肥。口腹油润了,不但人渐渐丰白起来,心也随之平复了许多,再去溺尿时,也不再偷哭了。

不过,他心思活动起来,是一年后了。有天,一群内侍忽然走进隆儒殿,走在中间那人三十来岁,中等身材,头戴乌纱漆冠,身穿绯锦袍,腰环犀玉带,样貌温雅,神态平和,浑身却隐隐透出些贵重之气。在众内侍围拥之下,如同乌鸦群里一只白鹤。刘西从没见过人竟能这般尊贵,不由得微张开口,有些惊愣。身旁老内侍悄悄戳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忙也拿正了扫帚,躬身垂首。

那人进到隆儒殿,半晌才又出来。老内侍带着刘西一直恭立在庭边,那人走下台阶时,刘西忍不住又抬眼偷瞧,那人恰巧也望向他。刘西慌忙低下头,不过那一瞬,他发觉那人眼中微露出些笑意,极温煦。

那人走后,老内侍才说那是杨戬,如今新任入内内侍省都知。中官分为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一前一后,又称南班和北司。北司为内苑,更亲近皇帝后妃,因而贵于前头南班。杨戬如今管领北司,中官十一阶,他才年过三十,便已升到了顶。

老内侍又讲起一段旧事:杨戬当年也是八岁入宫,如你一般,也是从小黄门做起。十二岁那年,迩英阁缺了一个侍墨,选中了御药院一个能识文断字的小黄门。墨监那天去御药院领人时,那小黄门却被人毒死了。这场祸事无意间竟成全了杨戬。那墨监见那小黄门被毒死,只得叹气离开,出了御药院,忽听见旁边墙角树后有个孩童在诵念经书,走过去一瞧,是杨戬。杨戬幼年粗习了些文字,只背得出一部《孝经》。那墨监见他背诵得极流利,便选了他去做侍墨。在迩英阁侍墨,常能亲见皇帝,杨戬在那里沾了皇气,虽说之后也起落几番,却自此得了机运,一路升进。那老内侍讲罢,连声感叹:“节运节运,一节转一运,一运成一命。”

刘西原本已灰死了心,不知在这深宫大殿里还能望些什么。这时听了,心思不由得活动起来,偷偷想:若是能如杨戬那般尊贵一回,才算没白残了这身子。

只是,他却逢不着杨戬那般好节运。大宋初年宫中只有一二百内侍,到当今这官家,已陡增到几千。官阶升迁极难,像那老内侍,在宫里勤苦一生,仍只是个低等黄门。刘西这十八年用尽了气力,也才升了三阶,从最低贴祗候内品到第十阶祗候内品,再到第九阶祗候高班内品,被差往御厨,任了个管领菜蔬的小勾当差事。而这时,杨戬已位列三公,官封太傅。

直到前年,他才逢着一次节运。有一天,杨戬身边一个殿值官来到御厨,说太傅哮症发作,失了胃口,已经两顿未进食,唤御厨烹几样新鲜提兴的菜式。杨戬平素于饮食一向简淡,那几个御厨向来不知他喜好,商议半晌,都寻思不出。

刘西当时正在厨房中点检菜蔬,听见后,想起自己娘和杨戬是同乡,忙搓着手对那殿值官说:“太傅原籍拱州襄邑,办些家乡吃食,恐怕能动动兴?”

“哦?襄邑有何好吃食?”

“最有名两样是吊炉烧饼和襄邑抹猪。”

“嗯……这个料必不差,你们快些备办!”

那几个厨子却为难起来:“襄邑抹猪倒是好办,如今世人称道的东坡肉便是襄邑抹猪。那吊炉烧饼却没听过,不知如何烧法?”刘西忙说:“这个我会!”他自小看娘烤那吊炉烧饼,来了宫里后,想家念娘时,便和那老内侍一同烤制吊炉烧饼,试过几回后,已能和娘烤的大致一样。那殿值官忙叫他赶快烤。

刘西忙洗过手,先用芝麻、香油、蜂蜜、香料调好一碗油酥酱,又舀了几瓢精麦粉,和上水,团揉得筋滑,用杖子擀作长条,对叠几十道。而后将油酥酱抹在面上,再对叠几道,才团碾成饼,边沿撮捻出一圈花纹。饼底抹上些水,一张张贴在大铁锅内。燃起木炭,将那口锅小心翻转过来,倒扣于火上,焖烤起来。等听得锅内响起嗞嗞脆裂之声,便翻转铁锅,饼面烤得酥黄,便是熟了。其他厨师也已烧制好抹猪肉,又配了一碗鱼汤、几样清鲜小菜。那殿值官叫随行小黄门用食盒盛放好,提着走了。刘西一直搓着手,瞧着他们走远,心里上上下下起伏难安。

