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剿贼(为T丶1104加更4/11)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张明伟便像赶场子一样来到了这里。
这时候,对于他所写册子上的内容,这些准文武官员便都已经看过一遍了。
虽然说,文人认识字,可是,要论接受程度,却还是武将这边更轻松一些。
因为册子上很大一部分内容,在军中都是有在做的。
张明伟到了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地对他们说道:“册子里面的内容,就是我要求你们做到的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现在问我。”
听到这话,这县学广场上,很是安静。一时半会之内,竟然没有人开口。
张明伟等了一会,便皱眉问道:“怎么,都理解了?”
听到他再问,终于有一个文人出列,向张明伟行礼之后,声音不大地问道:“国公,这册子上的内容,怎么学生觉得……觉得这是不是有点低贱了?”
“低贱?”张明伟一听,重复确认道。
话一说出口,他便明白了。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说得好听,说什么地方父母官。
其实,就压根没有把地方百姓当成子女一样去对待的觉悟。
或者说,在他们的意识中,是把自己当地方百姓的父母,也就是要被地方百姓孝敬,供着的那种。
虽然都是父母官,但是其中的含义完全不同!
想明白了这点,张明伟便严肃地问他们道:“本朝海瑞海刚峰,名留史册,为百姓所爱戴,你们觉得,他平日里所做之事,可是低贱?”
海瑞的官声,那绝对是第一的。他从一个地方离职,百姓都是堵着路不想他走的,哭着送行。
也是因为他有这么大的好名声,因此,哪怕他做出了封建王朝最出格的事情,却也没有被杀头,或者抄家灭族之类的。
对于明朝的官员,他们可以不学海瑞,可却没法去喷海瑞,最多只能暗地里去海瑞的私生活上抹黑一下而已。
此时,听到兴国公提了海瑞的例子,于是,这些文人,便都沉默了。
他们沉默,张明伟却不沉默,当即表情严肃地说道:“要把化外之地治理为熟地,让化外之民对朝廷认可,高高在上的话,可能行?何为亲民官?何为父母官?就是要为百姓解决问题的官,才是亲民官,才是父母官,才能把地方给治理好了!”
顿了顿,语气稍微缓和一点,张明伟接着又说道:“按理来说,这些道理,就不应该由我来对你们说,你们应该都懂的。如果你们做得不好,回头自然会问罪你们!”
“但是,我不想因为一些人而让蜀地之安定重启波澜!”张明伟说到这里,声音便又大了一分,意为强调道,“因此我特意写了这份册子,包括文武两途。要你们真心扑在地方上,针对地方开始你们的治理。土司领地的特殊性是显而易见的,你们要有针对性的治理,而不是一刀切。”
说到这里,他看到这些文人没一个抬头,便又给他们一个甜枣道:“如果你们连土司领地这样的地方都能治理好,那我相信,你们调回中原、江南去当官的话,也肯定能当一个好官!”
一听这话,果然不少文人立刻抬起头来了,脸上带着惊喜。
张明伟心中明白只讲道义,不讲利益,终归是不行的,因此继续发馅饼道:“我实话就告诉你们吧!能真正当好地方父母官的官,朝廷是急缺的。如果你们能证明自己,提拔便是必然的事情。并且同等条件下,条件艰苦的地方出来的官员,会获得优先晋升!”
其实吧,他的这些话,有些都不用说,平时口头官面上就是这么说的。只不过以前的时候,压根没人把这个当回事。
但是,如今兴国公如此郑重地提出来,那就是一个非常重视的事情了。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哦,原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写在册子上的内容,还都是大白话,这些文人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如今又经过兴国公的解释强调,他们便明白了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虽然比较浅薄,却也确实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于是,这些文人便抓着机会,开始给兴国公表决心了,就好像刚才压根没人质疑过一样。
“国公放心,不就是要让治下百姓能有吃的,有穿的么?学生必定能做到。”
“如果找不到教书匠,学生亲自教他们读书识字,也算是一桩美谈了,此乃学生之愿也!”
“学生既然是地方父母官,必定不会只坐在衙门里,如此何以知道民生之疾苦,此绝非学生之作风!”
“……”
耐心地听着他们表态,这也是应有之意,感觉差不多了,张明伟才摆手让他们差不多得了,然后转头看向武将这边,对他们说道:“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刚才在看热闹的这些武将一听,便立刻昂首挺胸,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
“第一,领兵前去平叛,要注意团结地方百姓。只有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你们的剿贼才能顺顺利利,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张明伟便重点强调道:“那强调军纪的曲子,《三大纪律七项注意》,可是说得很明白的。如果有人违法乱纪的话,军法是无情的!我建议你们,多唱唱,让百姓知道朝廷军队是怎么样的。另外,如果地方百姓有困难的,你们该帮忙的时候,也可以帮忙一下,不要袖手旁观,真得只管剿贼!”
军队上就和文人完全不一样了,张明伟这一说完,这些武将便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声回应道:“末将遵命!”
声音之大,都把边上的好些个文人给吓了一跳。
不管怎么样,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张明伟自己带出来的军人,就按照后世子弟兵那样的培养模式培养,虽然肯定达不到,但有进步,张明伟还是满意的。
因此,他在听到回应之后,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剿匪之后,就是协助地方官做好治安的事情。什么时候局势稳定,不需要军队了,那就是你们升迁之时!”
这是给这些武将的承诺了,这些武将听到,自然是满心欢喜,那回应的吼声便更大了:“末将遵命!”
随后,张明伟便让这些文人武将,彼此熟悉一下,直言告诉他们,可以自己选取搭档报上去。
就蜀地目前的局势来说,除了李自成所部那边控制的地盘之外,绝大部分土司在成都一败之后,几乎是只身逃回领地去的。
他们在领地内或许还有留守的军队,当肯定不会太多。就凭他们的战力,要想和朝廷正规军队硬碰硬,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加上张明伟又用了他最惯用的一招,出兵之前先来波舆论攻势,把那些俘虏放回去,就是要瓦解土司头人的内部。
因此,就土司领地这边的情况来说,就有点类似于后世解放战争之后的各地剿匪战了。
张明伟要是领着大军一处处地去横扫,就太费时间了。
为此,他就决定从军中抽调小分队,基本上是以千人为单位,个别土司领地大的,那就再多一些正规军,带着这些文人,也就是地方父母官,直接就去了。
只有这么做,才能迅速平定蜀地这边土司的领地。
说起来,这似乎也亏了左良玉。
要不是左良玉去鼓动那些土司造反,这改土归流还真不一定能实施。没有理由的强行实施,道义上会被地方百姓认为是欺负他们,团结起来就难办了。
而如今,他们造反,那改土归流就是名正言顺了。
且他们被左良玉连骗带哄地领着攻打成都,想要捞一笔好处,结果带出来的兵,基本上都丢在了成都城外,这也让改土归流的难度一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
也是如此,张明伟在开战的时候,才没有特意叮嘱手下将领们一定要把左良玉给抓到或者打死。
不让流贼和叛军在蜀地这边的话,他都没法对蜀地的乡绅动刀子。如今这么一搞,至少成都平原这边,朝廷就赚大了。
张献忠、李自成这边也是,他们去到一个地方祸害,肯定是会追赃助饷,就等于是把那些既得利益最大的地方乡绅给干了。然后张明伟赶过去,把张献忠、李自成打败,没了地方乡绅的阻力,对于地方的革新自然就非常顺畅起来。
可以说,这一招也算是驱狼吞虎之策了。
不过,不能公开说。只是张献忠、李自成他们太狡猾,见势不妙就溜走,难以一网打尽。
就这么的,崇祯十六年四月中旬的时候,各路剿贼官军便从成都平原上开拔,前往各个土司领地,而张明伟则继续坐镇成都。
之前的时候,五万骑军进入四川,粮草都是要靠成都府供应的。就算成都府再富裕,还有五十万之多的俘虏,就算放回去三十万,那也有二十万留在成都这边。
光靠成都府的粮食积存,肯定不足以让大军再发起大的战事,这也是张明伟一直没有对东部李自成发起全面进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打仗,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后勤!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766875/60692281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