他没料到,第二天那殿值官径直寻见他:“我已吩咐御厨房另选个人管领菜蔬,你跟我走,往后听我差使。”他听了,欢喜无比,不住搓着手,头顶那一点亮光猛然大开,天光如瀑水一般泻下来。

他跟着去了才知晓,那殿值官名叫朱显,只在后头厨房照管杨戬饮食。饭食备办好,自有宫人黄门来端取,朱显也难得面见杨戬。刘西去了那里,只听朱显吩咐,去宫外采买菜蔬鱼肉,更是绝难靠近杨戬。即便如此,已比在御厨房要松快许多,太傅院中的人,即便是小黄门,宫里人人都要敬让几分。又佩了铜符,时时能去宫外行走。到了宫外,他才觉着自己能舒心呼气,畅快行路。人人见了他,都有些畏怯。十八年苦熬,总算得了些当年盼的尊贵。

他在一边远远见过许多回杨戬,杨戬比当年越发温熟从容。他时时忍不住回想当年初见时杨戬那温温一笑,更时常搓着手暗念,不知自己这辈子能否如杨戬那般真正尊贵一回。

杨戬每年清明都去孝严寺祭拜父母,并在那里用斋饭。前年,朱显也带着他跟了去,到厨房监看那些僧人置办斋饭。那寺里一个叫圆照的年轻僧人凑过来跟他攀话,他一直暗学杨戬那般不骄不傲、从容和善,因此对圆照也温温和和,却没想到圆照竟给他带来一次节运。

去年,刘西出宫采买菜蔬,圆照竟迎了上来,取出一张旧纸,求托他一桩事。他听后,心里暗喜。圆照拿的那张田契竟是杨戬父亲旧物,如今虽已无用,却毕竟可做留念。若是献给杨戬,能得赏一声赞也好。圆照又求他向太傅求恩,任命自己师父做住持,他自然没有这本事,但这样区区一个小和尚,诓一诓又能如何?于是,他满口答应,接过那张田契欢喜回宫。

回到后头厨房,他却犯起难来,自己这位阶,哪里能去面见太傅?思谋许久,他才想到,恐怕只能经由殿值朱显才成。只是朱显行事极专断,这功劳恐怕会被他独占了去。再一想,朱显是自己上司,即便被他独占,他也会记我一笔情。何况太傅见了这田契,自然要问来由,恐怕还得唤我去回话。

于是,他便将那田契交给了朱显,却没有说出圆照,只含糊说从孝严寺一个僧人手里得来的。朱显见了那田契,也有些欣喜,忙收进怀里,赞了他两句。

他搓着手等了几天,朱显却将他唤到墙角,沉着脸说:“那田契一事,以后莫要再提,更莫要告诉旁人!”他惊了一跳,不知自己惹出了什么祸端,忙连连点头。朱显却再没有说过此事。

直到今年正月底,朱显忽然又将他唤到墙角:“你那张田契惹出了大祸,你赶紧出宫,去寻一个名叫陆青的相士,人都称他为相绝。寻见他后,请他后日午时,在潘楼望春阁相会,有个贵要之人向他求教。这是一百两银子,你拿去给他做轿马钱。”

他顿时慌得不住搓手,朱显却并不说有何内情,他也不敢多问,忙接过那两锭银铤,揣在袋里,急急出宫去寻陆青。四处打问了许多人,才打问出陆青家在西郊金水河边。他忙租了头驴子,急急赶往那里。河岸边枯柳间,小小一座院落,他敲开门,幸而陆青在家,竟是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身穿一领素绢道袍,面容温静清朴。他忙说明身份和来意,陆青听了,微一沉思,而后说:“好。只是不知所见何人、所为何事,这银子你拿回去。”

他站在门边,犹豫了一阵,见陆青要关门,忙请求道:“陆先生,您能不能替我相相吉凶,我因一张旧田契,惹出了些祸灾。”

陆青停住手,盯着他注视了一阵,而后说:“你这机运为节卦,为欲所牵,求通反梗。无事生事,其变莫测。若欲解此节,清明近午,去东水门外,寻一顶轿子,那轿子前有一男子,头戴竹笠,手执一根彩绸竿。你凑近那轿窗,低声念一句话。”

“什么话?”

“一静破百劫,无事即得安。”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4813646/1437634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